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當代生活節奏緊湊,壓力成為失眠的隱形推手。本文從中醫觀點切入,說明壓力如何導致肝氣鬱結、心神不寧,進而干擾「陽入於陰」的自然睡眠機制。《黃帝內經》與現代研究皆指出,壓力引起的皮質醇失調,是睡眠品質惡化的重要原因。為改善此困擾,文章介紹兩種天然調理法:中醫芳療與頌缽音灸。芳療透過玫瑰、紅棗等草本植物的香氣或茶飲,達到舒壓安神效果;頌缽音灸則透過聲波頻率影響腦波,幫助情緒穩定與深度放鬆。文章並分享實際案例與每日應用建議,提醒體質差異需因人制宜。透過中西合參的方式,我們能在生活中找到溫柔的節奏,重新接住被壓力拉扯的自己,讓睡眠再次成為內在安定的起點。

夜深人靜,心卻難靜──中醫芳療如何擁抱你失眠的夜晚?

「明明很累,卻怎麼都睡不著。」你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夜晚?躺在床上,眼睛盯著天花板,腦袋像打翻的資料夾,一張接一張地亂飛。隔天早上,醒來比沒睡還累,像是被整夜壓力追趕。現代人的焦慮與緊繃,早已悄悄奪走了我們對夜晚的期待與安寧。

 

在這樣的夜裡,有人選擇吃安眠藥,有人翻遍冥想APP,有人只能無奈等待天亮。但在中醫芳療的智慧裡,其實存在一條更溫柔的路徑。那是一朵玫瑰的香氣、一碗紅棗茶的溫潤、一次頌缽聲的低鳴。這些看似微小的療癒,卻能逐步安撫被壓力驚擾的神經,讓身體回歸陰陽平衡,讓心重新學會「安定」。

 

這篇文章,我想邀請你,透過中醫的觀點與現代實證,一起找回那份久違的睡眠節奏與內在的平靜。

 

壓力對睡眠的影響及其生理後果

你是否曾在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或在半夜驚醒後無法再次入睡?這些睡眠問題其實很可能與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有關。現代社會節奏快速,壓力已成為影響睡眠品質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當個體面對壓力事件,且認為自身應對資源不足時,會引發內在平衡失調,進而干擾睡眠機制 (註1)。

 

從生理角度來看,壓力會導致體內皮質醇濃度上升,而這種壓力賀爾蒙的異常分泌,會破壞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的穩定性,進一步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響入睡與深層睡眠週期的啟動 (註2)。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容易出現淺眠、多夢、易醒等問題,導致日間精神不濟、情緒易怒、免疫力下降。

 

在中醫理論中,睡眠品質與「陰陽平衡」、「心腎相交」的概念息息相關。《黃帝內經》提到「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意即陽氣歸藏於陰時,人才易入眠,若壓力導致肝氣鬱結、心神不寧,則出現「陽不入陰」之證,進而失眠或多夢難安。

 

不過要提醒的是,壓力與睡眠之間的影響並非單一因果,每個人的體質與應對機制不同,因此若出現長期睡眠障礙,應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避免自行使用過量安眠藥或未經評估的補品,以免對神經系統造成反效果。

 

 

 

玫瑰與紅棗的香氣處方:芳療如何安神助眠

你是否曾在壓力大到喘不過氣時,感覺胸悶、心煩、夜晚輾轉難眠?其實,這正是現代人常見的「肝鬱氣滯」與「心神失養」的表現。根據中醫理論,壓力會導致肝氣鬱結,進一步影響心神,進而形成失眠、易醒、多夢的狀態。《本草綱目》中記載:「玫瑰,理氣解鬱,和血安神;紅棗,補中益氣,養心寧神。」這兩味藥食同源的天然素材,不僅可食用,更是中醫芳療中最常應用於助眠的組合之一。

 

