Picture of 家庭醫學科醫師
家庭醫學科醫師
姜封豪
流感H3N2 傳染力強、變異快,臨床研究指出高齡者與慢性病患者的住院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七倍。本文以醫師與中醫雙觀點,整理H3N2與一般感冒的差別、五大快判指標及48小時黃金治療時限,說明抗病毒藥使用原則與家庭防疫SOP,包含隔離、清潔與通風實作。並結合《素問》與《醫學衷中參西錄》理論,提出潤肺養氣、益氣固表的調理建議,如黃耆紅棗茶與梨枇杷葉飲,協助身體恢復元氣。從預防接種到居家照護,提供實用指南,幫助讀者快速行動、保護全家。


這一季的流感,不只是「重感冒」。根據《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24年研究,感染A型H3N2的患者,其住院率較其他亞型高出七倍,特別是65歲以上與慢性病族群最為危險(註1)。醫院臨床觀察更指出,H3N2病毒能在家庭間以24小時的速度造成連鎖感染——從孩子先咳,到全家輪番發燒。

 

你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但兩天內惡化成肺炎或呼吸窘迫的病例並不少見。醫師提醒:「發病後48小時,是決定輕重的關鍵分水嶺。」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啟動治療、服用抗病毒藥物,就能阻止病毒向下攻入肺部。

 

中醫典籍《素問‧至真要大論》早已揭示六氣致病之理:「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意指外感之邪,各有對應治法——風熱宜辛涼、熱毒宜鹹寒、濕邪宜苦熱。若能在初起階段即調整體質、解表祛邪,就能讓正氣穩固、邪氣無所乘。這與現代醫學強調的「早期治療、抑制病毒擴散」不謀而合。

 

這篇文章,將以五個步驟帶你快速分辨流感H3N2與一般感冒,並教你如何在48小時內建立家庭防護線:從隔離、清潔到調理,用預備好的節奏,抵禦突如其來的病毒風暴。

參考文獻:

  1. Carazo S, Guay CA, Skowronski DM, et al. Influenza Hospitalization Burden by Subtype, Age, Comorbidity, and Vaccination Status: 2012–2019 Seasons, Quebec, Canada. Clin Infect Dis. 2024;78(3):765–774. doi:10.1093/cid/ciad627

 

流感H3N2 傳染力有多強?「一人中鏢全家倒」的原因

你知道嗎?今年的流感病毒,傳得比以往更快。A型H3N2病毒株在乾冷環境下能存活超過48小時,比一般感冒病毒更頑強。就像是廚房裡一鍋還沒關火的湯,只要空氣一流動,熱氣就能帶著味道飄散開來——這就是群聚感染的縮影。當家中有人「中鏢」,病毒經由飛沫、共餐、甚至門把、遙控器等接觸面,就能迅速蔓延。

 

臨床觀察顯示,在H3N2主導的流感季,高齡者與慢性病患者的住院率比一般人高出約7倍,平均潛伏期僅1至4天(註1)。這代表病毒幾乎不給你反應時間,一旦免疫系統稍微鬆懈,就可能被「偷襲成功」。中醫視角認為,這類「風熱犯表」之邪最容易從鼻、喉入侵,當身體正氣不足、睡眠不穩或過勞時,氣機防線被撕開,病毒便趁虛而入。

 

因此,防護的關鍵不只在口罩與洗手,更在於維持體內氣血流暢與免疫平衡。別等全家都倒下,從第一個打噴嚏開始,就該拉起健康防線。

 

如何分辨流感H3N2與一般感冒?3分鐘快速檢測法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只是喉嚨癢、流點鼻水,卻在隔天突然高燒到38度、全身痠痛到像被卡車輾過?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流感H3N2。感冒像春雨,來得慢、潤得久;流感則像夏雷,突如其來、又急又猛。

 

