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張馨方
營養師的5杯消暑口袋飲品
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遷,現在的夏天已經不再只是熱,而是酷熱!!時不時氣溫就飆破30度,東部地區吹起焚風時更可達到40度以上,因此,不管是待在戶外或是室內,只要沒有空調設備真的會讓人汗水直流,容易一不小心就中暑,這時就會想要來杯清涼又解渴的飲品,但是一般市售手搖杯往往含糖量破表,這樣喝下去很可能一個夏季過完體重也跟著破表!此外,攝取過多精緻糖也容易提高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炎炎夏日該如何選擇飲品,讓自己能安心喝又解渴透心涼,就讓vivi營養師來告訴你:

 

水是消暑最好的飲料

消暑飲品首選當然就是白開水囉!一般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飲水量要達40毫升,簡單來說是自己的體重乘上40就是你一天需飲用的水量。若不喜歡喝無味道的白開水,也可以選擇在開水中酌量加點新鮮檸檬汁,不但能增加維生素C,又能生津止渴唷!

 

但若因為炎熱的天氣而大量流失汗水,除了補水份外也會需要補充電解質,這樣才能真的幫身體解渴,這時建議也可以選擇市售低糖量,並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加水稀釋喝。

 

無糖麥茶消暑也大推

消暑營養養身飲品第二選擇~建議可以挑選無糖麥茶,麥茶一般是由大麥粒經由煎焙後,再沖泡或是烹煮製成,其具有特殊的風味,此風味來源為吡嗪(pyrazine),這成分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進而幫助降低體溫。麥茶亦不含咖啡因所以不傷胃,大人小孩皆適合飲用,也不用擔心太晚喝會影響到睡眠。

 

《本草綱目》中紀載,大麥性微寒,有消渴除熱,益氣調中等功效,可見麥茶很適合在炎熱的夏天作為消暑解渴之飲品,無糖麥茶熱量低,也就不用擔心喝多了會增加每天精製糖的攝取。因為麥茶好處多多,所以自古以來麥茶就一直是長壽民族日本人喜愛的茶飲之一喔!

 

消暑無糖黑豆水

消暑營養養身飲品第三選擇~建議可以飲用無糖黑豆水,黑豆水主要是將黑豆乾炒後再加熱水泡製而成,黑豆水中富含了許多對人體有益處的抗氧化成分,如花青素、大豆異黃酮等,黑豆水有助於消除水腫,並能促進排便,對於不喜歡喝沒味道白開水的人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因含鉀量較多,若有腎臟方面問題者需小心飲用。

 

綠豆薏仁湯是消暑好湯品

消暑營養養身飲品第四選擇~建議可以喝喝清涼無額外加糖的綠豆薏仁湯,綠豆含有維生素B1、B2、礦物質鈣、鐵、鎂、鋅等,且綠豆皮中亦富含維生素E、胡蘿蔔素、黃酮類、多酚類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元素,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除了能幫助肝臟代謝運作正常,抗氧化元素也能幫助保護肝細胞,不被自由基侵害。

 

《本草綱目》中紀載,綠豆甘寒無毒,可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安精神、補元氣等,所以很適合炎炎夏日作為消暑的湯品。

而薏仁本身也可幫助消除暑氣、美白、消水腫等,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胺基酸組成較一般穀物多,並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等,除了和綠豆搭配食用外,也可以直接用水熬煮成薏仁水,或再經研磨成薏仁漿飲用,都是消暑不錯的飲品選擇唷!

 

咕溜咕溜白木耳露也消暑

消暑營養養身飲品第五選擇~建議可以喝咕溜咕溜的白木耳露,白木耳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銀耳,熱量很低每100公克只有22大卡,所以不用擔心熱量超標。白木耳也富含膳食纖維,除了能增加飽足感,同時也可以作為腸道中好菌的食物,幫助維持腸胃道中好菌的生長。此外,銀耳亦含有多醣體,能幫助提升免疫力,降低體內發炎反應。

 

《本草綱目》中紀載,銀耳味甘淡,性涼,可滋陰潤肺,化痰,生津等。作為夏季消暑飲品不但能生津潤喉,也能養顏美容真是一舉兩得,但記得要選擇無添加糖的唷!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添加了紅棗的無糖白木耳露,少了精緻糖但多了紅棗的香甜味,也挺不錯的。

夏天到想要消暑又能維持好身型,飲品選擇別大意,才不會過了一個夏天後,就自備了準備過冬的脂肪外套囉!

