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印加果油富含植物性Omega-3(α-次亞麻油酸,ALA),臨床研究顯示每日5–10克的攝取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LDL)、提升好膽固醇(HDL),並協助穩定血壓。作為心血管保養新選擇,印加果油不適合高溫油炸,而應以冷拌入沙拉、全穀便當或川燙蔬菜最能保留活性。中醫視角認為「血得氣行,乃能運行無礙」,印加果油性質甘平,能潤燥化痰、養血活血,若搭配山楂、紅麴、丹參等食材,更能強化活血化瘀效果。適合關注血脂與心血管健康的族群,但抗凝血藥使用者、術前術後或腸胃敏感者需先諮詢醫師。結合現代研究與飲食調理,印加果油成為餐桌上兼具科學實證與食療智慧的天然護心之道。

引言

健檢報告又紅了,她嘆了一口氣,明明少吃油炸,也不敢大口吃肉,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醫師提醒她:問題不是吃太多油,而是用錯油。當她開始在早餐沙拉裡加一匙印加果油,晚餐青菜出鍋後再淋一點,三個月後的報告數字悄悄變漂亮。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每日攝取約 5–10 克的印加果油,12 週後 LDL 平均下降 0.3 mmol/L,同時 HDL 上升,血壓也隨之改善(註1)。這種來自亞馬遜的堅果油,富含 α-次亞麻油酸(ALA),就像一位默默無聞的清道夫,把血管裡的壞膽固醇慢慢搬走。這不只是飲食的小改變,而是身體獲得平衡的開始。原來,餐桌上的那一匙,就是護心的鑰匙。

📌 參考文獻:

  1. Mhd Rodzi NAR, Mohd Sopian M, Lee LK. Effects of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il Supplementation on Hyperglycaemia,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aemia (3Hs) Patients: A Preliminary Human Trial. Plant Foods Hum Nutr. 2025;80(1):80. doi:10.1007/s11130-025-01309-8.

 

 

健檢數字總是過不了關?你忽略了用油習慣

你有沒有發現,健檢報告總是紅字連連,即使少吃肉、少碰油炸,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其實,問題常常不在「吃太多油」,而在於「吃錯油」。壞膽固醇(LDL)就像血管裡的油垢,一層層堆積,讓血流不暢;而好膽固醇(HDL)則像清道夫,幫忙把垃圾帶走。如果只是一味少油,身體反而缺乏必需脂肪酸,結果血脂數字更難改善。現代研究顯示,換成富含 α-次亞麻油酸(ALA, Omega-3)的植物油──例如印加果油(Sacha Inchi oil),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與LDL,同時提升HDL(註1)。這就像把廚房裡的豬油罐換成橄欖油瓶,天天料理看似小小的改變,卻可能讓你的血管環境大翻轉。當然,這些效果並非立竿見影,若仍搭配高糖或重鹽飲食,保養成效會大打折扣。別小看一匙好油,它可能就是你報告數字轉綠的第一步。

 

印加果油怎麼吃?三餐簡單搭配法

很多人買了印加果油卻不知道怎麼用,最後放到油耗味跑出來才丟掉,實在可惜。其實,正確吃法很簡單──只要把它當成「冷拌好油」加入日常飲食即可。早餐時,可以在優格或沙拉上加 1 茶匙,讓水果和全穀更滑順,補充 Omega-3;午餐時,將煮好的糙米飯或便當裡的青菜,淋上一點點印加果油,就能在不改變風味的情況下提升營養;晚餐則最適合川燙蔬菜或地瓜葉,出鍋後滴上 1–2 茶匙,保留其 α-次亞麻油酸(ALA)的活性。臨床研究指出,成年人每日補充約 5–10 克(相當於 1–2 茶匙)印加果油,持續 12 週,就能觀察到總膽固醇與 LDL 的下降,以及 HDL 的上升(註2)。記得一個原則:避免高溫油炸,因為高溫會破壞其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讓「護心效果」打了折扣。你知道嗎?這樣小小的調整,其實比你少吃一塊肉排還更有效。

 

 