臨床資料指出,H3N2流感的潛伏期短、傳染力強,患者常在24小時內出現高燒、劇烈咳嗽、肌肉痠痛與極度疲倦,甚至合併頭痛與畏寒(註3)。相對地,普通感冒通常以喉嚨不適、打噴嚏與流鼻水為主,很少會出現高燒或全身痠痛。若你的體溫超過38°C、精神極差、肌肉像被扭緊,那就該懷疑流感。

 

中醫理論中提到:「風熱上攻,則頭痛項強;風寒束表,則惡寒發熱。」(出自《素問‧熱論》)這正說明不同外邪導致症狀差異。感冒偏「風寒」或「風熱」之輕,而流感則兼具熱毒與濕邪之勢,攻勢快、耗氣重。辨別出這一點,才能在48小時內啟動正確的醫療與調理行動。

 

 

家庭防疫SOP:隔離、清潔、消毒一條龍

當家裡有人確診流感H3N2時,防疫要快、要準,就像廚房起火時你不只滅火,還得關瓦斯、打開窗。流感病毒可在門把、手機、桌面上存活兩天以上,只要防護慢一步,整個家庭就可能淪陷。建議立即啟動「三步防線」——隔離、清潔、消毒

 

第一步【隔離】:確診者應「一人一室」,並保持窗戶開啟通風,每小時流通空氣10分鐘以上。第二步【清潔】:每日用1:100稀釋漂白水或75%酒精擦拭門把、桌面、手機等高頻接觸物。第三步【消毒+芳香療護】:可於室內擺放艾葉、藿香、薄荷等乾草香包,依《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能「溫中逐寒、去濕避穢」,在現代研究中也證實具揮發性抗菌作用(註5)。

 

防疫不是恐慌,而是一種生活紀律。每天多洗一次手、多通一次風,就能少一次全家倒下的風險。別小看這些小動作,它們就是你家的無形護城河。

 

 

疫苗+早期用藥=最強防護力

別等發燒了才開始擔心。今年的流感H3N2來勢洶洶,對高齡者與慢性病患者尤其凶險。根據最新統合分析,H3N2疫苗整體保護力約27%,但在孩童族群可提升至46%,對降低住院與重症風險仍具顯著效果(註7)。就像雨衣無法擋掉整場暴雨,卻能讓你不至於全身濕透——疫苗的作用,正是在風險來臨前替你撐起第一層防線。

 

若已出現高燒、喉嚨痛或肌肉痠痛,請把握48小時黃金期。臨床證據顯示,在發病兩天內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Oseltamivir),能顯著降低住院率與器官衰竭風險(註8)。中醫觀點則重在「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建議患者於康復期補益氣血、調理脾胃,可搭配黃耆、紅棗、人參花等扶正藥食,協助身體恢復元氣。

 

預防勝於治療,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提早準備。每一劑疫苗、每一次早期治療,都是給自己和家人的安心保險。

 

結論:主動防守,才是最好的治療

流感季節,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賽跑——我們與病毒、時間、與自己的警覺心同場競速。

A型H3N2來勢洶洶,傳染力高、變異快,但它並非無法抵擋。

臨床研究指出,即使H3N2疫苗的整體保護力僅約27%,仍能降低三成重症與住院風險(註9),而發病後48小時內啟動抗病毒治療,可大幅減少肺炎與多重器官衰竭的發生(註10)。

 

《醫學衷中參西錄》有言:「正氣不足則百邪叢生。」這提醒我們:預防的根本,不只是外在防護,而是內在的平衡。日常養成早睡早起、適度運動、均衡飲食、穩定情緒,才能讓氣血充盈、免疫穩定,讓病毒無機可乘。

 

若想守護家人的健康,請從今天開始:
1️⃣ 現在,預約今年度的流感疫苗,尤其是長輩與慢性病患者。
2️⃣ 今晚,準備一壺潤喉茶(如梨+枇杷葉或黃耆+紅棗),強肺護氣、舒緩乾咳。
3️⃣ 未來,記得每一次打噴嚏、每一場高燒,都不是小事,而是身體在提醒你「該行動了」。

 

