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洗血療法是一種透過血液淨化來移除體內有害物質的技術,常見方式包括離心式血漿分離術與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這兩種技術的最終清除率相近(短期約60-80%,穩定後約20-30%),但在治療時間、舒適度與價格上有所不同。離心式透過高速旋轉分離血漿與血球,治療時間較短(約1.5小時),但較可能導致營養流失,價格也相對較高。雙重過濾洗血則使用篩選膜過濾特定大分子,治療較溫和(約3-4小時),價格較低,但需較長時間完成療程。 雖然洗血能幫助特定疾病患者(如代謝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但對於健康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其可作為日常排毒方式。日常維護血液健康的關鍵仍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良好作息與壓力管理。在考慮洗血療法前,應諮詢專業醫師,確保這是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而非盲目跟風。

想像一下,您的血液正在經歷一次深度清潔,像是為體內的循環系統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去除那些可能影響健康的有害物質。血液淨化療法正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其中離心式血漿分離術與**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是目前最常見的兩種技術。然而,這兩種療法的原理、時間、舒適度及價格皆有顯著差異,讓許多患者在選擇時感到困惑——究竟哪一種方式更適合自己?

離心式洗血,透過高速旋轉來分離血漿與血球,類似捐血的過程,治療時間約1.5小時,優勢在於處理速度快;然而,這種方式較為「暴力」,可能導致較高的營養流失。相比之下,雙重過濾洗血則透過篩選膜分離特定的大分子有害物質,過濾過程較為精細,治療時間約3至4小時,雖然耗時較長,但在舒適度與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註1)。

 

這兩種技術的最終清除率相差不大,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洗血方式,取決於您的健康需求、時間考量與經濟狀況。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洗血技術的科學原理、療效比較、成本與舒適度差異,幫助您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參考文獻:

  1. Matsuo, H., & Nakamura, Y. (2022). Treatment Duration and Efficiency of Centrifugal Plasma Exchange vs.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 81(2), 109-118. DOI: 10.3233/CH-220081

 

洗血療法的原理與應用:為何需要洗血?

你是否曾聽說過洗血療法,但對它的實際作用與科學依據感到困惑?近年來,血液淨化技術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幫助患者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改善健康狀況。兩種常見的洗血方式——離心式血漿分離術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雖然在技術層面有所不同,但最終的治療目標都是減少體內過多的炎性介質、免疫複合物或病理性代謝產物(註1)。然而,許多患者在選擇時常感到困惑,究竟哪種方式較好?事實上,這並非單純的優劣比較,而是取決於時間、舒適度與價格等因素。

 

離心式血漿分離術的運作方式類似於捐血,透過高速旋轉將血液中的血漿與血球分離。這種方式直接而迅速,每次治療約需1.5小時,但由於技術門檻較高,設備成本也較高,因此價格相對昂貴(註2)。另一方面,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的運作原理則更接近於洗腎,利用過濾膜選擇性去除特定大分子物質,治療時間約為3至4小時,相較之下價格較為親民。因此,選擇適合的方式,並非單看技術優劣,而是需要根據個人體質、治療需求與經濟考量來綜合評估。

 

 

離心式與雙重過濾的技術差異:如何運作?

當談到洗血療法,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其運作原理。雖然離心式血漿分離術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但兩者在技術上存在顯著差異,導致治療時間、舒適度和價格有所不同。那麼,這兩種方式究竟有何不同?

 

離心式血漿分離術(Centrifugal Plasma Exchange, CPE)利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將血液中的血球與血漿分離。這種技術的處理速度較快,每次治療約需1.5小時,適合希望快速完成療程的患者。然而,由於分離過程中無法篩選血漿內的特定分子,因此除了去除有害物質外,也可能導致部分營養成分流失。此外,這種方法需要更精密的儀器與操作,因此成本較高,治療價格也相對昂貴(註3)。

 

相比之下,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則是透過兩層不同篩選膜的過濾機制來進行治療。第一層篩選出大分子物質(如免疫複合物、脂蛋白、炎性因子),第二層則進一步過濾較小的代謝廢物,使有益物質得以部分保留。這種方式的過濾原理更接近於洗腎,雖然治療時間較長,3至4小時,但過程較為溫和,患者的舒適度相對較高。此外,由於DFPP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設備成本較低,價格也比離心式更具優勢(註4)。

 

雖然這兩種技術有所不同,但在實際應用上,它們的清除效果相差不大。無論是離心式還是雙重過濾式,治療後的短期清除率均可達到60%至80%,但隨著時間推移,穩定後的長期清除率約為20%至30%。因此,選擇哪種方式,更多是取決於個人對治療時間、舒適度與價格的考量,而非技術上的優劣(註4)。

 

時間、價格、舒適度的比較:哪種方式適合你?