現代研究亦指出,玫瑰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如香茅醇(Citronellol)與玫瑰醇(Geraniol)具備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有助於舒緩焦慮與放鬆神經系統 (註3)。紅棗提取物則被證實能提升GABA受體的活性,進而促進睡眠並降低壓力引起的生理反應 (註4)。這些成分不僅能透過芳香擴香、泡澡等方式發揮功效,也可透過內服茶飲發揮協同作用。

 

以一杯玫瑰紅棗茶為例,將三至五朵玫瑰花與兩三顆紅棗沖泡,不僅香氣撲鼻,更像是一場溫柔的自我擁抱。這種芳香療癒不只是氣味,更是一種讓大腦慢下來、讓心回到安定節奏的方式。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紅棗性溫,若為體質偏熱者(如常口乾舌燥、易上火者)應減量使用,並避開晚間大量飲用,以免影響夜間排尿與睡眠。

 

當壓力讓你喘不過氣、夜不能寐,不妨試試這份來自中醫芳療的天然香氣處方。讓玫瑰與紅棗在鼻息與心頭之間,輕輕地為你拉回平靜與溫柔的夜晚。

 

 

頌缽音灸的療癒力量:聲波如何放鬆神經系統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時刻——身體雖已疲憊,卻在夜裡無法沉沉入睡?心跳像是打鼓般吵雜,腦中思緒轉個不停?這其實是壓力導致自主神經緊張的結果。除了傳統的芳療與藥膳之外,中醫芳療界逐漸引入一項溫和又深層的放鬆技術:頌缽音灸。

 

頌缽源自西藏與尼泊爾地區,是由金屬合金製成的器皿,敲擊或磨繞後可產生低頻共振聲波。在中醫理論中,聲音屬於「無形之氣」,能夠貫穿經絡、調和氣血。這些聲波透過頻率的變化,模擬自然律動,幫助大腦從高頻的β波漸漸進入α波甚至θ波狀態,讓副交感神經得以活化,進而達到身心放鬆與入睡的狀態。

 

科學研究亦支持這項觀察。一篇2022年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進行頌缽療癒30分鐘後,受試者的心率變異性(HRV)顯著改善,顯示其對自律神經系統具有正向調節作用(註5)。另一篇動物模型研究更指出,聲音療法可有效抑制壓力引起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活化,進而降低皮質醇濃度(註6)。

 

當然,也必須提醒讀者:對聲音特別敏感者、曾有創傷經驗者或患有耳鳴症狀者,在初次體驗頌缽療癒前,建議諮詢專業芳療師或醫師評估是否適合參與此類療程。

 

從現代神經科學到古老經絡學說,頌缽音灸的療癒之聲,就像夜裡那道最溫柔的搖籃曲,引領我們走入沉靜深邃的夢鄉。

 

 

從焦慮到安定:真實個案分享與居家芳療建議

妳是否也曾在凌晨三點,望著天花板無聲歎息,心跳如鼓、思緒翻湧,卻無法停下來好好睡一覺?這樣的夜晚,對很多壓力大的上班族或照顧家庭的女性來說,再熟悉不過。一位35歲女性上班族L小姐,曾因工作壓力與家庭責任交疊,長期出現失眠、多夢、胸悶等症狀。經中醫辨證為肝鬱化火、心神不寧後,她展開一段結合中醫芳療與頌缽音灸的調理旅程。

 

L小姐每日睡前使用玫瑰精油擴香15分鐘,再搭配頌缽音灸的低頻音波10分鐘,兩週後便明顯改善入睡時間與情緒緊張程度。這不只是個案經驗,實證研究也支持這樣的做法。一篇針對焦慮患者的臨床研究顯示,芳療與聲音療法並用,有助於降低焦慮評分並改善睡眠品質,對失眠者尤其有效(註7)。另一篇系統性綜述則指出,芳香療法應用於焦慮症患者時,搭配音樂或聲音刺激,其療效遠優於單方使用(註8)。

 

居家也能輕鬆實踐這類療癒:只需準備1台擴香器、1瓶有機玫瑰或薰衣草精油,以及一段經過編製的頌缽音頻,就能打造一場專屬你的睡前儀式。記得避免睡前過度燈光刺激,並搭配靜心呼吸練習,讓芳香與聲音一同擁抱你的情緒與神經。