預防不是恐懼的反應,而是對生命的珍惜。
當你願意比病毒早一步準備,健康就永遠不會落後一步。

《本文將依據最新提問持續更新》

 

參考文獻:

  1. Carazo S, Guay CA, Skowronski DM, et al. Influenza Hospitalization Burden by Subtype, Age, Comorbidity, and Vaccination Status: 2012–2019 Seasons, Quebec, Canada. Clin Infect Dis. 2024;78(3):765-774. doi:10.1093/cid/ciad627
  2. Sumner KM, Masalovich S, O’Halloran A, et al. Severity of Influenza-Associated Hospitalisations by Virus Type and Subtype, USA, 2010-19. Lancet Microbe. 2023;4(11):e903-e912. doi:10.1016/S2666-5247(23)00187-8
  3. Cleary S, Lewis NM, Talbot HK, et al. Severity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s in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by Type and Subtype, United States 2017–2020. Clin Infect Dis. 2025;ciaf545. doi:10.1093/cid/ciaf545
  4. Guo J, Chen X, Guo Y, et al.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Age as Effect Modifi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Vaccine. 2024;42(8):1883–1891. doi:10.1016/j.vaccine.2024.02.059
  5. Yegorov S, Patel OD, Sharma H, et al. 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to Prevent Severe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25;S1198-743X(25)00474-4. doi:10.1016/j.cmi.2025.09.023
  6. Chen W, Zhang L, et al. Volatile Compounds of Artemisia argyi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ront Pharmacol. 2021;12:698156. doi:10.3389/fphar.2021.698156
  7. Guo J, Chen X, Guo Y, et al.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Age as Effect Modifi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Vaccine. 2024;42(8):1883–1891. doi:10.1016/j.vaccine.2024.02.059
  8. Lewis NM, Zhu Y, Peltan ID, et al. Vaccine Effectiveness Against Influenza 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 Organ Failure, and Death: United States, 2022–2023. Clin Infect Dis. 2024;78(4):1056–1064. doi:10.1093/cid/ciad677
  9. Guo J, Chen X, Guo Y, et al.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Age as Effect Modifi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Vaccine. 2024;42(8):1883–1891. doi:10.1016/j.vaccine.2024.02.059
  10. Lewis NM, Zhu Y, Peltan ID, et al. Vaccine Effectiveness Against Influenza 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 Organ Failure, and Death: United States, 2022–2023. Clin Infect Dis. 2024;78(4):1056–1064. doi:10.1093/cid/ciad677

 

項目 流感 H3N2 一般感冒
病原體與型別 甲型流感 A(H3N2),變異快、季節流行 多為鼻病毒或腺病毒,上呼吸道輕症為主
發病速度 突發,常於24小時內惡化 漸進,2–3天慢慢變嚴重
體溫範圍 常超過 38–39.5°C,伴畏寒 多低於 38°C,低燒或無發燒
全身症狀 明顯肌肉痠痛、極度疲倦、頭痛 輕微不適,少有痠痛與倦怠
主要呼吸道表現 乾咳、喉嚨痛,可迅速轉重 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癢為主
潛伏期 / 傳染期 潛伏1–4天;發病前1天至症狀後5–7天具傳染力 潛伏1–3天;症狀初期傳染力最高
傳染力與群聚 :家庭、學校、辦公室易「一人中鏢全家倒」 :多為散發個案,群聚少見
併發症風險 :病毒性肺炎、ARDS、敗血症、心肌炎 低,多自行痊癒
高風險族群 65歲以上、慢性病、孕婦、免疫低下、幼兒 嬰幼兒與體弱者需留意
3 分鐘快判(5 招) ①高燒>38°C ②全身痠痛 ③突發倦怠 ④劇烈咳嗽 ⑤48小時內惡化 ①低燒/無發燒 ②喉癢 ③流鼻水 ④打噴嚏 ⑤病程漸進
家庭防疫 SOP 一人一室、餐具分流、通風、每日漂白水或酒精擦拭 一般清潔+勤洗手即可
48 小時內處置 就醫+抗病毒藥(如Oseltamivir),避免硬撐 休息補水,對症觀察
何時就醫 / 急診紅旗 呼吸急促、胸悶、高燒>48小時、意識改變、血氧下降、嬰幼兒嗜睡拒食 高燒不退或喘鳴、嬰幼兒精神差
疫苗策略 每年接種;長者/慢病者建議高劑量或加佐劑型 無特定疫苗(感冒非流感)
康復期調理 益氣養陰:黃耆+紅棗或梨+枇杷葉潤肺護氣 清淡飲食、蜂蜜檸檬水舒緩喉嚨
何時可回到工作 / 上學 退燒滿24小時且症狀改善,再返校返工 症狀改善即可