 

本文由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邀稿

作者:張馨方營養師

FB:https://www.facebook.com/vivi221/
IG:https://www.instagram.com/vivi_dietitian/https://fssh510056.pixnet.net/blog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專長項目:【成年人營養保健】【孕婦及哺乳婦營養】【幼兒及老人營養保健】【健康減重】【保健食品】 ●專業證照:【國家高等考試合格營養師】【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執照】【美容丙級技術士】【 CTSSN運動營養初階專業認證】
經歷
●現任: 【自由接案營養師 】●經歷:【 耕莘健康管理學院兼任講師 個人/團班減重營養師】【 生技公司 營養保健品行銷營養師】 【食品公司特殊營養品行銷專員/營養師】
很多人在受傷後會有『急病亂投醫』的情形,深怕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但遵守黃金治療法則才是最重要的。急性期以PEACE為主,避免過度壓抑;恢復期靠LOVE,逐步運動、適度用熱、保持樂觀,才能更快回到球場或健身房。

對愛運動的你我來說肌肉拉傷、關節扭挫傷幾乎是家常便飯。受傷的那一刻,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要冰敷還是熱敷?

甚至很多人以為這兩者是一樣的,結果適得其反,越弄越糟糕。

而同時這也是在診間患者很常問我的問題。

冰敷的作用原理?什麼時候該冰敷?

冰敷的最大功用,就是「降低腫脹、控制發炎、減緩疼痛」。

冰可以讓血管收縮,減少血液大量流到受傷部位,避免腫得像麵龜一樣,同時還能讓神經傳導速度變慢,所以患者會覺得痛感緩解了一些。

 一般來說急性的扭挫傷、拉傷後的前48小時、關節或肌肉突然腫脹、變熱、運動後局部出現明顯疼痛點,這些都適合給予冰敷。

使用方式像冰毛巾或冰敷袋都可以,每次使用的時間為15–20分鐘,切記不要超過。間隔1–2小時後再冰下一次,記得在冰敷物品外層包一層毛巾,避免凍傷。

 

 熱敷的作用原理?什麼時候該熱敷?

熱敷的重點在於「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減少關節僵硬感」。當發炎期過了,或是身體長期有緊繃、痠痛,這時候熱敷就比冰敷更適合。適合熱敷的狀況通常是受傷超過48小時後,腫脹已經明顯消退、長期的肌肉痠痛、僵硬(例如:久坐後的肩頸、腰背痠痛)。

一般都是使用熱毛巾、熱敷袋或熱水袋,但缺點是需要常換水來維持溫度;這邊我會建議可改用『插電式電熱毯』,方便控制溫度及時間避免燙燙。建議溫度保持在40–45°C左右,每次15–20分鐘,過程中若感到皮膚過熱、發紅,就要立刻停止。

 

冰敷和熱敷的常見迷思

1.「受傷越痛,就要敷越久嗎」?

不管冰還是熱,超過20分鐘都可能造成反效果。冰太久會讓皮膚凍傷,熱太久則可能加重腫脹。

2.冰敷完可以馬上熱敷嗎?

冷熱交替只適合在慢性痠痛,或復健後用來促進血液循環。

若是在急性受傷期(48小時內)時加入熱敷,這樣只會讓腫脹更嚴重。

3.熱敷能治百病?

不少人習慣痠痛就熱敷,但如果那是急性發炎(像是剛扭傷的腳踝),熱敷只會加重症狀。

 

現今醫學黃金法則與先前的PRICE有何不同?

