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呼吸治療師
呼吸治療師
吳岱璇
胃食道逆流英文縮寫為"GERD",中文俗稱「火燒心」,常見的症狀有胸口灼熱跟胃酸逆流。另外,還有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狀,例如慢性咳嗽、聲音沙啞、難吞嚥等症狀。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是因為食道與胃的括約肌異常或無力,導致胃液與膽汁逆流回食道。

胃食道逆流英文縮寫為“GERD”,中文俗稱「火燒心」,常見的症狀有胸口灼熱跟胃酸逆流。另外,還有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狀,例如慢性咳嗽、聲音沙啞、難吞嚥等症狀。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是因為食道與胃的括約肌異常或無力,導致胃液與膽汁逆流回食道。

過年快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親友相聚的時候,這段時間難免大魚大肉,晚上看電視玩遊戲難免熬夜晚睡。在中醫理論中,飲食過量及吃過多甜食,會損傷我們的脾胃,另外,晚睡會導致肝火旺,肝屬木,脾胃屬土,肝木剋脾土,因此晚睡容易損害脾胃機能,導致我們原本就脆弱的脾胃系統更岌岌可危,在這段時間如果突然胃食道逆流,好好的過年假期就掃興甚至泡湯了!

在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能減少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呢?這裡有幾個飲食的注意事項,及超有效的穴道按摩,讓大家能有效遠離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飲食注意事項

首先預防勝於治療,飲食方面可以注意這四點,有效減少胃食道逆流的發生:

(一)吃七分飽
從根源解決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而且吃過飽易損傷脾胃
(二)細嚼慢嚥
咀嚼的次數變多,不只會增加飽足感,放慢吃飯的速度也會避免攝入過多空氣,導致胃脹及胃食道逆流。
(三)少喝氣泡飲料
碳酸飲料的氣體會導致胃脹氣,另外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及造成括約肌鬆弛,容易導致胃酸逆流。
(四)少吃難消化的食物
例如糯米、年糕、湯圓…等。糯米類的食物比較難消化,容易脹氣導致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飲食保養方法

再來,飯後的保養小習慣,也能讓我們跟胃食道逆流說掰掰:
(一)飯後散步
有助於幫助消化,另外,散步時跟親朋好友聊聊天也能增進感情。
(二)按摩肚臍周圍
將手搓熱,繞著肚臍周圍按摩能幫助消化、緩解胃部的不適。
(三)勿晚睡
避免太晚入睡,肝火旺會加重胃食道逆流與胃脹的狀況發生。

胃食道逆流飲食的注意事項:

分類 建議項目 詳細說明
飲食建議 吃七分飽 從根源解決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而且吃過飽易損傷脾胃。
飲食建議 細嚼慢嚥 咀嚼的次數變多,不只會增加飽足感,放慢吃飯速度也能避免攝入過多空氣,導致胃脹及胃食道逆流。
飲食建議 少喝氣泡飲料 碳酸飲料的氣體會導致胃脹氣,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及造成括約肌鬆弛,容易導致胃酸逆流。
飲食建議 少吃難消化的食物 例如糯米、年糕、湯圓等,這類食物較難消化,容易脹氣導致胃食道逆流。
飯後保養 飯後散步 有助於幫助消化,並能與親朋好友聊聊天增進感情。
飯後保養 按摩肚臍周圍 將手搓熱,繞著肚臍周圍按摩能幫助消化、緩解胃部的不適。
飯後保養 勿晚睡 避免太晚入睡,肝火旺會加重胃食道逆流與胃脹的狀況發生。

 

胃食道逆流/胃脹/胃痛穴道按摩方法

最後,這裡有幾個好記又有效緩解胃食道逆流胃脹胃痛的穴道,及可以改善胃脹的食物,分享給大家參考:
(一)內關穴

在前臂掌側中間,腕橫紋上三根手指頭處,按起來酸酸的就對了!可緩解和預防胃食道逆流、頭暈、噁心嘔吐、上腹痛等不適症狀。

Aveline 內關穴按摩教學: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D4hG29SqYz/?igsh=MTZleHkyeTFha2hnYg==