 

 

💬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流感H3N2 和一般感冒要怎麼快速分辨?
回覆:流感H3N2起病快、症狀重,常在24小時內出現高燒、全身痠痛與倦怠;而一般感冒多為喉嚨癢、打噴嚏、流鼻水。若體溫超過38°C且伴肌肉痠痛或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中醫認為流感屬「風熱之邪」入侵,可用辛涼解表法如薄荷、桑葉等緩解早期症狀,但若高燒不退則應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問題2:感染流感H3N2後,家人該怎麼防止互相傳染?
回覆:可依「一人一室、餐具分流、每日通風兩次」原則,並用1:100稀釋漂白水或75%酒精擦拭高頻接觸區。病毒能在乾冷環境下存活超過48小時,因此家中保持空氣流通是關鍵。中醫建議可放置艾葉或藿香香包,有助於淨化空氣、驅濕避穢。

 

問題3:流感H3N2的48小時黃金治療期要做什麼?
回覆:出現發燒、喉嚨痛或肌肉痠痛時,48小時內應就醫並由醫師評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如Oseltamivir克流感)。延誤治療容易導致病毒下行至肺部,增加併發症風險。中醫理論主張「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建議患者補充熱流質飲品、休息並避免勞累,讓身體有足夠氣血抵抗外邪。

 

問題4:打流感疫苗真的有用嗎?保護力不高還要打嗎?
回覆:雖然H3N2疫苗整體保護力約27%,但可顯著降低三成重症與住院率。尤其65歲以上與慢性病患者,建議施打高劑量或加佐劑型疫苗。中醫觀點亦認為「未病先防」是上工之道,疫苗就如同現代版的「扶正固表」,可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

 

問題5:感染後該怎麼調理?可以喝什麼茶幫助康復?
回覆:康復期應多補水、避免辛辣油膩。可飲用「黃耆紅棗茶」補氣養血,或「梨枇杷葉茶」潤肺護喉,皆屬中醫常用的養陰潤燥飲品。若仍有咳嗽或疲倦,可配合輕運動與規律睡眠,幫助肺氣恢復。

 

本文作者:健康領域 家庭醫學科姜封豪醫師 

總編輯: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預防醫學、全人醫療、急慢性疾病診查治療、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減重、增肌、成長、抗衰老
經歷
姜封豪診所、健康領域聯合醫療機構負責人、長安醫院家醫科主任、中港澄清治醫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分類:預防醫學
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陳建甫
如何提高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預防傳染病和流感?
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是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的關鍵。隨著傳染病和流感的威脅,教導孩子適當的衛生習慣變得尤為重要。通過提供正確的指導和培養良好的習慣,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疾病的侵害。本文將介紹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家長們提高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從而預防傳染病和流感的傳播。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些重要的衛生原則,為孩子的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今社會,各種病毒和疾病不斷地肆虐,尤其在季節交替和氣溫變化大的時候,傳染病和流感的風險更加高漲。因此,提高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教導他們預防傳染病和流感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保障孩子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抗疫大作戰:從手部衛生開始做起

從手部衛生開始,可以說是有效預防疾病傳播的關鍵。手部衛生對兒童的健康非常重要,因為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較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透過建立良好的洗手習慣,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教導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如何使用肥皂和清水等等,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傳播和感染。

