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復健科醫師
中醫師, 復健科醫師
李冠毅
骨刺的復健與伸展
在深入探討復健和伸展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骨刺是什麼。骨刺是骨頭的突出,通常是在關節邊緣形成的。它們可能是由於長期的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關節退化而形成,尤其是在較老的年齡群體中比較常見。骨刺不一定會有症狀,唯有壓迫到神經或影響關節活動時,才會出現肢體麻木、刺痛感或關節活動受限。

骨刺是一種常見的骨骼問題,它可能導致疼痛、不適和運動受限。對於許多人來說,骨刺可能是生活中的一大困擾。然而,通過適當的復健和伸展,您可以有效地管理骨刺並改善相關的症狀。本文將提供關於骨刺復健和伸展的指南,幫助您減輕疼痛,恢復活動能力,並提高生活質量。

 

了解骨刺

在深入探討復健和伸展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骨刺是什麼。骨刺是骨頭的突出,通常是在關節邊緣形成的。它們可能是由於長期的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關節退化而形成,尤其是在較老的年齡群體中比較常見。骨刺不一定會有症狀,唯有壓迫到神經或影響關節活動時,才會出現肢體麻木、刺痛感或關節活動受限。

 

骨刺的復健

專業指導:在進行骨刺復健之前,最好先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如物理治療師或骨科與復健科醫師。他們可以評估您的情況並制定適合您的復健計劃。

 

強化肌肉:強化周圍肌肉是復健的關鍵。通過加強肌肉,特別是關節周圍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撐,減輕關節壓力。

 

常見可加強的肌群

平板支撐和臀橋幫助骨刺復健與伸展

柔韌性訓練:除了強化訓練,柔韌性訓練也很重要。通過伸展和柔軟度訓練,可以改善關節的靈活性,減少疼痛和僵硬感。

以下舉幾個常見可加強的肌群。

 

1.核心與豎脊肌群:包括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這些肌肉的強化有助於支撐脊柱,提供良好的姿勢和支撐,減輕骨刺對脊柱的壓力。常用的練習包括平板撐。

 

2.臀部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等。這些肌肉的強化可以幫助維持骨盆的穩定性,減少下背部和骨盆區域的壓力,提高行走和站立的穩定性。常見的練習包括深蹲、臀橋等。

 

中醫復健科醫師李冠毅

本文作者:靦腆醫廚Dr.cook|復健科&中醫 李冠毅 醫師

FB,、IG、 YouTube與抖音搜尋「靦腆醫廚Dr.cook」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主治項目: 復健醫學、運動傷害、肌肉骨骼損傷、骨骼肌肉超音波、徒手治療、動態貼紮、肌內效貼紮、針灸治療、重量訓練、技擊散打
經歷
●現任: 高雄長庚醫院 復健科總醫師 ●經歷: 高雄長庚醫院 復健科住院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 一般科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 實習醫師 美國運動委員會 認證私人教練 散打格鬥協會 C級教練&裁判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藥師
藥師
蔡季芩
為什麼會選擇綠藤生機的無酸煥膚精華呢?因為現在的我需要更減法的保養

溫和的綠藤生機 無酸煥膚精華 >> https://mygv.cc/AVfGG

 

就學時我的膚質很好,但就在出社會若干年後,

有一次認真洗臉時,

發現手感非常粗糙,

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時,

於是跟風時下最夯的臉部保養課程。

 

但是一連串的災難就此發生,

不僅沒有根本解決,

連我都對自己失去信心,

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嘗試過,

也換了四間的美容工作室,

尋尋覓覓之下,

讓我找到了一款非常天然的無酸煥膚精華。

 

 

身為藥師,

我知道如果要調理肌膚油水平衡一定免不了用到酸類成分,

但這款無酸煥膚精華,居然可以不用酸類,

是一個打破舊有觀念的產品,

我把希望全部託付給無酸煥膚精華。

 

 

我會在每天早晚清洗過後,

搭配純粹保濕精華液,

以荷包蛋保養法混合輕壓在臉上,很快就吸收了。

可以感受到其清爽質地,以及天然的清香,

因為精華油滲透力極高,

即使早上接著要上妝也是沒問題的!

 

 

為什麼會選擇綠藤生機的無酸煥膚精華呢?

