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蔡旻達
successful-weight-loss-7kg-nutritionist-tips
每個人的減肥方法都需要與生活方式匹配。如果你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不妨試試 5:2 間歇性斷食,並用耐心與觀察陪伴自己的改變之路。

身為一位愛吃又易胖的營養師,為了維持職業形象,減肥早已成為我的日常。從過去嘗試的生酮飲食到現在的間歇性斷食,我不僅親身體驗了各種減重方法,也從中領悟到:沒有最好的減重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減肥的旅程不僅是一場對抗體重的戰鬥,更是對自律、耐心和策略的考驗。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一年來實測 5:2 間歇性斷食法 的經驗,並給出一些成功減肥的關鍵建議。

successful-weight-loss-7kg-nutritionist-tips

減肥初期的關鍵抉擇

在嘗試 5:2 間歇性斷食之前,我也曾嘗試過生酮飲食。雖然生酮飲食幫助我在短短三個月內減少了 10% 的體重,但由於飲食型態改變太大,最終無法長期維持,體重一年內又回到了原點。

因此,當 5:2 間歇性斷食開始流行時,我決定先深入分析它是否適合我。對我來說,減肥方法的第一個考量是能否長期執行。這也是減重成功的重要前提:選擇一個你能堅持的方案。

什麼是 5:2 間歇性斷食?

5:2 間歇性斷食 的原理簡單:每週五天正常飲食,兩天採取低熱量飲食(約 500 大卡)。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減重,還根據研究顯示,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風險。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斷食。以下族群需特別注意:

  1. 孕婦
  2. 發育中的青少年與幼兒
  3. 糖尿病患者(需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如何正確執行 5:2 間歇性斷食?

飲食內容:

  • 新鮮蔬菜:各色蔬菜提供纖維與營養。
  • 低脂高蛋白食物:例如雞胸肉、魚類、蛋、豆製品。
  • 原型食物:減少加工食品。
  • 多喝水:建議每日飲水量為體重 x 35 c.c。

我的實踐方式: 在 500 大卡的日子裡,我通常會選擇:

  • 超商輕食沙拉餐(約 150 大卡)
  • 搭配無糖豆漿或茶葉蛋,總熱量控制在 200~300 大卡。

另外,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將熱量拆分成兩餐或集中於一餐。

漸進式開始,循序漸進更易成功

如果是第一次嘗試間歇性斷食,我建議採取以下漸進方式:

  • 第 1 週:選一天進行 1000 大卡的飲食控制。
  • 第 2 週:選兩天進行 1000 大卡飲食控制。
  • 第 3 週:一天 500 大卡,一天 1000 大卡。
  • 第 4 週:正式開始 5:2 間歇性斷食。

在過程中,如有任何不適應,可退回前一階段或暫停。

我的 1 年 5:2 減肥實測結果

0~3 個月:

  • 成果:體重減少約 6~7 公斤(約原體重的 8%)。
  • 感受:雖然減重效果顯著,但低熱量日的飢餓感是最大的挑戰。

4~6 個月:

  • 成果:體重進入停滯期。
  • 挑戰:面對停滯期不應亂了方寸,這是人體的「體內平衡機制」在發揮作用。
  • 建議:不要在初期採取過於嚴苛的飲食限制,保持耐心。

7~12 個月:

  • 成果:體重緩慢下降 2~3 公斤,體脂率降低至 23%。
  • 觀察:即使有幾次大餐聚會,體重仍能維持穩定。

成功減肥的心得與反思

  1.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減肥沒有萬能法則,5:2 之所以適合我,是因為它的彈性讓我能兼顧家

庭生活與飲食管理。

  1. 長期可行性是關鍵

減肥是場長跑,選擇一個能持續執行的方法,才是成功的關鍵。

  1. 接受體重波動

減重過程中的停滯期是正常的,這並不代表你的努力白費,而是身體在

調整。

最終成果:

  • 體重:93 公斤 → 86 公斤
  • 體脂率:30% → 23%
  • 體檢數據:紅字項目除尿酸外全回歸正常。

這段減重旅程不僅讓我實現了健康目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每個人的減肥方法都需要與生活方式匹配。如果你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不妨試試 5:2 間歇性斷食,並用耐心與觀察陪伴自己的改變之路。

目前我也透過這套方法讓找我做付費諮詢的朋友,成功達成他們想要的理想體重目標。

如果需要專業的營養諮詢,歡迎先訂閱我的電子報(生活趣聞、撲克、閱讀)

達達馬蹄週報訂閱連結

我預計會在2025年開啟減重諮詢,訂閱者會收到最新資訊以及優惠。

 

期待在你的減重旅程中,這篇分享能為你帶來一些啟發與支持!