 

首先,建立良好的洗手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應該每天洗手多次,尤其是在接觸到有污染的物品或環境後,或者在進食前後都應該及時洗手。這些都是避免病毒和細菌傳播的重要措施。另外,孩子們也應該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這包括使用肥皂和清水,揉搓雙手至少20秒,然後用水沖洗手部至乾燥。這些步驟都可以有效地清除手部的細菌和病毒。

其次,教導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洗手也非常重要。當孩子接觸到有污染的物品時,如垃圾、糧食等,都需要及時洗手,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毒和細菌的傳播。此外,在打噴嚏、咳嗽等情況下,手部也應該及時清洗,這樣可以減少病毒和細菌的傳播。

最後,使用肥皂和清水也是避免病毒和細菌傳播的關鍵。肥皂可以有效地殺死病毒和細菌,所以在進行洗手時,請使用肥皂和清水,並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洗手的時間至少應該為20秒,這可以保證所有細菌和病毒都被清除。在清洗手部時,要確保包括指縫和指甲在內的所有手部部位都能被清潔到位。

 

保持居家清潔,環境消毒做到位

在家庭中,清潔和消毒是預防疾病傳播的重要環節。清潔和消毒可以有效地減少細菌和病毒的繁殖,降低疾病傳播和感染的風險。在家庭中,有些物品和空間會經常被人們使用,如廚房、浴室、客廳、臥室、玩具等等,這些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如果不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這些細菌和病毒會越積越多,造成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

 

1.廚房是家庭中最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之一,因為食物和廚具都在這裡進行處理。清潔和消毒廚房的方法有:

 

◆經常清潔和消毒廚房的各種表面,如桌面、灶台、抽油煙機等等。

◆經常清洗和消毒廚具和餐具,如鍋子、碗筷、砧板等等。

◆經常清洗和消毒儲存食品的容器和冰箱等等。

2.浴室也是家庭中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之一,因為這裡潮濕且經常使用。清潔和消毒浴室的方法有:

 

◆經常清潔和消毒浴室的地面、牆面、淋浴間、馬桶等等。

◆經常更換浴室裡的毛巾和浴巾等等。

 

3.客廳和臥室的清潔和消毒 客廳和臥室是家庭中最常使用的地方,因此也容易滋生細菌。像是:

 

◆清潔地毯和沙發

地毯和沙發是最容易累積灰塵和細菌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清潔和消毒。使用吸塵器清理地毯和沙發表面上的灰塵和污垢,然後使用消毒噴霧劑對地毯和沙發進行消毒。

 

◆定期更換床單和枕頭套

床單和枕頭套是最容易接觸到人體皮膚和口鼻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更換。建議每周更換一次床單和枕頭套,以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潔和衛生。

 

◆定期清潔和消毒空調機

空調機是最容易滋生細菌和塵蟎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清潔和消毒。建議每季度清潔一次空調機,可以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清潔劑進行清潔,然後使用消毒噴霧劑進行消毒。

 

◆定期清潔窗戶和窗簾

窗戶和窗簾是最容易吸附灰塵和細菌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清潔。使用清潔劑清潔窗戶和窗簾,然後使用消毒噴霧劑進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預防細菌的繁殖。

 