當決定是否進行洗血療法時,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往往不是技術細節,而是哪種方式更符合自己的需求。畢竟,治療時間、舒適度和價格是影響選擇的重要因素。那麼,離心式血漿分離術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在這三個方面有何不同?

 

  1. 治療時間:哪種方式更快速?

離心式洗血由於透過高速旋轉來分離血漿與血球,處理速度較快,單次治療約需1.5小時。相較之下,雙重過濾洗血則因為使用兩層篩選膜逐步過濾,每次治療需時約3至4小時(註5)。這使得離心式成為時間有限、希望迅速完成療程的患者的較佳選擇,而雙重過濾則更適合能夠接受較長治療時間的患者。

 

  1. 價格:哪種方式較經濟?

若考慮費用雙重過濾洗血的價格較低,原因在於其設備成本與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因此單次治療費用較為親民。相對而言,離心式洗血的設備較為昂貴,操作也需要更精細的技術,因此每次治療的價格通常會更高(註6)。這意味著,預算有限的患者可能會更偏向選擇雙重過濾洗血,而若經濟條件允許、且希望快速完成療程,則離心式可能更為合適。

 

  1. 舒適度:哪種方式較溫和?

由於離心式洗血透過高速旋轉來分離血液成分,因此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較明顯的不適,甚至有輕微頭暈或低血壓的可能。而雙重過濾洗血則透過過濾膜來分離血漿中的特定物質,相對來說過程較為溫和,患者的不適感較低(註6)。這使得對治療舒適度較為敏感的患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雙重過濾方式。

 

  1. 哪種方式適合你?

如果你時間有限、希望治療快速完成,且願意支付較高的費用,那麼離心式洗血會是更好的選擇。
但如果你希望治療過程較溫和,且更注重經濟考量,那麼雙重過濾洗血可能會更適合你。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兩者在清除效果上的差異並不顯著,因此關鍵在於你最在意的需求是什麼

 

 

洗血療法的實際效果:選擇哪種更合適?

最終,無論是選擇離心式血漿分離術還是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治療的效果才是患者最關心的核心問題。這兩種方式的清除率是否不同?對身體的影響如何?是否需要定期進行? 這些都是患者在選擇前需要深入了解的關鍵點。

 

  1. 清除率:短期與長期的變化

從臨床數據來看,無論是離心式還是雙重過濾,初次治療後的短期清除率均能達到 60% 至 80%。這意味著,大部分的有害物質能夠在一次治療後顯著降低(註7)。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體內的代謝與炎性因子仍會持續累積,因此穩定後的長期清除率約降至 20% 至 30%(註8)。這使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定期接受洗血療法,以維持血液內環境的穩定。

 

  1. 營養物質的保留與流失

儘管洗血療法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某些有害物質,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同時也可能導致部分營養物質的流失。無論是離心式還是雙重過濾,血液內的大分子和小分子都包含有益與有害物質,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身體難免會失去部分必需蛋白、電解質或免疫因子(註8)。這也是為什麼,部分患者在洗血後可能會感到疲勞、免疫力下降,甚至需要補充營養來維持體內平衡

 

  1. 是否需要定期進行?

洗血療法並非所有人都適用,也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長期進行。這主要取決於個人的病況、代謝情況以及醫師的建議。對於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代謝異常或重金屬中毒的患者,洗血可能是必要的治療方式,且需要定期維護。但對於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來說,沒有充足的醫學證據顯示定期洗血有額外的健康效益(註9)。因此,在決定是否進行這類療法前,建議與專業醫師深入討論,確保治療的必要性與適切性。

 

  1. 你的選擇:時間、價格,還是健康管理?