因為現在的我需要更減法的保養,

不能有太多額外的化學合成成分干擾,

更棒的是保養時間縮短了,

讓懶惰的我有更多休息的時間,

其他保養品在這段期間就被我先塵封在櫃子裡了。

 

真的很慶幸找到了適合我的產品,

身為一名藥師,總是教導民眾如何使用酸類藥膏,

但卻有一些讓人不樂見的,像是需要注意酸類濃度,

容易脫皮需要加強保濕,注意防曬與反黑問題,

還有擔心去角質皮膚會變薄等等。

 

 

所以我更推崇純淨保養

#無酸煥膚精華 無添加人工香精,乳化劑,防腐劑等3200+非必要成份,

連敏感肌,孕婦,醫美前後也可以。

 

 

 

 

身旁陸陸續續有朋友關注到我,都問我做了什麼改變。

現在我每一天的保養程序,都交給綠藤生機無酸煥膚精華

不僅讓我的臉部更透亮,毛孔更緊實,平衡肌膚油脂分泌

都歸功於這款產品~

 

 

如果你有跟曾經的我一樣的困擾,

正在躊躇不前,

也不想承擔酸類的帶來的刺激與風險

和我一起加入綠藤生機的行列吧!

https://mygv.cc/AVfGG

 

新朋友註冊綁定LINE最高折150元。

綠藤官網與門市提供「45天無條件退貨」。

#Greenvines#綠藤生機#無酸煥膚精華#沒有減法何來精華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蔡季芩
藥師
專長:●專長項目: 以生活化的方式帶領你走向預防醫學 ●證照: 中華民國藥師證書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人員證書 腎臟照護藥師證書
現職
●現任: 溪湖康健藥局藥師 ●經歷: 溪湖康健藥局藥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藥師 中國醫藥大學藥劑部藥師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
「閃到腰」從來不是一瞬間的意外,而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開車族要有預防觀念,而不是出了事才來復健。透過本文分享的3個策略,搭配日常核心訓練,就能遠離閃到腰的危機,開車再久也安心!想要開車不閃腰,從下一趟開始就練習看看吧。

你是否曾經在長途開車後,下車那一刻腰酸背痛、甚至痛到站不直?不少人會說:「開太久閃到腰了啦!」這可不是說笑的。根據臨床觀察,長時間維持不良坐姿、缺乏休息與動作調整,是引起急性腰部拉傷(俗稱「閃到腰」)的主因之一。

身為物理治療師,我們經常協助處理這類「駕駛型腰痛」的患者。其實只要留意以下3件事,就能讓你開再長的車也不怕「閃」!這篇文章教你3個最實用、最有效的護腰方法,讓你坐好坐滿不閃腰!

調整坐姿:椎間盤不再壓力大

你知道嗎?只要坐得不對,就算只是開30分鐘,也可能讓腰椎長時間處在「高壓力」狀態,久了就會出問題。

開車時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 椅背後傾100–110,避免上半身前傾駝背。
  • 臀部坐滿座椅、下背緊貼椅背,維持脊椎的自然曲形。
  • 膝蓋略低於髖關節,腳能輕鬆踩到踏板,不需過度前伸。
  • 雙手放在方向盤9點與3點位置,肩頸自然不緊繃。

這樣的坐姿可以分散脊椎壓力、避免椎間盤受壓突出,也讓腰部肌肉不需長時間用力撐著身體,達到放鬆與穩定的雙重效果。

治療師小叮嚀:脊椎最怕的是「維持錯的姿勢太久」,不是姿勢「瞬間錯一下」。所以調整好坐姿,是預防閃腰的第一步。

 

定時休息動一動:拉一拉不閃腰

再好的姿勢,坐太久也會出事。當你持續超過90分鐘沒動作時,腰背肌群就會開始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僵硬、疲勞的現象,這時若一下車就彎腰、搬東西,閃腰機率立刻飆升!

建議你這樣做:

  • 60~90分鐘就休息5~10分鐘
  • 下車時原地伸展腰部、膝蓋、髖關節,幫助肌肉恢復彈性。
  • 可做簡單動作,如:
    • 軀幹轉體伸展:幫助維持脊椎活動度。
    • 伸懶腰:舒緩肌肉張力同時分散腰椎壓力。
    • 原地抬膝踏步:促進血液循環。

這些動作能減少長時間靜態負荷對肌肉與椎間盤的累積壓力,維持腰背肌群的活性,從而大幅降低閃到腰風險

提醒你:腰痛不是一下就閃到,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記得動一動,是你最簡單的預防方式!