(二)合谷穴

將我們的拇指及食指合攏,肌肉最高處就是合谷穴。可改善腸鳴、消化不良和胃痛等問題
(三)足三里穴

在我們膝蓋膝眼下約四根手指處,這是胃經的穴位,功能強大,可以調理腸胃、降逆氣、強身健體,好處多多!
(四)山楂及麥芽

山楂味酸甘,能健脾消食。麥芽味甘,能助消化、消脹氣、解胃食道逆流。可以將兩者煮成茶服用。
(五)生薑

生薑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對於胃寒嘔吐效果很好。古人說:「一日三片,不勞醫師開處方」。尤其是胃食道逆流者,在正規中醫藥的治療下,

(六)中脘穴

位置在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體下端和肚臍連線,距離肚臍四指位置。躺平或站直時,胸骨體最下端跟肚臍連線的中間點,即中脘穴。治療胃病的主要穴道之一,對於胃脹氣、呃逆(打嗝)、食慾不振、胃炎、胃潰瘍等,皆有保養或改善的效果。

 

這些tips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過年能吃得開心,還能遠離胃食道逆流!另外,分享給家人,讓大家一起做好腸胃保健!

 

Aveline 吳岱璇

後中醫學生 × 呼吸治療師

結合中醫智慧與現代醫學,Aveline 專注健康養生與生活美學,致力讓養生與變美兼顧,幫助每個人活得健康且自信。

ISUPBCM認證 | TMURT呼吸治療專業

📍 Instagram: @aveline.tcm

Author picture
呼吸治療
經歷
現任 義大醫院西醫部 見習醫學生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best-probiotics-for-gastritis
補充益生菌對胃發炎患者確實具有一定的幫助,但需選擇適合的菌株並搭配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什麼是胃發炎?

胃發炎,也稱為胃炎,是指胃黏膜因受到刺激或感染而出現炎症的現象。這種情況可能是短期的急性發炎,也可能是長期慢性的反覆發作。常見症狀包括胃痛、噁心、嘔吐、胃脹、消化不良等。

best-probiotics-for-gastritis

胃發炎的類型

  1. 急性胃炎:通常由短期刺激或感染引起,症狀迅速出現。
  2. 慢性胃炎:長期炎症可能導致胃黏膜受損,甚至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胃潰瘍或胃癌。

胃發炎的常見原因

  1. 飲食習慣與胃酸過多
    長期進食辛辣、油膩或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進一步刺激胃黏膜。
  2.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這是一種常見細菌感染,與胃發炎、胃潰瘍甚至胃癌密切相關。
  3. 非甾體抗炎藥的使用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可能損傷胃黏膜,引起炎症。

益生菌的作用與益處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分佈在腸道中,有助於維持腸胃菌群的平衡。

益生菌的健康作用

  1. 改善消化功能:增強腸道蠕動,減少消化不良。
  2. 抗炎特性:透過抑制有害菌的增殖,減輕腸胃的炎症反應。
  3. 增強免疫系統:促進腸道免疫細胞的活性。

胃發炎可以補充益生菌嗎?

可以,但需謹慎選擇適合的益生菌種類。許多研究指出,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於平衡胃腸菌群,減少胃酸分泌過多和炎症反應,從而改善胃發炎的症狀。

  1. 一些臨床研究顯示,某些益生菌菌株(如雙歧桿菌和乳酸菌)能有效減輕胃部不適。
  2. 幽門螺旋桿菌患者補充益生菌,有助於提高抗生素滅菌治療的效果。

適合胃發炎患者的益生菌種類

  1. 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幫助穩定胃酸,減輕胃黏膜的刺激。
  2. 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抑制有害菌的增殖。
  3.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具有良好的抗炎特性,能有效改善胃部不適。

飲食搭配與益生菌的效果

為了發揮益生菌的最佳效果,胃發炎患者應採取溫和的飲食習慣:

  • 選擇低刺激性食物:如白飯、燕麥、熟蔬菜。
  •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這些飲品會加劇胃酸分泌。
  • 搭配高纖維食物:例如香蕉、地瓜,有助於益生菌的生長。

如何正確補充益生菌?