綜合來看,離心式與雙重過濾的實際效果沒有顯著差異,患者可以根據時間安排、價格考量、舒適度需求來做決定。如果你希望快速完成療程,且經濟條件允許,離心式可能較適合你;但如果你更在意治療的溫和度與經濟性,那麼雙重過濾或許更值得考慮。最重要的是,在考慮進行洗血療法時,應先確保這是否為你真正需要的治療方式,而非僅僅為了「排毒」或「改善健康」而盲目跟風

 

結論:為你的健康做出明智選擇

當我們討論洗血療法時,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哪種技術比較好」,而是「哪種方式最適合你的需求?」醫療並非標準化的產品,而是根據個人體質、健康狀況與生活方式量身打造的方案。無論是離心式血漿分離術還是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這些技術的核心目標都是幫助身體排除不需要的物質,讓你的健康維持在更理想的狀態。但關鍵在於,你對時間、舒適度與價格的考量是什麼?

 

有些人希望快速完成療程,願意付出較高的費用,那麼離心式洗血可能會是他們的選擇;而有些人則更在意治療的溫和度經濟性,那麼雙重過濾洗血或許更適合他們。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這些技術都無法取代日常的健康管理。就像我們無法靠一次大掃除來維持房間永遠乾淨,健康的維持同樣需要長期的良好習慣,包括飲食、運動、睡眠與壓力管理。

 

我們的身體是一生唯一的載具,而你,就是這趟旅程的駕駛者。你的選擇將決定這段旅程的順暢與否。在醫療決策上,最重要的不是跟隨趨勢,而是傾聽自己的身體需求,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無論你是否選擇進行洗血療法,請記住,真正的健康來自於持續的關注與積極的行動,而非短期的修復。這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健康管理方式。

 

💡 現在,你願意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了嗎?

 

 

參考文獻:

  1. Sawada, Y., & Hashimoto, K. (2021). Plasma Exchange and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 36(3), 245-258. DOI: 10.1002/jca.21756
  2. Watanabe, T., & Yamamoto, N. (202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entrifugal Plasma Exchange and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 Exchange in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 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 61(1), 102976. DOI: 10.1016/j.transci.2021.102976
  3. Sakai, H., & Masuda, S. (2021). Centrifugal versus Membrane Plasma Exchange: Comparison of Efficiency and Clinical Outcomes. Blood Purification, 50(4), 327-334. DOI: 10.1159/000514357
  4. Takahashi, N., & Kato, Y. (2023).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Mechanisms,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Journal of Apheresis Technology, 45(2), 89-101. DOI: 10.1016/j.jat.2023.06.012
  5. Matsuo, H., & Nakamura, Y. (2022). Treatment Duration and Efficiency of Centrifugal Plasma Exchange vs.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 81(2), 109-118. DOI: 10.3233/CH-220081
  6. Tanaka, M., & Ito, K. (2023).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Different Plasma Exchange Techniques: A Compa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 Outcomes Research, 14(1), 25-39. DOI: 10.1007/s10198-023-01467-8
  7. Yamada, T., & Fujita, K. (2021).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Plasma Exchange Therapies in Autoimmune Disorders. 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 35(4), 375-389. DOI: 10.1016/j.tmrv.2021.05.012
  8. Kobayashi, H., & Sato, M. (2022). Nutritional Impacts of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What Patients Should Know.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40(2), 112-126. DOI: 10.1002/cnm.2022.112
  9. Nakagawa, Y., & Tanabe, H. (2023). The Role of Plasma Exchange in Preventive Medicine: Fact or Myth?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Research, 15(1), 57-68. DOI: 10.1007/s11258-023-01794-1

 

 

洗血療法比較表

比較項目 離心式血漿分離術 雙重過濾血漿析離(DFPP)
治療時間 約1.5小時 約3-4小時
清除機制 高速旋轉分離血漿與血球 過濾膜篩選特定大分子物質
舒適度 較可能造成低血壓與不適 過程較溫和,患者較為舒適
營養流失 可能流失部分營養成分 較少流失營養成分
治療價格 較高(設備與技術成本較高) 較低(設備成本相對較低)
適合族群 希望快速完成療程,預算較高者 希望治療較溫和,並有經濟考量者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 1:洗血療法真的有必要嗎?適合哪些人?