Author picture
●專長項目:【營養諮詢及衛教】【長照營養】【健身營養】【減重諮詢】【兩性諮詢】
經歷
●現任:【維新醫療社團法人台中維新醫院 營養師】 ●學經歷:【長照機構 營養師】【地區醫院 營養師】【靜宜大學食品營養所 碩士】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作為現代社會的一份子,具備宏觀的視野,關心影響我們食物系統穩定性。 豬肉價格、供應量與安全性的波動,將以各種形式影響到你的營養攝取和生活支出。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不會被感染。 」 官方不斷強調無疑能大大緩解民眾對健康的恐慌。 但身為營養師,必須強調:即使這個疾病跟人類或許沒有直接健康風險,但對我們全台國民的飲食結構以及食品安全所造成的衝擊卻是不容忽視的。

豬肉在台灣人的日常飲食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當台灣豬隻供應鏈面臨巨大的風險,這個影響層面其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一、非洲豬瘟病毒的特性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對豬隻具有極高的致死率,本身屬於DNA病毒,其病毒結構與人類細胞受體具有高度特異性所以不會傳染給人類。

病毒只能在特定的豬隻細胞內複製,人類細胞缺乏特定受體結構,因此病毒無法成功入侵並傳播。 國際權威組織如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有確認發表,非洲豬瘟是不會傳染給人類,而且無法透過食用豬肉傳播給人。 聽到這邊民眾就無需擔心食用煮熟的豬肉會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影響。

二、四大衝擊:為何非洲豬瘟影響你的餐桌與健康?

儘管我們不會直接感染病毒,但一旦疫情爆發或持續擴散,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也不小,尤其是在營養攝取和經濟部分。

1.蛋白質來源結構的動盪

在亞洲以及台灣,豬肉已經是最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其價格、便利性、烹調多樣性都使其難以被取代。 當這個供應鏈出現問題時會導致以下問題

  • 價格飆升: 豬肉價格上漲,導致家庭支出負擔增加。
  • 蛋白質替代壓力: 被迫轉向雞肉、牛肉或海鮮,導致這些替代肉品的價格也跟著被推高。
  • 營養選擇單一化: 為了經濟考量,許多家庭可能減少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總量,影響人體對必需胺基酸的均衡攝。

2.飲食習慣隱性失衡

我們營養師提倡「均衡飲食」,核心精神就是攝取多樣化的食物獲得全面的營養素。 當豬肉供應不穩定或價格過高時,失衡就可能發生:

  • 鐵質攝取風險:尤其是紅肉部分,是重要的血紅素鐵來源。轉向大量雞肉或魚肉可能使女性或者特定族群面臨鐵質攝取不足的風險,進而影響精神和體能。
  • 維生素B群來源減少: 其實豬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硫胺素),這是維持神經系統和能量代謝的重要維生素。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導致重要營養素的攝取減少。

3.食品安全疑慮

疫情對食品供應鏈的影響非同小可。 疫情本身會導致以下問題:

  • 地下交易風險: 疫情爆發區的走私肉品可能會增加,雖然不會感染人,但這些來源不明的肉品可能含有其他藥物殘留、衛生問題或潛在的細菌污染。
  • 替代物風險: 市場為了維持產品價格穩定,業者可能尋找更廉價的原料替代豬肉,這可能影響產品的營養成分穩定性,甚至帶來淺在的食品安全風險。

4.環境與經濟的連鎖效應

大規模撲殺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壓力,同時也對農民生計和國家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

三、營養師建議:分散風險,維持營養均衡

面對非洲豬瘟帶來的連鎖效應,建議民眾應提前做好準備,從飲食習慣上「分散風險」,平時就能維持營養均衡。

  1. 實行蛋白質「多元化」

避免集中在單一肉品上。 建議每日替換攝取:

  • 植物性蛋白: 黃豆、毛豆和豆製品。大豆本身是完全蛋白質且富含膳食纖維。
  • 家禽與海鮮: 增加雞肉、魚肉、蝦類。特別是深海魚類,能提供額外的 Omega-3 脂肪酸。
  • 雞蛋: 雞蛋是高度營養且營養全面的蛋白質來源,應納入日常飲食。

2.「全熟」原則

非洲豬瘟病毒在烹煮高溫下會被殺死,平常養成將肉品煮熟的習慣,就是確保食品安全最基本的原則。

 

關心食物系統,就是關心自身健康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作為現代社會的一份子,具備宏觀的視野,關心影響我們食物系統穩定性。 豬肉價格、供應量與安全性的波動,將以各種形式影響到你的營養攝取和生活支出。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asf-taiwan-nutrition-impact-and-diet-strategy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黃威杰營養師

📸 IG連結

臉書連結

 

Author picture
黃威杰
營養師
專長:●專長項目:【運動營養】【健美營養】【營養醫學】【增肌減脂】
現職
●現任:【Deserved Nutrition品牌研發 營養師】●學經歷:【臺北醫學大學營養系】【IFBB pro職業健美選手】【總統盃健美冠軍】
這樣一來,即使少了豬肉能吃,還是能幫自己補充滿滿蛋白質與其他營養素素,餐桌依然能豐富又美味。非洲豬瘟對「豬」是嚴重的致命病毒,對「人」卻不是威脅。與其害怕吃豬肉,不如學會怎麼「吃得安全」。選對來源、烹調到熟、注意保存,就是守護食安的三步驟。當豬肉市場波動時,也別忘了魚、豆、蛋、奶都能扛起營養主角。理性面對、不信謠言,才是真正的「防疫力」與「營養力」。

最近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疫情在國內爆發,新聞常見「豬瘟蔓延」、「肉品禁運」等字眼,引發民眾憂心:「吃了會感染嗎?」本篇以醫學與營養雙角度,釐清病毒傳播真相、說明對人體的實際風險,並提供選肉與營養替代建議,讓大家安心吃、聰明選。

一、非洲豬瘟是什麼?豬隻感染後有何症狀?

