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三九貼是一種中醫特色的外敷療法,旨在通過穴位藥物滲透提升人體陽氣,驅散寒冷,增強免疫功能。陽氣被視為維持健康的根本力量,如《黃帝內經》所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三九貼特別適合陽虛體質者,例如手腳冰冷、免疫力低下或反覆感冒的群體。最佳使用時機為冬至後的“三九天”,貼敷於大椎、肺俞等穴位,有助於改善寒性體質,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等症狀。 使用三九貼需注意對藥物過敏者及孕婦的適用性,並確保貼敷穴位的正確性。搭配飲食調養(如紅棗、生薑等溫補食材)與規律作息,能進一步增強效果。三九貼不僅是一種外敷療法,更是一種融入中醫陰陽理論的健康哲學。它如同冬日的一道暖陽,幫助身體恢復活力,驅散寒邪,讓人在冬季保持健康與溫暖。選擇三九貼,就是選擇一份對自己健康的呵護。

每到冬季,手腳冰冷、反覆感冒是否成為你生活中的常態?這些看似普通的症狀,其實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陽氣不足!中醫認為,陽氣是維持健康的根本力量,不僅能幫助身體驅寒,還能增強免疫功能,抵禦外界病邪的侵襲。《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中提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當陽氣充足時,身體才能健康有活力,否則就會感到虛弱無力,甚至頻繁生病。

 

三九貼,作為中醫冬季養陽的特色療法,為無數人帶來了健康的希望。它通過將特製藥物貼敷於特定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陽氣提升,讓身體從內到外都恢復溫暖與活力。對於手腳冰冷或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三九貼或許正是你在這個寒冬中需要的“溫暖守護者”。是時候為自己的健康做些改變,告別寒冷與虛弱,迎接一個充滿能量與健康的冬季!

 

 

中醫理論下的三九貼:功效與作用

你是否曾在寒冷的冬季感到手腳冰冷、免疫力下降,甚至容易感冒?中醫認為,這可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根據《黃帝內經》所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註1)陽氣是維持人體健康的核心力量,能夠驅寒、促進血液循環,並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三九貼正是以「扶陽固本」為原則,透過特定藥物的外敷,幫助身體在冬季補充陽氣,驅除寒邪,從根本上改善陽虛體質。

 

三九貼的主要功效包括提升陽氣、增強免疫力,以及緩解寒性體質所導致的慢性疾病,如反覆感冒、支氣管炎和關節疼痛等。然而,三九貼雖適用於大多數陽虛體質者,但對於孕婦、對藥物過敏者或患有皮膚炎症者,應謹慎使用。此外,使用時需遵循專業建議,避免隨意貼敷,以確保安全與療效。

 

如同烹調一道溫補的藥膳,三九貼的作用也需要「火候」與「材料」的精準搭配。只有在正確的穴位上貼敷,並選擇高品質的藥材,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你是否準備好嘗試這款冬季保健的秘密武器,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層防護?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免疫力提升的關鍵:從陽氣談起

為什麼冬季特別容易出現感冒和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中醫認為,這與陽氣的減弱密不可分。《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提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註1)這句話強調陽氣對人體的重要作用:當陽氣充足時,能滋養精神,使身體保持靈活強健。而當陽氣不足時,人體會感到疲倦乏力,甚至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導致免疫力低下。

 

三九貼在提升陽氣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其藥物成分通過穴位滲透,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性體質。近年的研究顯示,穴位敷貼療法可以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細胞活性,例如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的活躍程度(註2)。這表明,通過強化陽氣來提高免疫功能,不僅在理論上有其基礎,也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科學驗證。

 

然而,僅僅依賴三九貼可能還不足以完全改善免疫問題。專家建議,使用三九貼的同時,搭配規律的生活作息和均衡飲食,才能更好地維持陽氣的充足狀態。例如,日常飲食中可以加入溫補食材如紅棗、生薑和枸杞,它們在中醫裡被認為有助於強化陽氣。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陽氣不僅是免疫力的基石,更是身體健康的根本。你是否有考慮在這個冬季通過三九貼來提升自己的陽氣,為免疫系統增添一份保障?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2. Zhang, L., & Wang, Y. (2018).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on immune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7(3), 45-52. DOI: 10.1016/j.jtcm.2018.04.002

 

 