結合活血食療:讓血流更順的餐桌設計

在中醫的眼裡,血管堵塞不只是膽固醇的問題,而是「痰濁」與「血瘀」交織的結果。痰濁像是廚房裡的油垢,血瘀就像沙石堆積在管道,一旦合併,血流自然不暢。《黃帝內經》說:「血得氣行,乃能運行無礙」,意思是氣血要順,血管才有活力。日常飲食中,印加果油因性質甘平,有潤燥化痰、養血活血之效,很適合與一些活血化瘀的食材搭配。舉例來說,紅麴入菜不僅增添色香味,還能協助調脂;山楂煮茶,酸甜開胃,也有助於消食化瘀;丹參則常見於藥膳,能夠加強血液循環。現代研究也指出,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搭配抗氧化植物化合物,能降低發炎標誌物如CRP、IL-6,進一步改善心血管健康(註3)。別小看這些食材的組合,就像在餐桌上布下一支小小的「清道夫隊伍」,默默守護你的血管暢通。

 

 

如何安全食用印加果油?日常建議與禁忌

雖然印加果油被稱為「植物界的Omega-3寶庫」,但再好的東西也要掌握份量與用法。臨床試驗顯示,每日 5–10 克(約 1–2 茶匙)的攝取量,就足以帶來改善血脂的效果,並且在大多數受試者中耐受良好(註4)。最理想的方式是用於冷拌或低溫烹調,例如淋在沙拉、蒸蔬菜、地瓜葉上,或調和成簡單醬汁。千萬別高溫油炸,因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被破壞,失去活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你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準備手術,或本身腸胃容易不適,建議先與醫師討論,再決定是否補充。畢竟,好油是幫手,但如果用錯方式,可能會變成壓垮身體的小小負擔。別小看這些細節,它決定了你是走向「護心」還是「傷心」的道路。

 

結論:專業與日常的護心橋樑

血管就像一條河流,壞膽固醇是泥沙,日積月累終會堵塞水道;而印加果油,就像一股溫潤清流,悄悄把阻塞搬走。《本草綱目》曾言:「諸油皆潤,能養血燥。」這句話正呼應了現代科學的發現。研究顯示,每日攝取約 5–10 克印加果油,12 週後可使 LDL 平均下降 0.3 mmol/L,同時提升 HDL,血壓也隨之改善。這不只是數字的變化,而是血脈逐漸恢復暢通的象徵。更深一層地看,印加果油中 α-次亞麻油酸(ALA)的抗發炎與抗氧化特性,正符合中醫「活血化瘀」與「痰濁化解」的理念。當你在沙拉、蔬菜或地瓜葉上輕輕滴下幾滴油,彷彿就在身體的河道裡引入清流,幫助血管重現澄澈。現在正是行動的時候,把這股清流帶回餐桌,讓它成為守護心血管的日常選擇。

 

 

參考文獻:

  1. Mhd Rodzi NAR, Mohd Sopian M, Lee LK. Effects of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il Supplementation on Hyperglycaemia,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aemia (3Hs) Patients: A Preliminary Human Trial. Plant Foods Hum Nutr. 2025;80(1):80. doi:10.1007/s11130-025-01309-8.
  2. Gonzales GF, Gonzales C.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n Acceptabi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acha Inchi Oil (Plukenetia Volubilis L.) in Adult Human Subjects. Food Chem Toxicol. 2014;65:168-176. doi:10.1016/j.fct.2013.12.039.
  3. Abd Rahman IZ, Nor Hisam NS, Aminuddin A, et al.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of Linneo (Sacha Inchi) in Allevi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 Mini Review.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23;16(11):1588. doi:10.3390/ph16111588.
  4. Villamil RA, Romero LN, Ruiz JP, et al. The Effects of Daily Consumption of Functionalized Yogurts With Sacha Inchi Oil and Interspecific Hybrid Palm Oil on the Lipid Profile and ApoB/ApoA1 Ratio of Healthy Adult Subjects. Foods. 2024;13(23):3973. doi:10.3390/foods13233973.

 

 