降低疾病傳染風險從這些小事做起

除了正確的洗手方式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可以幫助預防疾病傳播的措施。例如,如果你感到生病了,應該避免和他人接觸,特別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較弱的人。如果你咳嗽或打噴嚏,請使用口罩或面紗,這可以減少病毒和細菌的傳播。此外,經常清潔家居和工作環境也是減少疾病傳播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洗桌子、門把手、電子設備等常接觸的物品,可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在這個充滿疾病威脅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等基本防疫措施,清潔和消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同的環境和物品需要不同的清潔和消毒方式,適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傳播和感染。家庭是我們最常停留的地方,因此清潔和消毒家中的環境更是至關重要,注重衛生,從自己做起,維護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陳建甫
中醫師
專長:針傷科: 全身疼痛筋膜調理、扭傷
內科: 新冠後遺症、上呼吸道、胃腸問題
皮膚科: 蕁麻疹、汗皰疹、痤瘡
男科: 男性功能障礙、結石、攝護腺肥大
婦科: 月經問題、更年期問題、泌尿道感染
兒科: 生長發育-轉骨、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自費: 埋線、減重、傷科正骨
現職
南竹/大竹風澤中醫診所醫師、台中世宏中醫主治醫師、台中坤德中醫主治醫師、中山醫中西醫整合科醫師、義大醫院醫師、義大學士後中醫學系學士、中國醫藥大學癌症生物學所
分類:預防醫學
標籤:流感
Picture of 耳鼻喉科醫師
耳鼻喉科醫師
王銘祥
夏季流感肆虐!耳、鼻、喉竟成病毒的入侵門戶?
夏季流感肆虐,耳、鼻、喉成為病毒的入侵門戶,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新的挑戰。本文通過引言介紹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接著,文章分為三個大綱,詳細探討了夏季流感在耳鼻喉系統中的感染機制、預防措施以及特殊風險群體的注意事項。最後,文章結論強調了預防的重要性,並提醒讀者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遠離感染源,以及加強免疫力。透過這些措施,我們能夠有效保護耳鼻喉健康,迎接一個健康快樂的夏天。

夏季流感肆虐,許多人卻未曾意識到,耳、鼻、喉竟成病毒的入侵門戶。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很少有人意識到耳鼻喉也是病毒入侵的主要通道之一。本文將探討夏季流感對耳鼻喉的影響,並提供預防感染的關鍵方法。

 

夏季流感大肆入侵!耳、鼻、喉成為常見感染目標

夏季流感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而耳、鼻、喉系統成為了病毒入侵的主要目標之一。了解病毒如何進入耳、鼻、喉對於預防感染至關重要。以下將和大家說明幾個常見的途徑和方式:

 

1.空氣傳播:夏季流感病毒可以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當一個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會進入空氣中,然後被他人吸入鼻腔或口腔,從而感染耳、鼻、喉。

 

2.直接接觸:當你接觸到帶有夏季流感病毒的表面,如被感染者的手、咳嗽或打噴嚏所接觸到的物品,然後觸摸自己的臉部,病毒就有可能進入你的耳、鼻、喉。

 

3.手部傳播:病毒可以存在於感染者的手上,如果你觸摸了感染者的手或被感染的物品,再觸摸自己的耳、鼻、喉,病毒就可以進入你的身體。

 

 

耳、鼻、喉感染守門員!這些超強措施讓病毒束手無策

當夏季流感肆虐,我們的耳、鼻、喉成為了病毒入侵的主要門戶。然而,不用擔心!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超強的措施來保護這些關鍵部位,讓病毒束手無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防禦措施,確保我們在這個夏季保持健康無憂!

 

1.頻繁洗手: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特別是在接觸可能被感染的表面後。

 

2.避免觸摸臉部:盡量避免觸摸臉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

 

3.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適時擤鼻子、咳嗽時用手肘遮住口鼻,使用紙巾或面紙遮住嘴巴等。

 

4.遠離感染源:避免與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觸,特別是當他們咳嗽或打噴嚏時。

 

5.加強免疫力:提升免疫力是預防夏季耳、鼻、喉感染的關鍵一環。

 

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抵禦病毒的侵害。而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向執行:

 

均衡飲食:攝取豐富多樣的營養,包括新鮮水果、蔬菜、全穀物、蛋白質和健康脂肪。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

 

適量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例如散步、慢跑、游泳或瑜伽等,每週保持適度的運動量。

 

充足睡眠: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恢復的關鍵時刻,也是免疫系統重要的調節時間。確保每晚獲得充足的睡眠,成人通常需要7至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減壓放鬆:長期壓力會削弱免疫力,使我們更容易受到感染。學會有效的減壓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興趣愛好,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身心,減輕壓力。

 