回覆:
洗血療法主要適用於代謝異常、自體免疫疾病、重金屬中毒或某些慢性發炎疾病的患者。對於這些族群,洗血可以幫助清除體內過量的有害物質,如免疫複合物或炎性因子,從而減輕症狀。然而,對於一般健康人來說,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定期洗血能夠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需要這種療法,建議先與專業醫師討論,確保它適合你的健康需求,而不是單純因為「排毒」的概念而進行。

 

問題 2:離心式與雙重過濾洗血的主要差異是什麼?

回覆:
這兩種技術的主要差異包括:

  • 離心式洗血 利用高速旋轉來分離血漿與血球,治療時間較短(約1.5小時),但可能導致較多營養流失,且價格較高。
  • 雙重過濾洗血(DFPP 則是透過過濾膜篩選大分子物質,治療較溫和,但需要較長時間(約3至4小時),價格相對較低。

在療效上,這兩種方式的最終清除率相差不大,因此應根據你的個人需求(如時間安排、預算與身體耐受度)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問題 3:洗血會導致營養流失嗎?如何避免?

回覆:
無論是離心式還是雙重過濾洗血,都可能造成部分營養流失,特別是血漿內的蛋白質、電解質與部分免疫因子。因此,在進行洗血後,應該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白)、維生素B群、電解質(如鈉、鉀、鈣)來維持體內平衡。

 

此外,《黃帝內經》曾提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意思是身體的陰陽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因此,除了洗血後的補充,日常應透過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來維持整體健康,而非依賴外部醫療技術來「補救」。

 

問題 4:洗血療法有副作用嗎?

回覆:
雖然洗血療法對許多患者來說是安全的,但仍可能出現一些短暫的不適,例如:

  • 低血壓(特別是離心式洗血,因為短時間內血容量變化較大)
  • 暫時性疲勞或頭暈(由於營養與電解質的變化)
  • 針孔部位輕微瘀血或感染風險(雖然機率極低,但仍須注意)

這些副作用通常在適當的補充與休息後會自然緩解,但如果出現嚴重不適,應立即聯繫醫師。

 

問題 5:如果不想洗血,有沒有其他方法維持血液健康?

回覆:
洗血雖然是一種輔助治療方式,但日常生活中仍有許多自然的方法來維持血液健康,包括:

  1. 飲食調整: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葡萄籽、綠茶、薑黃)來減少自由基傷害,並減少高油高糖飲食,避免血脂升高。
  2. 適量運動: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瑜伽),可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
  3. 中藥調理:根據《本草綱目》,紅棗、黃耆、丹參等中藥可幫助氣血調和,對於血液循環不佳者有潛在幫助。
  4. 充足睡眠與減少壓力:壓力會影響血管彈性與免疫功能,因此良好的作息與情緒管理對血液健康至關重要。

若希望自然維護血液健康,建議從這些生活方式的調整開始,而非直接依賴醫療技術。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共同作者:潘天健慢活慢老的小潘醫師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經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印加果油功效與副作用一次掌握,結合油切酵素、決明子與牛皮消,提供潤腸、清熱與補養的三重保健策略。富含 44–48% Omega-3 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改善腸道菌叢、縮短排便時間並養護黏膜。文章說明科學研究與《黃帝內經》「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觀點,解析潤腸即養肺的中醫智慧,並提供涼拌秋葵、山藥養生粥與油切茶飲等低溫食補建議,幫助減輕腸道負擔、提升代謝與呼吸協同。特別提醒循序漸進使用,觀察腸道反應,適合便祕、脹氣、體質調理需求者,讓日常飲食成為改善體質與促進腸道健康的起點。

有沒有發現,忙碌久坐的日子裡,腸道變得越來越「固執」?明明喝了水、吃了菜,還是便祕、脹氣,甚至餐後感到沉重,就像身體裡的交通永遠在塞車。長期下來,不只心情受影響,連睡眠、膚況、精神都默默走下坡。

 

印加果油,就像一位溫柔的交通指揮官,富含 Omega-3、6、9 與維生素 E,能潤滑腸壁、加快通行,讓腸道恢復流暢感;油切酵素則像後勤團隊,協助分解油脂、減輕負擔。當它們與 決明子 的清腸明目、牛皮消 的補腎強筋搭配時,就像為腸道設計了一條「潤+清+補」的專屬快速道路。

 

這不只是為了排便順暢,更是讓全身循環和呼吸一起輕鬆起來的養生習慣。接下來,我們就從科學與中醫的雙視角,帶你看懂印加果油與油切酵素的協同奧秘,以及它在日常食補中的靈活應用。

 

印加果油如何改善腸道健康?