補充益生菌對胃發炎有一定的幫助,但要達到最佳效果,方法和劑量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補充方式與頻率

  1. 每日適量攝取:大部分益生菌產品建議每天服用一次,飯後服用效果最佳,因為胃酸濃度較低,益生菌存活率更高。
  2. 選擇多樣化菌株:選擇含有多種益生菌的產品,如乳酸桿菌與雙歧桿菌混合,有助於增強效果。

飲品與膠囊的比較

  • 飲品型益生菌:如優酪乳、乳酸菌飲品,適合想輕鬆補充益生菌的人,口感佳,但糖分較高需注意。
  • 膠囊型益生菌:通常含有高濃度活菌,對胃酸的抵抗力較強,更適合胃發炎患者。

補充益生菌的最佳時間

  • 最好在飯後30分鐘內服用,這時胃酸濃度最低,益生菌的存活率較高。

可能的副作用與風險

雖然益生菌對大多數人是安全的,但部分胃發炎患者可能會出現不適,以下是一些潛在的副作用:

副作用

  1. 腹脹或輕微脹氣:剛開始補充益生菌時,可能會因腸道菌群改變而出現。
  2. 輕微腹瀉:某些個體對特定益生菌敏感,可能出現短暫性腹瀉。

需注意的事項

  • 對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如接受化療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應在醫師指導下補充益生菌。
  • 若服用益生菌後症狀加重,應立即停止並尋求醫療建議。

益生菌之外的天然緩解方法

除了補充益生菌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天然的方法來緩解胃發炎,減少依賴藥物:

  1. 草本療法
    • 甘草提取物:甘草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減少胃酸分泌,緩解胃部不適。
    • 洋甘菊茶:具有鎮靜和抗炎作用,有助於舒緩胃痛。
  2. 天然食材
    • 生薑:有助於減輕胃部炎症和噁心感。
    • 蜂蜜:具有抗菌特性,能幫助修復胃黏膜。
  3. 改善生活習慣
    • 規律飲食:避免過度飲食或進食過快。
    • 戒菸與減少酒精攝入:這些行為會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胃發炎的預防措施

「預防勝於治療」,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避免胃發炎的發生或復發:

  1. 健康飲食
    • 避免辛辣、油炸、高脂肪的食物,改以清淡飲食為主。
    • 多攝取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大蒜、洋蔥、香蕉等,有助於益生菌的繁殖。
  2. 管理壓力
    • 長期壓力會影響胃部健康,因此可透過冥想、瑜伽等方法舒緩壓力。
  3. 定期健康檢查
    • 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應定期檢查胃部健康。

常見的迷思與誤解

在補充益生菌的過程中,許多人可能會有以下迷思:

  1. 益生菌是萬靈丹?
    雖然益生菌有助於改善胃發炎,但並非可以完全替代其他治療手段,特別是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情況下,仍需結合抗生素治療。
  2. 長期補充益生菌更好?
    不一定,過量補充可能導致菌群失衡,建議根據需求適量攝取。

專家建議與臨床觀點

胃腸科醫師普遍認為,益生菌的補充應該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針對胃發炎的益生菌選擇
    •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與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是被廣泛研究的菌株,對緩解胃部炎症具有良好效果。
  2. 益生菌的輔助療效
    • 臨床研究指出,益生菌能提高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的成功率,同時減少抗生素相關的副作用。

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

儘管益生菌有助於緩解症狀,但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就醫:

  1. 持續性胃痛或腹脹,無法通過生活調整改善。
  2. 嘔吐物中帶有血絲或顏色異常。
  3. 體重快速下降,伴隨食慾不振。

總結與FAQ

補充益生菌對胃發炎患者確實具有一定的幫助,但需選擇適合的菌株並搭配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FAQ