 

壓力雖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用溫柔而穩定的節奏,在這紛紛擾擾的生活中,重新接住自己。在玫瑰的香氣與頌缽的迴響中,你會發現:安定,不再遙不可及。

 

 

讓陽歸陰、讓心歸靜——從中醫芳療找回你的夜晚節奏

壓力來襲時,睡眠往往是第一個被剝奪的東西。身體已疲憊,心卻無法安靜,整夜輾轉,像在波濤中漂流。《黃帝內經》說:「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當肝氣鬱結、心神不寧,陽氣便無法安然歸藏,睡眠也隨之破碎。這正是壓力對睡眠最深層的影響。

而中醫芳療,便是這條尋回平衡的溫柔小徑。透過玫瑰的香氣舒肝解鬱,紅棗的甘潤安神,再配合頌缽音灸的節律共振,讓神經慢慢鬆開、心緒慢慢沉澱。在這樣的調理中,不只是身體獲得照顧,更重要的是,心也被重新接住了。

是的,壓力或許無法完全抹去,但我們可以選擇用溫柔而穩定的節奏,在這紛紛擾擾的生活中,重新接住自己。從今晚開始,讓睡眠不再是你的戰場,而是通往安定與療癒的祕徑。

 

 

參考文獻:

  1. Kalmbach, D. A., Cuamatzi-Castelan, A. S., Tonnu, C. V., Tran, K. M., Anderson, J. R., Roth, T., & Drake, C. L. (2022). Hyperarousal and sleep reactivity in insomnia: Current insigh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14, 1205–1223. https://doi.org/10.2147/NSS.S373194
  2. Lee, S. A., Kim, W., & Kim, S. (2023). The effects of chronic stress on brain function and sleep regulation: Neuroendocrine perspective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17, 1127335. https://doi.org/10.3389/fnins.2023.1127335
  3. Komagata, S., Harada, M., Sato, Y., & Matsuda, H. (2021). Anxiolytic effects of Rosa damascena essential oil via modulation of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the brain.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75(4), 707–714. https://doi.org/10.1007/s11418-021-01523-y
  4. Kim, H. G., Cho, J. H., Jeong, E. Y., Lim, J. H., & Shin, S. S. (2020). Zizyphus jujuba extract improves sleep quality through GABA receptor activation in mice. Phytotherapy Research, 34(6), 1371–1379. https://doi.org/10.1002/ptr.6590
  5. Landry, J. M., & Rossetti, A. (2022). Effects of Tibetan singing bowl sound meditat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perceived 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 46, 101518. https://doi.org/10.1016/j.ctcp.2022.101518
  6. Liu, Y., Chen, L., & Zhang, H. (2021). Acoustic therapy modulates stress-induced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dysfunction in mice.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177, 178–185. https://doi.org/10.1016/j.brainresbull.2021.08.011
  7. Liu, C. Y., Chen, H. L., Wu, J. Y., & Hsieh, H. M. (2021). Combined aromatherapy and sound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122, 104046.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1.104046
  8. Koo, M., & Chiang, C. T. (2020). Effectiveness of aromatherapy in anxiety and sleep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49, 102352. https://doi.org/10.1016/j.ctim.2020.102352

 

 

項目 中醫芳療 頌缽音灸
作用機轉 藉由植物香氣影響神經系統,調節氣血、疏肝解鬱、安神助眠 透過聲波頻率共振,調整腦波與自律神經,促進放鬆與身心平衡
常用素材 玫瑰精油、紅棗茶、薰衣草、佛手柑等 銅製頌缽、天然震動聲波、配合靜坐呼吸
使用方式 擴香、泡澡、穴位按摩、茶飲、嗅吸 敲擊缽體產生聲波,置於身體上或周圍進行療癒
適用對象 情緒緊繃、失眠、女性經期前後、壓力型焦慮者 思緒繁亂、身體僵硬、易驚醒、需要深層放鬆者
效果出現時間 短期舒緩,中長期需持續應用以穩定改善 多數人第一次即可感受放鬆,深層療癒需多次練習
注意事項 精油需稀釋使用,避免皮膚刺激;紅棗體質燥熱者須減量 對聲音敏感者初期可能感不適,需由專業人員操作或自行適度調整

 

 

5個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我晚上明明很累,為什麼還是睡不著?