臨床研究與案例:三九貼的實際應用效果

三九貼的實際應用效果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驗證,特別是在增強免疫力和改善寒性體質方面。一項系統性綜述研究顯示,三九貼與艾灸療法等外敷治療,能夠有效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體陽氣的平衡運作(註1)。研究發現,三九貼的藥物通過穴位滲透,可激活免疫細胞,如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從而幫助陽虛體質者提高身體抵抗力(註2)。

 

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長期因手腳冰冷和經常性感冒而困擾。經過一個冬季的三九貼療程後,她的手腳冰冷症狀顯著改善,感冒次數也明顯減少,整體體質得到了提升。這充分印證了三九貼在扶陽固本和增強免疫方面的應用價值。然而,臨床案例也顯示,對於陽氣極度虛弱的患者或患有其他嚴重基礎疾病的人群,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此外,需注意正確的貼敷方法與穴位選擇,否則可能影響療效,甚至出現局部皮膚刺激等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三九貼時,遵循專業建議尤為重要。你是否願意嘗試這種簡單而高效的冬季保健方式,為身體陽氣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 Wang, H., & Li, J. (2020). Efficacy of moxibustion and herbal patch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cold syndr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Chinese Medicine, 15(2), 45-52. DOI: 10.1186/s13020-020-00325-7
  2. Zhang, L., & Wang, Y. (2018).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on immune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7(3), 45-52. DOI: 10.1016/j.jtcm.2018.04.002

 

 

安全施用三九貼:你需要知道的事項

雖然三九貼以其簡便高效的特性成為冬季保健的熱門選擇,但在使用過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關鍵事項,以確保安全和效果。首先,三九貼的主要機制是通過穴位外敷藥物滲透來調節陽氣。因此,選擇正確的貼敷時間和穴位至關重要。一般建議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進行敷貼,結合人體大椎、肺俞等穴位,能更有效地發揮補陽散寒的作用。

 

其次,對於特殊人群,如孕婦、對藥物過敏者,以及患有皮膚病或皮膚損傷者,應謹慎使用三九貼,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副作用。此外,在貼敷過程中,如果出現局部紅腫、癢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專業醫師。

 

除了貼敷方法,使用者還需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措施來輔助三九貼的作用。例如,在飲食中適量加入溫補食材如生薑、紅棗和桂圓,不僅能幫助增強陽氣,還能提升整體免疫力。規律的作息與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或瑜伽,也對維持陽氣充足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九貼雖然是一種簡單的外敷療法,但其療效取決於正確的使用方式與綜合的生活調理。當你按照專業建議使用三九貼,並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你的身體將會在這個冬季更健康、更有活力!

 

 

三九貼:點燃冬季健康的暖陽

陽氣,就像寒冬裡的一團火,是維持生命活力的核心。而在寒冷的季節裡,這團火往往因寒邪的侵襲而逐漸變得微弱。三九貼,就像一根點燃陽氣之火的火柴,通過將中草藥的能量傳導至人體的特定穴位,幫助身體驅散寒冷,激活陽氣,恢復內在的健康活力。

 

當手腳冰冷、免疫力下降成為冬季的煩惱時,三九貼提供了一個簡單而高效的解決方案。它不僅能改善寒性體質,還能幫助身體重新建立陽氣的平衡,就像陽光驅散冬日的陰霾一樣,為你的身體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這個冬季,讓我們從三九貼開始,點燃健康的暖陽,為身體築起一道保護屏障。不僅是一次療法,更是一種對自己和健康的溫暖承諾。現在就是行動的最好時機,為你的陽氣增添助力,迎接一個更溫暖、更有活力的冬天!

 

 

三九貼功效與使用比較表

項目 內容
陽氣的重要性 陽氣是維持健康的核心,如同冬季的暖陽,負責驅寒、促進血液循環及增強免疫力。
三九貼的功效 三九貼通過穴位敷貼,提升陽氣,驅散寒冷,改善寒性體質,增強免疫功能。
適用人群 適合陽虛體質者,如手腳冰冷、免疫力低下或反覆感冒的人群。
使用注意事項 對於孕婦、皮膚病患者或藥物過敏者需謹慎使用,貼敷時應注意穴位的準確性。
輔助措施 日常飲食中加入紅棗、生薑等溫補食材,搭配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以增強效果。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 1:什麼是三九貼,它是如何提升陽氣的?