 

善用輔助工具:腰椎支撐更安心

想再提升防護力?讓專業的輔助工具幫幫你!

開車護腰推薦配備:

  • 腰部支撐墊(腰靠):放在腰後填補空隙,維持腰椎生理曲線。
  • 小毛巾捲成圓柱狀:沒腰墊時可替代,放在腰椎與椅背間。
  • 頭枕調整到與頭部平齊:減少頸椎壓力、避免駕駛時聳肩。

使用這些工具可以減少肌肉代償用力、維持骨盆與脊椎穩定,也讓長時間開車更舒適、更安全。

貼心建議:不要用太硬或太厚的墊子,會導致腰部過多拱起、反而不舒服。

日常保養也很重要!

除了開車時注意姿勢與休息外,平常也應該強化核心肌群與穩定肌肉,幫助你在駕駛時保持更佳支撐力。

推薦運動如:

  • 橋式(Glute Bridge
  • 平板支撐(Plank
  • 死蟲式(Dead Bug

每週練習2~3次,就能有效提升腰部穩定性,減少駕駛或搬重物時「閃一下」的機率。

主題 重點做法 治療師小叮嚀 / 提醒
1. 調整坐姿
讓椎間盤不再高壓
  • 椅背後傾 100–110°,避免前傾駝背。
  • 臀部坐滿、下背貼椅背,維持自然曲線。
  • 膝蓋略低於髖關節,腳能輕鬆踩踏板。
  • 雙手 9 點與 3 點位置,肩頸放鬆。
→ 分散脊椎壓力,避免椎間盤突出;減少腰部肌肉長時間用力。
要點:脊椎最怕「錯的姿勢維持太久」,不是「瞬間錯一下」。
先把坐姿調對,是預防閃腰的第一步。
2. 定時休息動一動
拉一拉不閃腰
  • 60–90 分鐘休息 5–10 分鐘。
  • 下車做伸展:腰部、膝蓋、髖關節。
  • 建議動作:
    • 軀幹轉體伸展(維持脊椎活動度)。
    • 伸懶腰(舒緩張力、分散腰椎壓力)。
    • 原地抬膝踏步(促進循環)。
→ 降低靜態負荷累積,維持腰背肌群活性。
提醒:腰痛多半是累積而來;久坐後立刻彎腰搬物,閃腰機率飆升。記得「定時動一動」。
3. 善用輔助工具
腰椎支撐更安心
  • 腰靠/腰部支撐墊:填補腰後空隙,維持生理曲線。
  • 小毛巾捲成圓柱:無腰靠時的替代方案。
  • 頭枕調到與頭部平齊:減少頸椎壓力、避免聳肩。
→ 降低代償用力,維持骨盆與脊椎穩定,提升長途駕駛舒適度與安全性。
貼心建議:避免用太硬或太厚的墊子,免得腰部過度拱起、反而不適。
日常保養
強化核心更不怕
  • 橋式(Glute Bridge)
  • 平板支撐(Plank)
  • 死蟲式(Dead Bug)
每週 2–3 次,提升腰部穩定性,降低駕駛與搬重物時「閃一下」風險。
執行訣竅:動作慢、穩、對位準;先重質再重量與次數。

 

護腰不能等痛才開始

「閃到腰」從來不是一瞬間的意外,而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開車族要有預防觀念,而不是出了事才來復健。

透過本文分享的3個策略:

  1. 坐對姿勢
  2. 定時休息
  3. 用好工具

搭配日常核心訓練,就能遠離閃到腰的危機,開車再久也安心!

想要開車不閃腰,從下一趟開始就練習看看吧。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chang-tu-jiashi-bu-shan-yao-pt-3-tips/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Author picture
陳敬衡
物理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骨科術後功能性運動訓練】【肩關節動作評估與姿勢調整】【動作控制與肌肉再教育】
現職
●現任: 臺體大聯新運醫中心 物理治療師 ●經歷:聯新國際聯合診所 物理治療師、常春醫院 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