 過去我們講「PRICE」或「POLICE」,但現在最新的共識更傾向用「PEACE & LOVE」這組新法則來面對軟組織受傷。這套法把急性期(前幾天)和後續恢復期作為區分,強調冰敷及熱敷的使用時機及原則,也同時加入心理、患者教育和適當負荷的重要性。

PRICE(Protect,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過去是大家熟知的法則,但它主要在處理急性症狀,雖有幫助但也有所侷限。隨著研究進展,越來越多人質疑過度抑制發炎是否影響組織再生、冰敷是否會干擾血管新生、炎症反應是否有其必然意義。

Blaise Dubois 等人在 2020 年提出「PEACE & LOVE」的新架構,主張受傷後不要「為了舒緩就什麼都壓制」,而是讓身體按階段、照節奏的去走,才是正確的恢復道路。簡單來說就是把冰敷或熱敷放在「對的時間點」。

 PEACE:受傷初期(約傷後頭1–3天)

  1. P (Protect,保護):避免劇烈動作或負荷,但不代表完全不動。1–3 天內「不過度用力」但可做輕微無痛動作。
  2. E (Elevate,抬高):把受傷肢體抬高至心臟以上,有助於淋巴液或組織間液回流。
  3. A ( Avoid anti-inflammatory,避免過度發炎):包括避免過早服用 NSAID 或長期使用冰敷。
  4. C ( Compress,加壓):使用彈性繃帶、壓迫護具限制腫脹,但不要過緊。
  5. E ( Educate,病人教育):解釋受傷機制、恢復節奏、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建立患者正確來避免過多期待。

重點提醒:在此階段,冰敷可做短暫止痛,但不建議長期;熱敷則是不建議。

LOVE:受傷後第4天起(進入恢復期)

當急性腫脹與炎症不那麼活躍後,身體進入修復、重塑階段。這時就是 LOVE 發揮作用的時機:

  1. L(Load,漸進負荷):慢慢開始讓肌肉、韌帶承受負荷。
  2. O(Optimism,樂觀):保持正向、現實的期待。
  3. V(Vascularisation,促進血液循環):做一些有氧運動(例如散步、踩腳踏車)。
  4. E(Exercise,復健運動):漸進做伸展、強化、平衡訓練。

 

重點提醒:在此階段若感到僵硬、循環不佳,可以使用熱敷協助。

什麼時候要就醫?

 腫脹或是疼痛超過3–4天仍未改善、肢體完全無法承重或活動、疼痛加劇、關節變形或異常、出現麻木刺痛,應立即就醫或尋求物理治療師幫助。

 