  1. 胃發炎患者每天都需要補充益生菌嗎?
    不一定,每天補充益生菌應根據病情與個人體質調整。
  2. 益生菌是否能完全治癒胃發炎?
    益生菌主要是輔助治療,無法完全取代醫療手段。
  3. 補充益生菌需要注意什麼?
    選擇含有適合胃發炎的菌株,並避免過量攝取。
  4. 益生菌與益生元有何不同?
    益生菌是有益菌本身,而益生元是有助於益生菌生長的營養成分。
  5. 胃發炎適合吃哪些天然益生菌食物?
    優酪乳、泡菜與味噌等發酵食品是良好的選擇。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職人
專長:用上醫治未病的角度,看見預防醫學的潛力
現職
數位編輯部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原因?一文看懂胃食道逆流病因及治療方式
胃食道逆流的主要成因是胃酸的逆流,這個過程受胃食道瓣膜(下食道括約肌,LES)的控制。如果LES失去彈性或收縮功能不佳,胃酸便容易進入食道,造成不適。該病症在西方國家更為普遍,但隨著現代飲食習慣的改變,亞洲地區的發病率也在增加。

胃食道逆流(GERD)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當胃中的酸性內容物經過胃食道瓣膜,反流回食道,會引起灼熱感、反酸和不適。這是一個慢性的問題,若不妥善管理,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食道炎、巴瑞特食道和食道癌。這些症狀有時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讓他們無法正常進食、睡眠,甚至出現情緒壓力。

什麼是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原因?一文看懂胃食道逆流病因、治療及中醫調理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原因?一文看懂胃食道逆流病因、治療及中醫調理

 

胃食道逆流的主要成因是胃酸的逆流,這個過程受胃食道瓣膜(下食道括約肌,LES)的控制。如果LES失去彈性或收縮功能不佳,胃酸便容易進入食道,造成不適。該病症在西方國家更為普遍,但隨著現代飲食習慣的改變,亞洲地區的發病率也在增加。

胃食道逆流的成因

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以下是最常見的因素:

a. 胃酸分泌過多

胃酸過多是胃食道逆流的直接成因。當我們進食後,胃內會分泌酸來幫助消化。如果分泌過多的胃酸,或者胃中的酸性內容物不易排出,便容易造成逆流現象。許多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柑橘類水果,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b. 胃食道瓣膜功能異常

下食道括約肌的鬆弛會使胃酸逆流至食道。這可能是由於老化、肥胖、懷孕等因素導致瓣膜無法正常閉合,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c. 不良生活習慣

許多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胃食道逆流的誘因,例如:

  • 長期吸菸會削弱LES的功能。
  • 過量飲酒會刺激胃酸分泌。
  •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鎮靜劑或抗焦慮藥,會影響食道括約肌的張力。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了解症狀可以幫助及早發現和治療胃食道逆流。以下是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的症狀:

a. 胸口灼熱感

這是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通常在進食後出現。患者會在胸骨後方感到一股灼熱感,甚至在進行彎腰或躺下等動作時加重。

b. 反酸和胃痛

患者可能會感到酸液從胃裡反上喉嚨,這不僅令人不適,還會引起胃痛和噁心,甚至食慾不振。這類反酸的情況多數發生在晚餐後或躺下時。

c. 喉嚨不適

胃酸反流到食道上端,會刺激喉嚨黏膜,引起喉嚨疼痛、聲音沙啞和慢性咳嗽,甚至有些人會誤以為自己患上喉嚨炎或氣喘。

常見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食物與飲品

了解哪些食物會加重胃食道逆流有助於改善症狀,以下為常見的引發食物:

a. 高酸食物

例如番茄、柑橘類水果、葡萄等,這些食物酸性強,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反流。

b. 高脂食物

油炸食品、紅肉、奶酪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會延長胃內食物消化的時間,使胃內壓力增加,進而引起反流。

c. 含咖啡因飲料

咖啡、茶、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會刺激胃酸分泌,並鬆弛LES的肌肉,容易引起胃酸逆流的現象。

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素

除了飲食外,其他一些因素也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 年齡增加:隨著年齡增長,LES的功能減弱。
  • 體重超標:肥胖會增加腹內壓,導致胃酸逆流。
  • 懷孕:荷爾蒙改變和腹部壓力增加會使胃食道逆流更常見。