非洲豬瘟(ASF)是一種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感染家豬與野豬,不屬於人畜共通疾病。病毒可透過接觸感染豬隻的血液、分泌物,或食入受污染飼料、肉品傳播。

感染後的豬隻常出現以下症狀:

  • 高燒(可超過40℃)、食慾不振、嗜睡;
  • 皮膚發紅或出現出血點;
  • 嚴重者伴隨呼吸困難、嘔吐與腹瀉;
  • 多在感染後數日內死亡,致死率可高達90〜100%。

根據 Li Z. et al.,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 Review (PMC, 2022),ASFV 為一種大型DNA病毒,具有極高環境穩定性,可在冷凍肉中存活數月,因此是全球畜牧防疫的重大挑戰。

 

二、人會感染非洲豬瘟嗎?吃了會有事嗎?

答案是:不會感染喔!目前國際間包括美國農業部(USDA APHIS)與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 前OIE) 的共識皆指出——ASFV 不會感染人類。它僅限感染豬隻,屬於「豬的病毒病」,沒有任何人類感染案例。不過,受感染豬肉雖不會讓人染病,仍存在食安風險:

  1. 病毒在肉品中可長期存在:若這些肉品被非法流通或再餵豬,會導致疫情擴散。
  2. 烹調不足的肉製品:雖不會感染人,但未熟肉可能含其他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仍有食物中毒風險。

因此,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安全。只要購買合法來源、充分加熱至中心溫度70℃以上,ASF 病毒會被完全滅活(Jackman JA et al., Transbound Emerg Dis. 2025)。

 

三、怎麼挑選、處理肉品才安全?

面對非洲豬瘟防疫,民眾最實際的行動是「聰明選肉」。建議方式如下說明:

  1. 認明產地與檢驗標章:選擇有「屠宰衛生檢查章」、「產銷履歷」或政府標章的豬肉。
  2. 避免購買來源不明加工肉:香腸、火腿等若無清楚標示,建議不食用。
  3. 充分加熱、避免半熟肉:烤肉或火鍋應煮至全熟,中心不再呈粉紅。
  4. 廚房分區處理:生熟食器具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5. 不餵豬廚餘:ASF 傳播的最大風險之一即來自餵食含受感染肉品的廚餘。

小提醒:別被「吃了會得病」的謠言嚇到,重點在於「選對來源」與「烹調到位」。對人體來說,ASF 病毒是無害的,千萬別自己嚇自己。

四、若豬肉缺貨,如何營養不打折?

接下來若因政策或市場短缺導致豬肉供應減少,均衡蛋白攝取仍是維持免疫力與代謝力的關鍵。可以參考以下面幾類食材來替代豬肉,營養一樣滿滿唷!

類別 推薦食材 營養重點與好處
家禽類 雞胸肉、火雞肉 高蛋白、低脂肪、料理彈性大
魚類 鮭魚、鯖魚、鱈魚 含Omega-3脂肪酸,有助心血管健康
豆類製品 豆腐、毛豆、黑豆 提供植物蛋白與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
蛋與乳品 雞蛋、優格、低脂牛奶 含完整胺基酸與B群,營養密度高

這樣一來,即使少了豬肉能吃,還是能幫自己補充滿滿蛋白質與其他營養素素,餐桌依然能豐富又美味。

非洲豬瘟對「豬」是嚴重的致命病毒,對「人」卻不是威脅。與其害怕吃豬肉,不如學會怎麼「吃得安全」。選對來源、烹調到熟、注意保存,就是守護食安的三步驟。當豬肉市場波動時,也別忘了魚、豆、蛋、奶都能扛起營養主角。理性面對、不信謠言,才是真正的「防疫力」與「營養力」。

 

參考資料

  1. Li Z. et al.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 Review. Pathogens 2022;11(2):176.
  2. USDA APHIS. African Swine Fever: Disease Alert.
  3.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WOAH). African Swine Fever Fact Sheet.
  4. Jackman JA et al. Mitigation Strategies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Biosecurity: From Virus Inactivation to Pig Health. Transbound Emerg Dis. 2025. doi: 1155/tbed/7162567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african-swine-fever-eating-safety-human-infection-myth/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Author picture
張馨方
營養師
專長:●專長項目:【成年人營養保健】【孕婦及哺乳婦營養】【幼兒及老人營養保健】【健康減重】【保健食品】 ●專業證照:【國家高等考試合格營養師】【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執照】【美容丙級技術士】【 CTSSN運動營養初階專業認證】
現職
●現任: 【自由接案營養師 】●經歷:【 耕莘健康管理學院兼任講師 個人/團班減重營養師】【 生技公司 營養保健品行銷營養師】 【食品公司特殊營養品行銷專員/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