本文重點摘要

重點 重點內容摘要
運動受傷常見情況與疑問 肌肉拉傷、關節扭挫傷很常見,多數人第一個問題是「要冰敷還是熱敷?」若觀念錯誤,可能讓傷勢惡化。
冰敷作用原理 冰敷可讓血管收縮,降低腫脹與發炎、減少血液流入受傷處,並減緩神經傳導速度,達到止痛效果。
何時應冰敷 急性扭挫傷或拉傷後前 48 小時、關節或肌肉突然腫脹變熱、運動後出現明顯局部疼痛點,皆適合冰敷。
冰敷正確使用方式 使用冰毛巾或冰敷袋,每次 15–20 分鐘,不要超過;每 1–2 小時可再冰一次。冰袋外需包毛巾避免凍傷。
熱敷作用原理 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放鬆緊繃肌肉、減少關節僵硬感,適合慢性痠痛與緊繃狀態。
何時應熱敷 受傷超過 48 小時、腫脹已明顯消退、久坐後的肩頸與腰背痠痛、長期僵硬痠痛等狀況較適合熱敷。
熱敷正確使用方式 建議使用插電式電熱毯、熱敷袋等,溫度約 40–45°C,每次 15–20 分鐘。若皮膚過熱或發紅要立刻停止,以免燙傷。
迷思一:越痛就要敷越久? 不論冰敷或熱敷,超過 20 分鐘都可能適得其反。冰太久會有凍傷風險,熱太久易讓腫脹加劇。
迷思二:冰敷完可以馬上熱敷? 冷熱交替只建議用於慢性痠痛或復健後促進循環;急性受傷 48 小時內不宜熱敷,以免加重腫脹。
迷思三:熱敷能治所有痠痛? 若為急性發炎(例如剛扭傷的腳踝),熱敷只會讓發炎與腫脹更嚴重,需先度過急性期。
從 PRICE 到 PEACE & LOVE 傳統 PRICE 著重保護、休息、冰敷、加壓與抬高,多處理急性症狀。新共識「PEACE & LOVE」更重視發炎的意義、心理與運動負荷的調整。
PEACE:受傷初期重點 P 保護:1–3 天避免劇烈動作但不完全不動;
E 抬高:抬高患肢高於心臟幫助回流;
A 避免過度抗發炎:避免過早大量使用 NSAID 與長期冰敷;
C 加壓:適度彈性繃帶或護具減少腫脹;
E 教育:讓患者了解恢復節奏,降低不必要的恐慌與過度期待。
PEACE 階段冰熱敷提醒 此階段可用短暫冰敷做止痛,但不建議頻繁或長時間冰敷;熱敷則應避免。
LOVE:恢復期重點 L 負荷:逐步增加受傷部位承受的力量與活動;
O 樂觀:維持正向、務實的期待有助康復;
V 促進血液循環:例如散步、腳踏車等有氧運動;
E 運動訓練:漸進伸展、肌力、平衡與功能性訓練。
LOVE 階段冰熱敷提醒 若出現僵硬或循環不佳,可輔以熱敷幫助放鬆與促進血流,搭配復健運動效果更佳。
何時應就醫或尋求物理治療 腫脹或疼痛超過 3–4 天未改善、完全無法承重或活動、關節變形、疼痛明顯加劇、出現麻木刺痛等情況,應立即就醫或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
結語與黃金處理準則 受傷後不要急病亂投醫,關鍵是依階段遵守「PEACE & LOVE」原則:急性期以保護與適度處理為主,避免過度壓抑發炎;恢復期則透過運動、負荷與適當熱敷,讓身體循序漸進修復,才能安全回到運動場與健身房。

 

很多人在受傷後會有『急病亂投醫』的情形,深怕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但遵守黃金治療法則才是最重要的。急性期以PEACE為主,避免過度壓抑;恢復期靠LOVE,逐步運動、適度用熱、保持樂觀,才能更快回到球場或健身房。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sports-injury-ice-vs-heat-peace-love-guideline/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Author picture
蔡宗恩
物理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 一般骨科問題 常見運動傷害 開刀術後訓練 ●證照: 國家物理治療生普考試及格物生字第003601號 中華民國肌內效協會C級貼紮認證 台灣肌能系第一級認證貼紮師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運動禁藥採樣員 紅十字會初級救護技術員
現職
●現任: 高雄市慈安物理治療所 自費物理治療師 ●經歷: [醫療院所] 高雄市溫有諒醫院 兒童物理治療師 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兒童物理治療師 高雄市家毅復健科診所 物理治療師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物理治療科兼任講師 教育部體育署深耕計畫物理治療師 [運動賽事] 201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大會防護員 2011年中區大專院校田徑錦標賽大會防護員 2011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大會防護員 2011年全國運動會大會防護員 2011-2013年富邦銀行公牛棒球隊隨隊防護員 2011-2013年國立台灣體院棒球隊隨隊防護 2011-2013年中華職棒大會防護員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師
蔡昀庭
我用完一瓶後,最明顯的感受是:皮膚柔嫩、亮白、膨彈,重點是,它不是那種只追求「瞬間澎潤」的效果,而是真的在幫你修護。對我這種常常都要面對鏡頭、又常熬夜的忙碌女生來說,這瓶真的是救星。

身為一個愛美的漂亮女生,時刻維持美麗是很重要的!但又是職能治療師、模特兒、同時又是實習醫師,每天的生活節奏真的超級忙⋯。白天在醫院跑來跑去、空餘時間還要拍攝,日常的熬夜、壓力、口罩摩擦,常讓我的肌膚乾燥脫皮的,尤其因為讀中醫來南部環境的緣故,乾燥情況好像更嚴重了。並且因為拍攝需要保持笑容,臉上細紋越來越想撫平。