胃食道逆流的診斷方法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胃食道逆流,專業的診斷可以幫助確定並評估嚴重程度。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診斷方法:

a. 內視鏡檢查

內視鏡是診斷胃食道逆流的標準方法。醫師會將一根帶有攝影機的小管放入食道和胃部,以觀察食道黏膜是否發炎或受損。內視鏡檢查可以有效發現食道發炎或潰瘍,並進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消化系統疾病。

b. 胃酸測試

24小時的pH監測測試是一種量化胃酸反流的檢查方式。此測試通常在食道內放置一個小型探測器,記錄酸性物質在食道內停留的時間與頻率,有助於確認胃食道逆流的嚴重程度。

c. 咽喉內視鏡

有些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出現喉嚨不適的症狀,如聲音沙啞和慢性咳嗽。針對這類患者,耳鼻喉科醫師可透過咽喉內視鏡來檢查食道和喉嚨,確保症狀是由胃食道逆流引起的。

如何預防胃食道逆流?

預防胃食道逆流需要從日常生活的細節著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 規律進餐:避免暴飲暴食,並盡量少吃油炸、辛辣及高脂食物。
  • 減少壓力:壓力會刺激胃酸分泌,進而加劇胃食道逆流,因此保持心情平和、放鬆很重要。
  • 避免進食後馬上躺下:吃完飯後最好至少等兩小時再平躺或入睡,這樣可以減少胃酸反流的機會。
  • 戒菸戒酒:菸酒不僅刺激胃酸分泌,還會削弱LES的功能,進而加重反流症狀。

胃食道逆流的生活調整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改變,可以大大減少胃食道逆流的發作頻率。以下是幾項有效的生活調整建議:

a. 改善飲食習慣

飲食對於胃食道逆流有很大的影響。建議減少攝取刺激性或酸性食物,例如番茄、柑橘、咖啡等。此外,分次少量進食有助於減少胃酸分泌,降低逆流發生的可能性。

b. 控制體重

肥胖會增加腹內壓,進而加劇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保持適當的體重可以減少對胃的壓力,降低胃酸反流的機率。

c. 改變睡姿

建議將床頭墊高約15-20厘米,讓身體保持傾斜的姿勢睡眠,這樣可以利用重力減少胃酸逆流的情況。此外,睡在左側可以降低胃酸逆流的發生頻率。

常見的胃食道逆流治療方式

胃食道逆流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治療方法:

a.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通常是胃食道逆流的首選。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醫師可能會開立不同類型的藥物,例如制酸劑、H2受體拮抗劑以及質子幫浦抑制劑(PPI),以減少胃酸的分泌或中和胃酸,從而減少反流的發生頻率。

b. 手術治療

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需要長期依賴藥物的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例如胃繞道手術或胃食道抗反流手術(Nissen手術),藉此增加LES的張力並阻止胃酸逆流。

藥物治療的選擇

胃食道逆流的藥物治療方式多樣,以下為幾種主要的藥物類型及其作用:

a. 制酸劑

制酸劑通常用於緩解短暫的灼熱感及反酸症狀,通過中和胃酸來迅速緩解不適。常見的制酸劑包括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通常作為即時緩解的藥物。

b. H2受體拮抗劑

H2受體拮抗劑可以減少胃酸的分泌,常用於中度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此類藥物適合長期使用,並且相對副作用較少。

c. 質子幫浦抑制劑(PPI)

PPI是一種強效的抑酸藥物,適用於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患者。PPI藥物能有效減少胃酸的生成,達到長時間緩解症狀的效果。

天然療法與胃食道逆流

一些天然療法也被證實對緩解胃食道逆流有幫助,但效果可能因人而異。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天然療法:

a. 薑茶

薑有抗發炎的效果,可以幫助舒緩胃部不適。每天飲用少量的薑茶,有助於減少反流症狀,尤其適合在餐後飲用。

b. 芝麻油

芝麻油對於修復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每天攝取一茶匙的芝麻油,有助於減少胃酸對食道的刺激,並提升LES的功能。

飲食注意事項:避免加重胃食道逆流的食物

避免加重胃食道逆流的食物可以有效減少發作頻率,以下是幾種需要特別留意的食物:

  • 巧克力:含有咖啡因和可可豆,會刺激胃酸分泌。
  • 酒精:酒精不僅會刺激胃酸分泌,還會使LES鬆弛,增加反流風險。
  • 辣椒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加重反流症狀。

孕婦與胃食道逆流

孕婦因荷爾蒙變化和胎兒增長造成的腹壓增加,更容易罹患胃食道逆流。建議孕婦可以透過少量多餐、避免進食後立即躺下等方式減少胃酸逆流的發生。此外,若需要服用藥物緩解症狀,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以確保胎兒和母親的健康。

兒童與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並非僅限於成年人,兒童也可能受到影響。嬰兒經常溢奶、咳嗽或哭鬧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徵兆。年幼的孩子則可能會出現反酸、噁心、食欲不振等症狀。對於輕微的情況,可以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改善,而對於嚴重的患者則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或更深入的醫療評估。

胃食道逆流的長期影響及併發症

長期未治療的胃食道逆流可能會引發多種併發症,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併發症:

  • 食道炎:胃酸持續刺激會引起食道黏膜發炎,進而引發疼痛及出血。
  • 巴瑞特食道:此為一種食道黏膜病變,長期下來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 食道潰瘍:反流的胃酸會造成食道壁的破損,形成潰瘍並引起劇烈

胃食道逆流的中醫觀點

在中醫理論中,胃食道逆流主要是由於「脾胃失調」、「胃火上逆」或「肝氣鬱結」所引起的。中醫建議透過飲食調理來舒緩胃食道逆流症狀,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建議食材與食療方法:

1. 蘆根湯

蘆根具有清熱、止渴的功效,對於緩解胃火過盛引起的胃食道逆流非常有效。蘆根湯可以清熱、降逆,適合胃中有熱、口乾口苦的患者。

  • 做法:取適量蘆根,加水煮沸20分鐘後飲用,可搭配甘草增強效果。
  • 功效:降胃火、緩解反酸。

2. 粳米粥

粳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是中醫中較常用的養胃食材。粳米粥有助於緩解胃食道逆流中的胃部不適,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患者。

  • 做法:粳米與適量水煮至濃稠,可加入少量薏苡仁增加健脾功效。
  • 功效:健脾養胃、保護胃黏膜。

3. 甘蔗汁

甘蔗汁性平味甘,能清熱生津,有助於舒緩因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與反酸。適合胃熱型胃食道逆流患者。

  • 飲用方法:榨取新鮮甘蔗汁,少量飲用即可。
  • 功效:清胃熱、緩解胃部灼熱感。

4. 蓮藕湯

蓮藕具有清熱潤肺、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胃部不適、反酸。適合胃陰不足、口乾舌燥的患者。

  • 做法:蓮藕切片煮湯,加入少量紅棗或蓮子可以增添滋陰效果。
  • 功效:養胃陰、清胃熱。

5. 白蘿蔔湯

白蘿蔔性涼,具有消食化痰、順氣的作用,能幫助消化、減少胃脹氣。適合因飲食積滯引發的胃食道逆流。

  • 做法:將白蘿蔔切片煮湯,可加些枸杞提升清爽口感。
  • 功效:消食順氣、緩解脹氣。

以下整理胃食道逆流的相關參考網站:

  •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 The Gastroenter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提供消化系統疾病的詳細資訊,包括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成因及治療方式。
    https://www.gest.org.tw/
  • 台灣家庭醫學會
    包含家庭健康管理和胃食道逆流的介紹,並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
    https://www.tafm.org.tw/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臺大醫院網站上有關於胃食道逆流的專業醫療資訊和治療建議。
    https://www.ntuh.gov.tw/
  • 健康遠見
    涵蓋胃食道逆流的健康知識、飲食建議及預防方式。
    https://health.gvm.com.tw/
  • 醫學新知雜誌
    針對胃食道逆流提供最新研究資訊和治療指南,適合想深入了解的讀者。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
  •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這是一個全球知名的醫學研究網站,提供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研究報告和臨床指南。
    https://www.nih.gov/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職人
專長:用上醫治未病的角度,看見預防醫學的潛力
現職
數位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