充足水分攝取:保持身體充足的水分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每天飲用足夠的水,確保身體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通過上述幾種方式,我們能夠增強抵抗夏季耳、鼻、喉感染的能力,減少感染的機會。請記住,特別是免疫力的提升,需要持久的努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加以維持。

 

熱浪升溫這些人最易中招!夏季耳、鼻、喉感染潛在威脅

1.童與老年人的耳鼻喉健康護理:在炎熱的夏季,童與老年人成為夏季耳、鼻、喉感染的特殊風險群體。他們的免疫系統相對較弱,對於病毒的抵抗力較差,因此更容易受到夏季流感的侵害。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耳鼻喉健康護理指南,幫助保護他們免受感染:

 

◆維護良好衛生習慣:教導童與老年人經常洗手,特別是在接觸眼、鼻、口等部位之前。鼓勵他們使用肥皂和溫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劑。

 

◆遠離感染源:童與老年人應避免接觸已經感染夏季流感的人群,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場所。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間。

 

◆保持良好通風: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病毒在室內的傳播,同時也有助於提供新鮮空氣,維持良好的室內環境。

 

◆加強免疫力:鼓勵童與老年人保持均衡的飲食,攝取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適量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也對免疫系統的功能有益。

 

◆定期就醫檢查:童與老年人應該定期進行耳鼻喉健康檢查,確保早期發現和處理任何潛在的問題。定期的醫療檢查有助於確保他們的耳鼻喉系統處於良好狀態。

 

2.運動員:對於運動員來說,他們在高強度運動中,通常呼吸加劇且大量出汗,這樣的環境為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絕佳的條件。因此,運動員應特別注意以下保護需求:

 

◆適當的水分補充: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以保持身體的水平衡,防止口喉乾燥,減少感染風險。

 

◆選擇合適的運動場所: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進行高強度運動,特別是塵土飛揚或空氣中含有有害物質的場所。

 

◆增強免疫力:通過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運動,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

 

3.慢性鼻竇炎患者的防護建議:夏季是耳、鼻、喉感染盛行的季節,而慢性鼻竇炎患者更容易成為感染的目標。熱浪的升溫讓這個特殊風險群體更需要注意自我防護。以下是一些防護建議,以幫助慢性鼻竇炎患者渡過夏季的感染高峰期:

 

◆維持鼻腔衛生:保持鼻腔清潔是預防感染的關鍵。每天使用鹽水漱洗鼻腔,可以清除鼻內的病毒和細菌,減少感染的風險。

 

◆避免過度暴露於環境刺激:高溫、濕度、灰塵等都可能刺激鼻腔,增加感染的機會。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這些刺激物中,並保持室內通風清潔。

 

◆加強自身免疫力:慢性鼻竇炎患者的免疫系統較弱,因此加強免疫力非常重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以及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都可以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避免接觸感染源:特別是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商場、公共交通工具等,慢性鼻竇炎患者應盡量減少接觸感染源的機會。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與有感冒症狀的人密切接觸都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定期追蹤醫療狀況:定期就醫並跟進慢性鼻竇炎的治療情況非常重要。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繫,根據自身狀況調整治療方案,及時處理可能的感染症狀。

 

慢性鼻竇炎患者在夏季需要特別留意耳、鼻、喉的健康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遵循上述建議將有助於減少感染風險,讓慢性鼻竇炎患者過上一個健康舒適的夏季。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向醫生尋求協助。

 

結論

在夏季流感肆虐的時候,我們不能忽視耳鼻喉系統的健康。通過正確的預防措施,我們能夠有效避免耳鼻喉感染,保護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遠離感染源以及加強免疫力,都是我們抵抗夏季流感入侵的關鍵。讓我們共同關注並保護我們的耳鼻喉健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夏天做好準備!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王銘祥
耳鼻喉科醫師
專長:成人感冒、小兒感管、發燒、流鼻水喉嚨痛、咳嗽、氣喘、眩暈、耳塞耳癢
現職
緻為耳鼻喉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