回覆
三九貼是一種中醫的特色外敷療法,主要通過在冬季的“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將特製藥物貼敷於特定穴位來提升陽氣。根據中醫理論,陽氣是人體驅寒保暖和維持免疫功能的核心,三九貼的藥物能滲透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寒性體質的人驅散體內的寒邪,恢復身體的活力和免疫力。

 

問題 2:三九貼適合哪些人群使用?

回覆
三九貼適合陽虛體質的人群,例如那些容易手腳冰冷、經常感冒、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等寒性疾病的人。此外,對於長期生活在寒冷環境中的人群,三九貼也能提供幫助。然而,對於孕婦、皮膚病患者或對藥物過敏者,需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避免不良反應。

 

問題 3:三九貼在什麼時間貼敷效果最好?

回覆
三九貼的最佳使用時間是“三九天”,即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時段(通常是每年12月至1月的寒冷天氣)。在這段時間,人體的陽氣最為弱勢,貼敷三九貼能夠更好地補充陽氣。同時,每次貼敷建議時間為1至2小時,具體時間應根據藥物性質與個人耐受程度進行調整。

 

問題 4:使用三九貼需要注意什麼?

回覆
在使用三九貼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確保皮膚清潔乾燥,避免貼敷於破損或發炎的皮膚上。
  2. 貼敷期間若出現皮膚紅腫、瘙癢或過敏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師建議。
  3. 孕婦、皮膚病患者或對藥物成分過敏者需謹慎使用,並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操作。
  4. 配合適當的飲食調養和作息習慣,如多攝取紅棗、生薑等溫補食材,效果會更佳。

 

問題 5:除了三九貼,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升陽氣嗎?

回覆
除了使用三九貼,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升陽氣:

  1. 飲食調養:多吃溫補的食材,例如紅棗、生薑、羊肉和枸杞,這些食材在中醫中被認為有助於補陽。
  2. 運動:適度的運動,如瑜伽、散步或太極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陽氣生成。
  3. 日常保暖:避免身體受寒,尤其是手腳和腰腹部的保暖,對維持陽氣非常重要。
  4. 作息規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有助於陽氣的恢復。根據《黃帝內經》,「陽氣者,精則養神」,良好的作息能保證陽氣充盈。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經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油甘果(餘甘子)是一種兼具中醫與現代營養價值的天然植物,擁有抗氧化、降血脂、保肝與改善胃食道逆流等多重功效。中醫認為其性味甘酸、微寒,入肺、脾、胃經,能清熱生津、補陰潤燥;現代研究則證實油甘果富含維生素C、多酚與鞣質,有助於調節血脂、減少發炎反應並穩定腸胃功能。適合以鮮果、泡茶或萃取物形式攝取,對欲改善體質、預防慢性病的人尤其有益。文章將帶你從中醫與臨床角度,全面理解油甘果的五大健康應用與日常保健建議。

小果實大力量?科學實證的天然健康守門員

你知道嗎?油甘果(Phyllanthus emblica),又稱餘甘子,每100克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600毫克,是橙子的20倍以上(註1)。這顆小果不只在中醫古籍《本草綱目》中被記載具有「除熱毒、補陰氣、安心神」等功效,在現代科學研究中也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潛力。

 

一項隨機雙盲臨床研究顯示,油甘果萃取物每日攝取可顯著改善非侵蝕性胃食道逆流(NERD)患者的火燒心與酸水感(註2);而另一篇系統性綜述與薈萃分析也指出,它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HDL-C)水平(註3)。這些發現不僅為中醫傳統提供現代科學佐證,也讓我們重新認識這顆被低估的健康果實。

 

這篇文章,將帶你從中醫與營養學的交叉觀點出發,深入了解油甘果的五大健康功效與應用,幫助你在忙碌生活中,找到一條天然穩定的養身之道。

 

📚參考文獻:
(註1) Times of India. Orange vs Amla: Which is better for vitamin C?
(註2) Karkon-Varnosfaderani, S., et al. (2018).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16(2), 126–131.
(註3) Setayesh, L., et al. (2023). 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17(3), 102729.

 

 

余甘子(油甘果)介紹與成分解析:為什麼它能成為保健明星?