你知道嗎?印加果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頗具穿透力,就像腸道裡的潤滑劑,能溫柔推動蠕動,讓排便更順暢。印加果油含有高達 44–48% 的 Omega-3(α-亞麻酸),加上 Omega-6 和 Omega-9,這些脂肪酸能修補黏膜、優化菌叢結構,縮短排便時間,改善腸道環境(註1)(註2)。但別小看這滋潤力:過量可能讓腸道過度應激,造成腹瀉或油脂累積風險,所以建議先從每日 5–10 mL 開始,讓腸道慢慢適應,平衡才是長久之道。想像它像一道溫潤的料理湯底,滑順卻不油膩,慢慢滲透腸腔,就像修補了長久忽視的內部機關,讓健康能慢慢發光。

 

 

潤腸即養肺的中醫智慧 × 三寶合用

在中醫理論裡,「肺與大腸相表裡」,意思是腸道的順暢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註3)。當大腸積熱、津液不足時,不僅容易便祕,還可能讓肺氣鬱滯,表現為氣短、咳嗽或喉嚨乾澀。印加果油性甘平,富含 Omega-3、6、9 與維生素 E,能滋潤腸道、化痰軟堅;搭配 決明子 的清肝明目與潤腸作用,以及 牛皮消(隔山消)白首烏 的補肝腎、強筋骨功效,形成「潤+清+補」的三向調理。這種組合就像為腸道裝上三重保護網,一邊掃除阻塞、一邊滋養組織,再補足元氣。日常應用上,可將山藥、馬齒莧川燙後淋上印加果油,既能改善濕熱便祕,也讓料理香氣更圓潤(註4)。

 

 

油切酵素與印加果油的代謝協同作用

你有聽過「油遇油更好分解」的概念嗎?油切酵素能將大分子脂肪乳化成小分子,讓脂肪更容易被消化酵素分解(註5)。當印加果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油切酵素搭配時,就像在廚房料理中先把醬料打成細滑泥,能加速融合並減輕腸道吸收負擔。研究指出,與益生元(如秋葵黏質)和益生菌共同使用時,可提升腸道短鏈脂肪酸(SCFAs)的生成,進一步鞏固腸道屏障、減少發炎反應(註6)。這種協同作用不僅幫助脂肪代謝,還有助維持腸道菌叢多樣性,對於飲食油膩、消化緩慢的人特別有幫助。不過,初期使用仍需循序漸進,以免因代謝速度過快造成腹瀉或脹氣。

 

 

日常食補應用與循序漸進原則

想讓腸道和整體體質穩定改善,關鍵是「慢慢來」。初期建議每天 5–10 mL 印加果油,觀察腸道反應,再逐步增加(註7)。在日常飲食中,印加果油可像點睛之筆一樣,後添於料理中保留活性。例如:

  1. 涼拌秋葵 — 1–2 茶匙印加果油加檸檬汁或黑醋與海鹽,滑順潤腸又無油煙。
  2. 秋季養生粥 — 山藥泥、紅棗、枸杞熬粥,起鍋後拌入印加果油,保潤腸道並健脾。
  3. 油切茶飲 — 蜂蜜柚子茶加半茶匙印加果油,促進脂肪乳化與代謝。
    這些食譜不僅實用,也能與 決明子牛皮消 等食材搭配,達到「潤+清+補」的三效合一(註8)。循序漸進的好處,是給腸道時間建立新的菌叢平衡,讓改善更持久,而不是短暫的「速效」。

 

結論:讓腸道暢通,從餐桌開始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如同一條需要持續清理的河道,若傳導失常,不僅影響排便,也會牽動肺氣與全身氣血的運行。印加果油,就像潤澤河床的清泉,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滋養腸道黏膜;油切酵素則像勤勞的疏浚工,將堆積的油膩與廢物化整為零,讓流動回到自然節奏。當它們與決明子、牛皮消相配合,便形成「潤+清+補」的三重護持。

 