比項 印加果油(Sacha Inchi) 橄欖油(Olive Oil) 亞麻仁油(Flaxseed Oil)
主要脂肪酸 ALA Omega-3 高、Omega-6、少量Omega-9 Omega-9(油酸)高、多酚 ALA Omega-3 很高、Omega-6
脂肪酸亮點 植物性Omega-3 來源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酚抗氧化 ALA 含量極高
對血脂/膽固醇 初步臨床:LDL 下降、HDL 上升 地中海飲食證據多,心血管風險下降 研究支持TG/LDL 調控潛力
對血壓/循環 研究顯示收縮/舒張壓改善 部分研究顯示血壓微幅改善 主要著重血脂,血壓證據較少
烹調建議 冷拌/低溫,不宜高溫油炸 中低溫烹調可,冷拌亦佳 冷拌為主,不耐高溫
每日建議量 1–2 茶匙(5–10 g) 1–2 湯匙(依熱量調整) 1–2 茶匙(5–10 g)
風味特性 堅果清香、口感清潤 果香、辛辣韻 堅果/草本風味,略苦
適合族群 需補充植物性Omega-3、關注血脂者 日常烹調與多酚攝取者 素食/全植物飲食者
與藥物注意 抗凝血藥、術前術後需諮詢 安全性高,少數特殊情況需評估 抗凝血藥、術前術後需諮詢
證據成熟度 小型臨床試驗,需更多RCT 最豐富(地中海飲食) 中等(人試+觀察研究)
最佳搭配 沙拉、蒸蔬菜、地瓜葉;可與山楂/紅麴/丹參入菜 日常烹調、冷拌;搭配全穀、豆類、蔬果 冷拌優格/沙拉;搭配全穀、高纖蔬果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印加果油真的能幫助降低壞膽固醇嗎?
回覆:臨床研究顯示,每日補充約 5–10 克印加果油,持續 12 週,能讓 LDL 減少、HDL 上升,同時血壓也有改善的趨勢。這與其中的 α-次亞麻油酸(ALA,植物性 Omega-3)有關。但要注意,它是「換油」而不是「多吃油」的概念,效果需搭配整體飲食控制。

 

問題2:印加果油要怎麼吃最適合?
回覆:建議以冷拌為主,例如早餐沙拉、午餐全穀便當、晚餐川燙蔬菜後淋上 1–2 茶匙。高溫油炸會破壞其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護心效果。

 

問題3:哪些人需要避免或特別小心使用印加果油?
回覆: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如 Warfarin)、術前術後恢復期,或本身腸胃敏感,建議先諮詢醫師。因為 Omega-3 脂肪酸可能增加出血風險,腸胃敏感者也可能有輕微不適。

 

問題4:印加果油和魚油能一起吃嗎?
回覆:可以,但需留意總 Omega-3 的攝取量,避免過量導致出血風險。如果已經每天補充高劑量魚油,建議降低印加果油的量,或先與營養師討論。

 

問題5:中醫怎麼看待「用好油護心」?
回覆:《黃帝內經》提到「血得氣行,乃能運行無礙」,中醫認為血管阻塞往往來自「痰濁」與「血瘀」並存。印加果油性質甘平,有潤燥化痰、養血活血的作用,若能與山楂、紅麴等食材搭配,能從「食療」的角度加強心血管的保養。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經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印加果油功效與副作用一次掌握,結合油切酵素、決明子與牛皮消,提供潤腸、清熱與補養的三重保健策略。富含 44–48% Omega-3 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改善腸道菌叢、縮短排便時間並養護黏膜。文章說明科學研究與《黃帝內經》「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觀點,解析潤腸即養肺的中醫智慧,並提供涼拌秋葵、山藥養生粥與油切茶飲等低溫食補建議,幫助減輕腸道負擔、提升代謝與呼吸協同。特別提醒循序漸進使用,觀察腸道反應,適合便祕、脹氣、體質調理需求者,讓日常飲食成為改善體質與促進腸道健康的起點。

有沒有發現,忙碌久坐的日子裡,腸道變得越來越「固執」?明明喝了水、吃了菜,還是便祕、脹氣,甚至餐後感到沉重,就像身體裡的交通永遠在塞車。長期下來,不只心情受影響,連睡眠、膚況、精神都默默走下坡。

 

印加果油,就像一位溫柔的交通指揮官,富含 Omega-3、6、9 與維生素 E,能潤滑腸壁、加快通行,讓腸道恢復流暢感;油切酵素則像後勤團隊,協助分解油脂、減輕負擔。當它們與 決明子 的清腸明目、牛皮消 的補腎強筋搭配時,就像為腸道設計了一條「潤+清+補」的專屬快速道路。

 

這不只是為了排便順暢,更是讓全身循環和呼吸一起輕鬆起來的養生習慣。接下來,我們就從科學與中醫的雙視角,帶你看懂印加果油與油切酵素的協同奧秘,以及它在日常食補中的靈活應用。

 

印加果油如何改善腸道健康?