你知道嗎?在中醫經典《神農本草經》中早已記載「余甘子」的養生功效,它不僅有滋陰清熱的用途,還被視為「上品果藥」。這顆外表平凡的小果實,其實有著非常驚人的內涵。現代營養學稱它為 Phyllanthus emblica,常見別名還包括油甘果、印度醋栗,廣泛分布於南亞與東南亞地區,也逐漸在台灣種植普及。

從營養成分來看,油甘果就像料理中那顆隱藏版的「養身明星調味料」,添加一點,就能讓整體體質悄悄變好。研究指出,它富含天然抗氧化劑,如單寧、多酚類(包括鞣質與黃酮類)、維生素C(含量為檸檬的20倍以上)、氨基酸、有機酸、礦物質等(註1)。這些成分正是它被稱為「抗老化聖品」的關鍵。

 

不過,也別小看這一點。雖然它有極高的抗氧化與免疫調節潛力,但攝取過量仍可能導致腸胃不適或輕微腹瀉,尤其是空腹食用時更需留意。提醒你,如果有慢性腸胃疾病或正在服藥,也建議先諮詢專業人士再食用,避免干擾原有治療計畫。

 

 

油甘果的功效與作用:臨床研究支持的三大功能

油甘果(Phyllanthus emblica),又稱余甘子,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應用,現代科學研究也對其多種健康益處提供了支持。以下是三項經臨床研究證實的主要功效:​

 

  1. 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發現,油甘果能顯著減少非侵蝕性胃食道逆流患者的火燒心和胃酸逆流頻率,並改善其嚴重程度。 ​PubMed
  2.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系統性綜述與薈萃分析顯示,補充油甘果可顯著降低成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 ​PubMed
  3. 抗氧化與抗老化作用:​研究指出,油甘果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延緩皮膚老化過程。 ​PubMed

 

然而,儘管油甘果展現出多種健康益處,仍需注意適量攝取,避免過量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在開始任何新的補充計畫前,建議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油甘果怎麼吃?劑量、頻率與適用對象

你是否想過,怎麼吃油甘果最有效?是直接咬一口果實,還是喝成茶?其實,這顆名為余甘子的超級果物,根據不同攝取方式,效果也會有所差異。對於一般保健來說,每天吃1~2顆新鮮果實,或是飲用用乾果沖泡的茶飲,是最自然的方式。不過,現代生活節奏快,許多人會選擇油甘果萃取物作為補充品。

 

如果你使用的是油甘果萃取物膠囊或錠劑,建議依產品包裝的建議劑量為主,多數研究使用的劑量大約落在250–500mg/之間,分1~2次服用較為理想(註2)。空腹食用時可能刺激胃部,建議飯後服用效果更穩定,吸收也較佳。此外,選擇經過標準化製程的萃取物,可確保其含有穩定的多酚類與維生素C濃度,提升保健效果。

 

不過,也別忘了安全性。萃取物的劑量雖小,但濃度高,如果你本身有腸胃敏感、服用抗凝血藥物、懷孕或哺乳,應該先與醫療專業人員確認再服用。這就像中藥煎劑與濃縮科學中藥的差異,雖然方便,但更需要了解體質與劑量的平衡。

 

 

油甘果在中醫與現代營養中的交會點:如何看待它的整體價值?

你曾經想過,一顆古代藥果如何成為現代營養學的新寵嗎?油甘果,又稱餘甘子,早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明確記載,其性味「甘、酸,微寒」,被認為可「除熱毒,補陰氣,安心神」。這些描述反映了它在中醫系統中被視為一種具有清熱、養陰、潤肺之效的藥食同源植物。

 

現代營養學的研究進一步揭示,油甘果富含維生素C、多酚類、鞣質與多種抗氧化物,具備抗發炎、降血脂、調節免疫、保肝等作用。這些發現與中醫「清肝明目、養顏抗老」的觀點可說是不謀而合。它就像是一座橋梁,連結了千年的東方醫理與現代營養科學。

 

但也別忘了,無論是從中醫還是營養學角度來看,「適量、辨證、依體質調整」仍然是應用的核心。過度依賴單一食材或迷信其「全能效果」,反而可能打亂身體平衡。油甘果的價值,不在於它是一顆神奇的果實,而在於它可以成為你生活裡的一個穩定健康配角。

 

 

結論:從古經到科學,油甘果的整體療癒力量

「夫百病生於氣也。」——《黃帝內經.素問》這句話道出了中醫對健康的核心理解:氣的流動不暢,便是疾病的開端。在這樣的基礎上,油甘果——這顆來自古人智慧的果實——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對身體內在平衡的回應。

 

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餘甘子性味甘酸,微寒,入肺、脾、胃經,具有「除熱毒、補陰氣、安心神」之效。這正好對應現代人常見的陰虛火旺、內熱口乾等身體狀況。而現代研究也不約而同地指出,油甘果具備抗氧化、抗發炎、調節血脂與保肝等作用,能夠支持身體在亞健康狀態下自我修復。