日常應用

  1. 清晨快調方案:起床後先喝一杯溫開水,再搭配 5–10 mL 印加果油,早餐配合高纖蔬果,幫助啟動腸道蠕動。
  2. 晚餐輕盈方案:以涼拌秋葵或山藥為主,佐 1–2 茶匙印加果油與檸檬汁,減少油煙同時提升潤腸效果。

 

重要領悟

  • 多數人只想到用纖維促進排便,卻忽略油脂在修護腸道黏膜與維持菌叢平衡中的核心作用。
  • 真正持久的改善,不是靠短暫刺激,而是建立每日持續的潤腸節奏,讓腸道在自然狀態下自行運作。

 

別等到身體發出警訊才行動。從今天的餐桌開始,讓每一匙印加果油,為你的腸道注入一條清澈的生命之流。下一次順暢的早晨,就是它悄悄回應你的時刻。

《本文將依據最新提問持續更新》

 

 

參考文獻

  1. Fanali C, Dugo L, Cacciola F, Beccaria M, Grasso S, Dachà M, Dugo P, Mondello 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il. Cosmetics. 2023;10(6):171. doi:10.3390/cosmetics10060171
  2. Follegatti-Romero LA, Piantino CR, Grimaldi R, Cabral FA. Supercritical CO₂ extraction of omega-3 rich oil from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seeds. 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2010;54(3):282–289.
  3.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4. Wang Y, Chen Y, Zhang X, et al. Health benefits of dietary plant oils and their major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21;12(6):1770–1788.
  5. Liu S, Liu X, Hao Y, et al. Lipase-catalyzed hydrolysis and lipid metabolis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od Chemistry. 2022;373:131495. doi:10.1016/j.foodchem.2021.131495
  6. Makki K, Deehan EC, Walter J, Bäckhed F. The impact of dietary fiber on gut microbiota in host health and disease. Cell Host & Microbe. 2018;23(6):705–715. doi:10.1016/j.chom.2018.05.012
  7. Garmendia F, Pando R, Ronceros G. Effect of Sacha Inchi oil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n the lipid profile of patients with hyperlipoproteinemia. Rev Peru Med Exp Salud Publica. 2011;28(4):628–632.
  8. Liao N, Luo X, Zhao Z, et al. Dietary plant oil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their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2020;80:101068.

 

 

油品 核心特性 Omega-3(ALA)約含量 熱穩定性/料理方式 潤腸與便祕族群建議 注意事項 搭配油切酵素與食材建議
印加果油(Sacha Inchi Oil)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維生素E;性甘平,潤腸兼養肺 44–48% 低~中溫最佳;冷拌或出鍋後添加 5–10 mL 起步,循序漸進;對便祕、脹氣族群友善 初期可能軟便或腹瀉;堅果過敏者留意;抗凝藥物使用者先詢問專業 涼拌秋葵山藥養生粥(起鍋後拌入)、油切茶飲;可與決明子、牛皮消形成「潤+清+補」
亞麻籽油(Flaxseed Oil) ALA更高、抗發炎潛力;但易氧化 50–60% 僅冷拌;避免加熱 可作為短期強化 ALA 的選擇;氣味較重者接受度需評估 易酸敗需冷藏避光;抗凝藥物者謹慎;膽囊疾病者諮詢專業 優格、生菜沙拉、燕麥粥;可與高纖與益生元(秋葵黏質)同搭
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 Omega-9(油酸)與多酚;重心血管保護 ≤1% 冷拌/中低溫烹調皆宜 潤腸度中等;更偏向日常心血管養護 避免高溫油煙;挑選新鮮低酸度產品 地中海式沙拉、全穀雜糧+葉菜;與發酵食材同桌提升餐桌多樣性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印加果油適合每天長期喝嗎?
回覆:一般健康成人可每日攝取 5–10 mL,長期使用有助潤腸與調整體質。但初期建議循序漸進,觀察腸道反應。若有堅果過敏、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消化道疾病,請先諮詢醫師意見。

 

問題2:印加果油要加熱烹調還是冷拌比較好?
回覆:印加果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遇高溫易氧化變質,因此建議以冷拌、料理完成後淋入或加入溫飲的方式食用,能保留營養與香氣。

 