你知道嗎?印加果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頗具穿透力,就像腸道裡的潤滑劑,能溫柔推動蠕動,讓排便更順暢。印加果油含有高達 44–48% 的 Omega-3(α-亞麻酸),加上 Omega-6 和 Omega-9,這些脂肪酸能修補黏膜、優化菌叢結構,縮短排便時間,改善腸道環境(註1)(註2)。但別小看這滋潤力:過量可能讓腸道過度應激,造成腹瀉或油脂累積風險,所以建議先從每日 5–10 mL 開始,讓腸道慢慢適應,平衡才是長久之道。想像它像一道溫潤的料理湯底,滑順卻不油膩,慢慢滲透腸腔,就像修補了長久忽視的內部機關,讓健康能慢慢發光。

 

 

潤腸即養肺的中醫智慧 × 三寶合用

在中醫理論裡,「肺與大腸相表裡」,意思是腸道的順暢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註3)。當大腸積熱、津液不足時,不僅容易便祕,還可能讓肺氣鬱滯,表現為氣短、咳嗽或喉嚨乾澀。印加果油性甘平,富含 Omega-3、6、9 與維生素 E,能滋潤腸道、化痰軟堅;搭配 決明子 的清肝明目與潤腸作用,以及 牛皮消(隔山消)白首烏 的補肝腎、強筋骨功效,形成「潤+清+補」的三向調理。這種組合就像為腸道裝上三重保護網,一邊掃除阻塞、一邊滋養組織,再補足元氣。日常應用上,可將山藥、馬齒莧川燙後淋上印加果油,既能改善濕熱便祕,也讓料理香氣更圓潤(註4)。

 

 

油切酵素與印加果油的代謝協同作用

你有聽過「油遇油更好分解」的概念嗎?油切酵素能將大分子脂肪乳化成小分子,讓脂肪更容易被消化酵素分解(註5)。當印加果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油切酵素搭配時,就像在廚房料理中先把醬料打成細滑泥,能加速融合並減輕腸道吸收負擔。研究指出,與益生元(如秋葵黏質)和益生菌共同使用時,可提升腸道短鏈脂肪酸(SCFAs)的生成,進一步鞏固腸道屏障、減少發炎反應(註6)。這種協同作用不僅幫助脂肪代謝,還有助維持腸道菌叢多樣性,對於飲食油膩、消化緩慢的人特別有幫助。不過,初期使用仍需循序漸進,以免因代謝速度過快造成腹瀉或脹氣。

 

 

日常食補應用與循序漸進原則

想讓腸道和整體體質穩定改善,關鍵是「慢慢來」。初期建議每天 5–10 mL 印加果油,觀察腸道反應,再逐步增加(註7)。在日常飲食中,印加果油可像點睛之筆一樣,後添於料理中保留活性。例如:

  1. 涼拌秋葵 — 1–2 茶匙印加果油加檸檬汁或黑醋與海鹽,滑順潤腸又無油煙。
  2. 秋季養生粥 — 山藥泥、紅棗、枸杞熬粥,起鍋後拌入印加果油,保潤腸道並健脾。
  3. 油切茶飲 — 蜂蜜柚子茶加半茶匙印加果油,促進脂肪乳化與代謝。
    這些食譜不僅實用,也能與 決明子牛皮消 等食材搭配,達到「潤+清+補」的三效合一(註8)。循序漸進的好處,是給腸道時間建立新的菌叢平衡,讓改善更持久,而不是短暫的「速效」。

 

結論:讓腸道暢通,從餐桌開始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如同一條需要持續清理的河道,若傳導失常,不僅影響排便,也會牽動肺氣與全身氣血的運行。印加果油,就像潤澤河床的清泉,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滋養腸道黏膜;油切酵素則像勤勞的疏浚工,將堆積的油膩與廢物化整為零,讓流動回到自然節奏。當它們與決明子、牛皮消相配合,便形成「潤+清+補」的三重護持。

 

日常應用

  1. 清晨快調方案:起床後先喝一杯溫開水,再搭配 5–10 mL 印加果油,早餐配合高纖蔬果,幫助啟動腸道蠕動。
  2. 晚餐輕盈方案:以涼拌秋葵或山藥為主,佐 1–2 茶匙印加果油與檸檬汁,減少油煙同時提升潤腸效果。

 

重要領悟

  • 多數人只想到用纖維促進排便,卻忽略油脂在修護腸道黏膜與維持菌叢平衡中的核心作用。
  • 真正持久的改善,不是靠短暫刺激,而是建立每日持續的潤腸節奏,讓腸道在自然狀態下自行運作。

 

