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營隊、運動集訓、海外交流活動的高峰期,許多孩子會長時間與同齡人同住、同吃、同訓。雖然這樣的群聚生活能增進合作與交流,但也大幅提高了傳染病、運動傷害與突發健康事件的風險。
身為家長,送孩子參加暑訓前,一次完整且有針對性的體檢,就是給他最好的安全保障。
內容目錄
Toggle1. 基本健康檢查
- 身高、體重、BMI:評估成長與營養狀況。
- 血壓:早期發現高血壓或低血壓,避免暈厥。
- 心肺功能:聽診心音、檢查心律,必要時做心電圖或心臟超音波。
- 視力與聽力:影響學習與運動表現的重要因素。
2. 運動安全檢查
- 血液檢查:血色素(Hb)評估有無貧血,避免運動耐力不足。
- 關節與肌肉檢查:注意舊傷、韌帶鬆弛、脊椎側彎,必要時安排影像檢查。
- 心電圖:有心悸、胸悶或心臟病家族史的孩子更要做,降低運動型猝死風險。
3. 群聚傳染病防護:你的抗體夠嗎?
集訓期間,多人共宿的環境是傳染病溫床。建議透過抗體檢測確認免疫力,必要時提前補打疫苗。
主要抗體/疫苗:
- 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MMR)
- 水痘
- A型肝炎(海外或飲食條件不穩定時尤需注意)
- B型肝炎
- 破傷風(Td/Tdap)
最新可考慮的疫苗:
- 肺炎鏈球菌:不只嬰幼兒,青少年及有慢性病、氣喘、免疫力較弱者也建議。
-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對有呼吸道慢性病史的青少年,在高密度活動中可考慮評估。
💡 疫苗接種與否,應由醫師依年齡、病史與活動風險決定。
4. 別忽略接觸型皮膚病
夏季高溫潮濕,加上共用器材與空間,皮膚病容易傳播:
- 香港腳、股癬:黴菌感染,來自共用鞋襪、毛巾。
- 疥瘡:皮膚接觸或共用床具傳染,夜間劇癢。
- 疣(HPV):常經游泳池或浴室地板感染。
- 膿痂疹:破皮後細菌感染擴散。
預防:不共用個人物品、保持皮膚乾爽、有異常皮疹應立即就醫。
5. 醫師的小提醒
- 體檢最好安排在活動前 1 個月內,以便有不足可及時補強(如補打疫苗、治療急性病)。
- 體檢報告交給主辦單位醫護,方便緊急狀況應對。
- 準備緊急聯絡卡與藥物清單放在隨身包。
暑訓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體驗,但健康是基礎。一份完整、針對性的體檢,不僅是父母的安心,更是孩子在訓練與學習中全力發揮的關鍵。
檢查做得好,暑訓更盡興
檢查 | 具體項目 | 目的/風險 | 高風險族群/必做對象 | 建議時點 | 備註 |
---|---|---|---|---|---|
基本健康檢查 | 身高、體重、BMI 血壓(高/低血壓篩檢) 心肺功能:聽診、心律評估;必要時心電圖、心臟超音波 視力與聽力檢查 |
評估成長營養、循環穩定與運動耐受度;及早排除頭暈、暈厥與表現受限風險 | 曾有暈厥、胸悶、喘、學習或運動表現異常者 | 活動前 4 週內 | 資料交主辦醫護以利緊急應對 |
運動安全檢查 | 血液檢查:血色素(Hb)評估是否貧血 骨骼肌肉:關節穩定度、舊傷、韌帶鬆弛、脊椎側彎(必要時影像) 心電圖(有症狀或家族史加強) |
預防運動衍生傷害與猝發事件;避免耐力不足、拉傷、復發 | 高訓練量項目、競賽選手、心臟病家族史、反覆運動傷害者 | 活動前 4 週內 | 針對訓練內容提供個別化防護建議 |
群聚傳染病防護(抗體/疫苗) | 抗體檢測+補種評估:MMR(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水痘、B 肝、A 肝(海外或飲食不穩定時)、 破傷風(Td/Tdap) 可考慮:肺炎鏈球菌(慢性病、氣喘、免疫力較弱者)、RSV(呼吸道慢性病史、密集活動) |
降低群宿環境中的飛沫/接觸傳播與腸胃道感染風險 | 抗體不全者、海外交流者、慢性病史或免疫力較弱者 | 活動前 4–6 週(留觀察期) | 是否接種由醫師依年齡、病史與活動風險決定 |
接觸型皮膚病 | 香港腳/股癬(黴菌) 疥瘡(夜間劇癢) 疣(常見於游泳池、浴室地面) 膿痂疹(破皮後細菌感染) |
及早治療與隔離;避免隊內交叉感染與停訓 | 共用鞋襪、毛巾、寢具者;濕熱環境活動者 | 活動前檢視;活動中持續自我檢查 | 預防:不共用個人物品、保持乾爽;有皮疹立即就醫 |
醫師提醒與行前管理 | 體檢報告繳交主辦醫護 準備緊急聯絡卡(過敏史、慢性病、用藥) 隨身藥物清單與原處方藥 |
提升突發狀況處置速度與安全性 | 所有參與者 | 活動前 2–4 週完成 | 家長與教練共同知悉注意事項 |
※ 本表僅供準備參考,實際檢查與接種請由合格醫師依個別狀況評估。 |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3-ways-relieve-air-conditioning-shoulder-neck-pain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