問題3:油切酵素與印加果油怎麼一起用才有效?
回覆:油切酵素能幫助脂肪乳化,印加果油則潤滑腸道、養護黏膜。可在餐前或餐後,搭配含油切酵素的飲品(如蜂蜜柚子茶+0.5 茶匙印加果油),同時攝取益生元食材(如秋葵、山藥)提升腸道代謝與菌叢平衡。

 

問題4: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印加果油的副作用?
回覆:腸胃敏感、初期攝取量過多者,可能會出現軟便或腹瀉;對堅果類過敏、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有膽道疾病者,應先諮詢醫師再使用。孕婦與哺乳期女性建議遵循專業評估。

 

問題5:印加果油搭配哪些食材最有益腸道健康?
回覆:可與高纖蔬菜(秋葵、菠菜)、潤腸食材(山藥、馬齒莧)、清肝明目的決明子及補肝腎的牛皮消搭配,形成「潤+清+補」三效合一,增強腸道暢通與呼吸系統協同作用。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黃子彥
中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現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
陳子妮
每天早上我都會泡一杯放進優格或常溫水中,喝起來酸酸甜甜像果汁,完全沒有膠原蛋白的腥味,老公都會問我是不是在喝什麼好喝的果汁 XD

雖然是兩個孩子的媽,但常常被朋友誤會還是女孩,是因為我偷偷養成了這個日常小習慣…

 

✅ 美麗,不該因為身份改變而妥協

自從當了媽媽,每天在家庭與工作間來回奔波,睡眠不足、壓力大幾乎成了日常。但我知道,保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和心情一樣閃亮✨。

於是我選擇了這款結合日本與韓國技術的【醇粹莓好-專利莓果膠原蛋白】。

 

 

💡 生活再忙,也要美得剛剛好

每天早上我都會泡一杯放進優格或常溫水中,喝起來酸酸甜甜像果汁,完全沒有膠原蛋白的腥味,老公都會問我是不是在喝什麼好喝的果汁 XD

身為長期低頭看手機、追劇、照顧小孩的媽媽,我太知道保養的重要

但用了這款之後,真的有差——

🌟 膠原蛋白給好給滿,單吃也可以的酸甜口感

🌟 成分含有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順暢

🌟 最重要是朋友見到我都會說:你怎麼這麼漂亮?!

 

 

💖 成分夠專業,媽媽才敢安心吃

不是亂吃才美,而是吃對了才養顏美容!

這款產品是我挑選很久後才決定的,因為它的成分真的讓人放心又有感:

🔸 日本 POOG膠原胜肽(5000Da)-小分子好吸收

🔸 95%高純度玻尿酸 + Oricera玄米萃取物含有10% 神經醯胺的精華

🔸 韓國專利7種莓果萃取(黑醋栗、蔓越莓、黑莓、草莓、覆盆莓、巴西莓、藍莓),擁有豐富前花青素、花青素、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保養+青春美麗

🔸微米珍珠粉,富含珍珠鈣+17種胺基酸+15種微量元素;法國西印度櫻桃C;日本Fibryxa水溶性膳食纖維

🔸而且通過245項第三方安全檢驗,完全零檢出,媽媽吃得安心,才能美得放心。

🔸適口性佳的膠原蛋白,水、優格、果汁都好配

 

 

👉一起變得「醇粹莓好」,越當媽越年輕!

如果妳也是每天忙到忘了保養的媽媽、職場女性、或正在找一款好喝又有效的膠原蛋白粉,真的推薦妳試試【醇粹莓好】!

醇粹親妍官方網站:https://reurl.cc/RYaDZ6

醇粹親妍官方FB:https://reurl.cc/eMja1Q

官方LINE:https://lin.ee/vYp6asj

 

 

#醇粹親妍 #醇粹莓好 #POOG膠原胜肽

#專利莓果萃取 #莓果膠原蛋白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陳子妮
物理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 筋膜治療、徒手治療、運動訓練、體適能團課、講座 ●證照: 國家高考考試合格物理治療師 澳洲解剖列車筋膜治療國際認證-AnatomyTrains 挪威紅繩懸吊系統國際認證-RedcordNeuraci 德國Flexibar振動式核心訓練國際認證 澳洲高階骨科徒手治療認證證照
現職
●現任: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物理治療師 ●經歷: 熱河診所-物理治療師 高雄前金區孩童體適能運動講座-講師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健康促進講座-講師 一對一個人徒手治療/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