 

當古籍的經驗遇見實證的證明,油甘果不再只是傳統中的配角,而是你可以主動選擇、日常應用的自然調養工具。這是一種從身體深處溫和開始的轉變,不是速效的驚奇,而是循序漸進的回歸平衡。

 

願你在每一次喝茶、每一次保健選擇的時候,想起這顆溫潤而深厚的小果,它正在幫你調氣、補陰、養生,一點一滴,讓健康重新回到你掌握中。

 

比較項目 油甘果(餘甘子)
主要功效 抗氧化、降血脂、保肝、改善胃食道逆流
中醫觀點 甘酸微寒,入肺脾胃經,清熱補陰,生津止渴
現代研究支持 具體臨床研究支持降膽固醇與改善GERD
適用對象 想預防慢性病、調節體質者
建議攝取方式 鮮果、乾果泡茶、萃取物每日250–500mg
可能副作用 腸胃敏感者可能出現腹瀉或刺激感

 

 

5個常見問題與詳細回覆

問題1:我應該每天吃油甘果嗎?有沒有最佳的攝取時間?

回覆:
你可以每天食用油甘果,但建議適量為主,以1~2顆新鮮果實,或250–500mg的萃取物為宜。如果你是初次食用,建議先從小劑量開始觀察身體反應。若使用萃取物膠囊,建議飯後服用,可減少對胃部的刺激。從中醫觀點來看,油甘果屬「微寒」,適合在氣候燥熱、情緒煩躁或飲食過油膩時食用,能幫助「清熱生津」。

 

問題2:油甘果真的有助於改善胃食道逆流嗎?

回覆:
是的,根據2023年的臨床研究,油甘果萃取物可有效減輕火燒心與胃酸逆流的頻率與嚴重度。這與它具備的抗氧化與抗發炎成分有關,不僅保護胃黏膜,也有助於消化系統穩定。但請記得,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還是需要就醫檢查,油甘果屬輔助保養,並不能取代藥物治療。

 

問題3:有特定族群不適合食用油甘果嗎?

回覆:
有的。油甘果雖然性質溫和,但對於腸胃較敏感、體質偏寒、容易腹瀉的人,建議不要空腹食用,並從小劑量開始觀察反應。此外,若你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抗高血壓藥物或懷孕哺乳中,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以免影響藥效或身體狀況。

 

問題4:鮮果與萃取物,哪一種保健效果比較好?

回覆:
兩者各有優勢。鮮果保留完整纖維與自然成分,適合日常飲食補充;而萃取物則經過濃縮與標準化,劑量更穩定,也較適合針對特定健康需求(如高血脂、胃部不適)的人使用。從中醫角度看,鮮果屬「食療」,溫和持久;萃取物則偏向「藥食同源」,可短期調理但仍需適量。

 

問題5:可以每天喝油甘果茶嗎?會不會太寒?

回覆:
可以,但建議根據你的體質來調整。若你是屬於「虛寒體質」——常覺手腳冰冷、容易腹瀉者,建議可以搭配溫性食材如紅棗或枸杞沖泡油甘果茶,減緩其寒性;若你是「火氣大」、口乾舌燥、易便秘者,每天喝一杯油甘果茶反而有清熱去火、生津潤腸的好處。適時調配,就是智慧的保養。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共同作者:吃漢營養師-蔡旻堅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黃子彥
中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現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如果還是覺得難記,就沒事多念幾遍,你肯定能記住的!最後總結,結論就是為了確保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服藥時請你乖乖喝水,並在服藥前後2小時內避免飲用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飲品或食物。此外,誠實告知病情、遵循用藥指示,並在有疑問時主動諮詢醫師或藥師,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反應,保障自身健康哦!

嗨我是袋鼠藥師🦘,你吃藥愛配茶嗎?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在服藥時會隨手拿起手邊的飲料,如茶、咖啡、牛奶或果汁,卻不知這些飲料很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甚至引發不良反應」。建議大家吃藥時,還是要用白開水來搭配是最安全的!

如果真的很想喝飲料,請記得「間隔兩個小時」,這時候通常飲品與藥的相互作用已經影響不大~

那麼生活中,又有哪些食物會容易跟藥相剋呢?