 

後來剛好用了這瓶 Almiya 時光無痕精華液,主打「紅蠍胜肽」精華可以淡化細紋,我一開始其實有點好奇:「紅蠍?這聽起來也太厲害!」

 

成分超用心:一瓶集合保濕、修護、撫平細紋、對抗肌膚老化

Almiya 這瓶精華液的成分設計非常完整,不是只保濕而已。

  • 紅蠍胜肽:這是他們家的獨家成分,安全溫和。它能幫助舒緩肌膚壓力、淡化紋路。
  • 神經胜肽複合物(紅蠍胜肽+類蛇毒肽):這兩個胜肽搭配起來效果更好,能幫助肌膚放鬆、使肌膚回復柔順平和的線條。
  • 多重玻尿酸:不同分子的玻尿酸能從肌膚由內而外補水加鎖水,保濕力很持久。
  • 神經醯胺:幫忙修復肌膚屏障,維持肌膚健康、不容易乾。
  • 高山火絨草:自然修護成分,能抵抗環境壓力。
  • 海星枝管藻:富含多醣體,幫助肌膚更Q彈。

 

整體的設計概念就像「肌膚修護三合一」:

強化屏障 × 補水保濕 × 撫平細紋,三個面向一次做到。

 

 

實際使用感受:一開始就讓我驚艷

我每天早晚都會用,洗完臉後擠兩下在手心,輕輕推開全臉和脖子。

質地是那種滑順的精華液,不會黏,吸收很快。擦完後臉會有一種「微微緊緻但水潤」的感覺。

第一個禮拜,我就明顯感覺到肌膚恢復彈性——

雖然我平時沒有拍攝時,不用底妝只用防曬而已,但之前一到冷氣房就乾,現在反而整天都肌膚潤澤。

不過最讓我意外的是,它居然還能當妝前保養用!

需要拍攝或有特別場合想化妝的時候,擦完等個幾分鐘再上底妝,妝感會變得很貼,整體會有那種自然光澤肌的效果。

 

以成分安全角度看,也讓人很放心

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醫療人員,對成分跟安全性都很注重。

這瓶精華液通過 SGS 檢驗,不含刺激成分,敏弱肌也能安心使用。

再加上裡面的配方邏輯很科學,像是神經醯胺修護屏障、玻尿酸保濕補水、高山火絨草調理防護,都是被證實能真正維持肌膚健康的元素。

而紅蠍胜肽的撫紋科技也讓我很驚艷,它能使肌膚回復柔順平和的線條,不會影響自然表情,這對我這種常常拍攝要笑、要表情豐富的人來說真的太實用了。

 

 

為什麼Erina願意推薦

我用完一瓶後,最明顯的感受是:皮膚柔嫩、亮白、膨彈。

以前有時若是前一天熬夜或天氣太乾燥,上鏡頭前還會緊張「今天狀態不好怎麼辦」,現在我只要前一晚擦上 Almiya 時光無痕精華液,隔天早上起床真的就是自然光采的感覺。

重點是,它不是那種只追求「瞬間澎潤」的效果,而是真的在幫你修護。

對我這種常常都要面對鏡頭、又常熬夜的忙碌女生來說,這瓶真的是救星。

 

 

讓時間看不出你的歲月

如果你也覺得最近肌膚時常拉警報,我真的很推薦你試試 Almiya 時光無痕精華液。

它的成分溫和、功效明確、又通過 SGS 檢驗,從保濕、撫紋到防護都幫你顧到了。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保養,更像是一種「讓肌膚重返迷人光彩」的日常儀式。

每天擦上它,就像在告訴自己:「不管多忙,也要溫柔對待自己。」

推薦給跟我一樣忙碌、愛漂亮、又想要輕鬆保養的妳,

從現在開始,讓時間也看不出妳的歲月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蔡昀庭
職能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兒童發展|感覺統合|手功能訓練|專注力訓練】 【認知訓練|情緒管理|教養策略】 【腦中風|腦傷復健|失智復健|銀髮族延緩老化】
現職
●現任: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就讀中 ●學經歷:輔大職能治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