別等到身體發出警訊才行動。從今天的餐桌開始,讓每一匙印加果油,為你的腸道注入一條清澈的生命之流。下一次順暢的早晨,就是它悄悄回應你的時刻。

《本文將依據最新提問持續更新》

 

 

參考文獻

  1. Fanali C, Dugo L, Cacciola F, Beccaria M, Grasso S, Dachà M, Dugo P, Mondello 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il. Cosmetics. 2023;10(6):171. doi:10.3390/cosmetics10060171
  2. Follegatti-Romero LA, Piantino CR, Grimaldi R, Cabral FA. Supercritical CO₂ extraction of omega-3 rich oil from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seeds. 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2010;54(3):282–289.
  3.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4. Wang Y, Chen Y, Zhang X, et al. Health benefits of dietary plant oils and their major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21;12(6):1770–1788.
  5. Liu S, Liu X, Hao Y, et al. Lipase-catalyzed hydrolysis and lipid metabolis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od Chemistry. 2022;373:131495. doi:10.1016/j.foodchem.2021.131495
  6. Makki K, Deehan EC, Walter J, Bäckhed F. The impact of dietary fiber on gut microbiota in host health and disease. Cell Host & Microbe. 2018;23(6):705–715. doi:10.1016/j.chom.2018.05.012
  7. Garmendia F, Pando R, Ronceros G. Effect of Sacha Inchi oil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n the lipid profile of patients with hyperlipoproteinemia. Rev Peru Med Exp Salud Publica. 2011;28(4):628–632.
  8. Liao N, Luo X, Zhao Z, et al. Dietary plant oil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their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2020;80:101068.

 

 

油品 核心特性 Omega-3(ALA)約含量 熱穩定性/料理方式 潤腸與便祕族群建議 注意事項 搭配油切酵素與食材建議
印加果油(Sacha Inchi Oil)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維生素E;性甘平,潤腸兼養肺 44–48% 低~中溫最佳;冷拌或出鍋後添加 5–10 mL 起步,循序漸進;對便祕、脹氣族群友善 初期可能軟便或腹瀉;堅果過敏者留意;抗凝藥物使用者先詢問專業 涼拌秋葵山藥養生粥(起鍋後拌入)、油切茶飲;可與決明子、牛皮消形成「潤+清+補」
亞麻籽油(Flaxseed Oil) ALA更高、抗發炎潛力;但易氧化 50–60% 僅冷拌;避免加熱 可作為短期強化 ALA 的選擇;氣味較重者接受度需評估 易酸敗需冷藏避光;抗凝藥物者謹慎;膽囊疾病者諮詢專業 優格、生菜沙拉、燕麥粥;可與高纖與益生元(秋葵黏質)同搭
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 Omega-9(油酸)與多酚;重心血管保護 ≤1% 冷拌/中低溫烹調皆宜 潤腸度中等;更偏向日常心血管養護 避免高溫油煙;挑選新鮮低酸度產品 地中海式沙拉、全穀雜糧+葉菜;與發酵食材同桌提升餐桌多樣性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印加果油適合每天長期喝嗎?
回覆:一般健康成人可每日攝取 5–10 mL,長期使用有助潤腸與調整體質。但初期建議循序漸進,觀察腸道反應。若有堅果過敏、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消化道疾病,請先諮詢醫師意見。

 

問題2:印加果油要加熱烹調還是冷拌比較好?
回覆:印加果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遇高溫易氧化變質,因此建議以冷拌、料理完成後淋入或加入溫飲的方式食用,能保留營養與香氣。

 

問題3:油切酵素與印加果油怎麼一起用才有效?
回覆:油切酵素能幫助脂肪乳化,印加果油則潤滑腸道、養護黏膜。可在餐前或餐後,搭配含油切酵素的飲品(如蜂蜜柚子茶+0.5 茶匙印加果油),同時攝取益生元食材(如秋葵、山藥)提升腸道代謝與菌叢平衡。

 

問題4: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印加果油的副作用?
回覆:腸胃敏感、初期攝取量過多者,可能會出現軟便或腹瀉;對堅果類過敏、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有膽道疾病者,應先諮詢醫師再使用。孕婦與哺乳期女性建議遵循專業評估。

 

問題5:印加果油搭配哪些食材最有益腸道健康?
回覆:可與高纖蔬菜(秋葵、菠菜)、潤腸食材(山藥、馬齒莧)、清肝明目的決明子及補肝腎的牛皮消搭配,形成「潤+清+補」三效合一,增強腸道暢通與呼吸系統協同作用。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黃子彥
中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現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