1.茶葉

茶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品,但在服藥時,茶中的成分可能影響藥物的吸收和代謝。

茶中含有「鞣質」,容易與藥物中的離子結合,造成藥物失效。

以及茶中最為熟知的「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進腎上腺素分泌,造成興奮及心跳加速,這些作用會使某些藥品如含麻黃素類感冒藥(通常是鼻塞藥)的作用加成,或降低鎮靜安眠藥的效果(心臟跳太快,當然睡不好)。

此外,茶中的「茶鹼」成分,若與氣喘治療藥併用,會使藥品作用加成,增加副作用發生率。

2.咖啡

如同上述提及,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進腎上腺素分泌,造成興奮及心跳加速、想睡睡不著,這些作用會使某些藥品如含麻黃素類感冒藥的作用加成,或降低鎮靜安眠藥的效果哦!

補充一下,黑咖啡比較容易導致胃灼熱,所以有腸胃疾病的民眾,記得不要空腹飲用!

3.牛奶

牛奶中的鈣會與四環素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抗生素(一般牙科、細菌感染常用)結合,減少其吸收,導致藥效降低。此外,牛奶也會影響甲狀腺素藥品及治療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類藥品吸收。

可以把它想成,藥物本來是要殺身體的細菌的,結果鈣通通把藥物抱住,這樣藥物就沒法去殺細菌啦!

4.柑橘、葡萄柚

葡萄柚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此成分會使經由此種酵素代謝的藥品血中濃度增加,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例如降血壓藥品、Statin類之降血脂藥品、抗心律不整藥(Amiodarone)、免疫抑制劑。

換句話說,葡萄柚抑制藥物代謝,藥物就會一直停在體內,對人體的危險性就會升高許多!

Furanocoumarin這類成份,在柑橘、柚子、葡萄柚、柳橙這類酸酸的食物中都會出現,要記得跟藥物避開。

5.酒精類飲品(如雞尾酒)

酒精會影響肝臟代謝藥物的能力,與某些藥物併用可能增加肝臟受損的風險。

6.納豆類保健食品

高濃度的納豆裡面,因為含高濃度的維生素K ,維生素K會幫助凝血,所以併服抗凝血藥物(warfarin)可能會導致藥物失效,血栓、腦中風風險增加。

 

講了這麼多,是不是覺得和藥物相剋的食物很難記呢?

沒關係,袋鼠有口訣要送給大家!口訣就是

「咔嚓,哪有奶酒」(咖茶,納柚奶酒)

如果還是覺得難記,就沒事多念幾遍,你肯定能記住的!

最後總結,結論就是為了確保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服藥時請你乖乖喝水,並在服藥前後2小時內避免飲用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飲品或食物。

此外,誠實告知病情、遵循用藥指示,並在有疑問時主動諮詢醫師或藥師,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反應,保障自身健康哦!

我是袋鼠藥師🦘,我們下次見~

 

6大食物相剋用藥禁忌

食物類型 主要成分 影響藥物機制 可能造成的風險
茶葉 鞣質、咖啡因、茶鹼 – 鞣質與藥物離子結合,降低吸收
– 咖啡因刺激神經,干擾鎮靜藥物
– 茶鹼加強氣喘藥作用,增加副作用
藥效降低、心悸、失眠、副作用增加
咖啡 咖啡因 – 刺激神經系統,與含麻黃素藥物加成
– 抵消鎮靜安眠藥效果
心跳加快、睡眠困難、興奮過度、胃灼熱
牛奶 – 鈣與抗生素、甲狀腺藥、骨鬆藥結合,阻礙吸收 藥效降低、治療失敗
柑橘、葡萄柚 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 – 抑制肝酵素,導致藥物血中濃度過高 降血壓藥、副作用風險升高、肝毒性
酒精類飲品 乙醇(酒精) – 干擾肝臟藥物代謝,增加肝臟負擔 肝功能受損、藥物中毒風險提升
納豆保健食品 維生素K – 抵銷抗凝血藥(如 Warfarin)作用 增加血栓、腦中風風險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pharmacist-explains-food-drug-interactions/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僅供一般健康知識參考,無法取代專業醫療診斷與治療。若有身體不適或疑似健康問題,請及時諮詢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員。個別情況因人而異,請勿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式。

Author picture
戴淑娟
藥師
專長:●專長項目:【醫療保健介紹】【藥品諮詢】【身體經膜放鬆】
現職
●現任:【三友藥妝台中文心秀泰店 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