回覆:這種情況常見於「心神不寧」與「肝氣鬱結」的體質類型。在中醫看來,壓力容易讓肝氣鬱滯,進一步影響心的藏神功能。《黃帝內經》提到「陽入於陰則寐」,若壓力過大導致陽氣無法歸藏,身體就處於「想睡卻睡不著」的狀態。建議你可在睡前使用舒肝安神的精油如玫瑰、薰衣草,搭配靜坐呼吸,幫助心神歸寧。

 

問題2:使用芳療真的能改善失眠嗎?怎麼操作最有效?

回覆:是的,許多研究與臨床案例證實,芳香療法能協助舒緩壓力、安定情緒,進而改善睡眠。最常見的使用方式包括:在睡前30分鐘用擴香機擴香玫瑰、薰衣草等精油,或將精油稀釋後按摩雙腳湧泉穴(腳底中心)或太衝穴(腳背),也可以搭配紅棗、玫瑰花茶飲一起使用。不過請注意精油需稀釋使用,並避免直接塗抹於敏感肌膚。

 

問題3:頌缽音灸是什麼?和芳療有什麼不同?

回覆:頌缽音灸是一種透過聲音頻率與震動調節身心的自然療法。它與芳療最大的不同在於刺激方式:芳療以嗅覺為主,頌缽則透過聲波與共振影響神經系統。兩者皆可促進副交感神經活性、減少壓力賀爾蒙分泌。對於習慣聽覺療癒的人,頌缽會是很好的選擇,特別是搭配靜坐或睡前儀式效果更佳。

 

問題4:我體質偏熱,還能喝紅棗茶嗎?

回覆:紅棗屬性偏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但體質燥熱者(如常口乾、便秘、易長痘)飲用過量可能會上火。建議你可以減量使用紅棗,搭配性平的菊花或玫瑰花調和,也可以選擇外用芳療(如擴香)而非內服來達到安神放鬆的效果。如有疑慮,最好請教專業中醫師進行體質辨證後再使用。

 

問題5:我該怎麼安排每日芳療與頌缽的實踐時間?

回覆:最建議的時間是在睡前1小時內,這時副交感神經開始啟動,有助放鬆與入睡。你可以選擇如下流程:

  1. 煮一杯玫瑰紅棗茶或熱水泡腳
  2. 使用擴香器擴香10~20分鐘的薰衣草或玫瑰精油
  3. 播放頌缽音頻(或使用實體頌缽)靜坐5~10分鐘 這樣的「三部曲」可幫助情緒安撫與睡眠儀式感建立,連續實踐兩週後,許多使用者都能明顯感覺入睡更快、情緒更穩定。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共同作者: 拾光中醫診所凃建維院長

共同作者林子翔諮商心理師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經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耳鼻喉科醫師
耳鼻喉科醫師
周奕廷
每包保證含300億活菌數,重點是它逐批檢驗出廠,通過SGS檢驗(4項重金屬、9項塑化劑皆未檢出),也符合Halal清真認證。品質與安全性都讓人吃得更安心。

身為耳鼻喉科醫師,我對「體質調整」與「調節生理機能」這兩件事非常有感。這也是我會特別推薦【逸生菌】的原因。

 

🔬 真正多菌種+專利技術的益生菌

一次就幫你補足11種專業嚴選乳酸菌種,包含約氏乳桿菌、克菲爾乳酸菌、嗜酸乳桿菌、雷特氏菌、乳雙歧桿菌等,每一種都有獨特功效。

這些菌種不只是幫助消化、排便順暢、改變細菌叢生態,也能調節體質。

最厲害的是它使用專利冷凍三層包埋技術,讓益生菌能夠成功穿越胃酸與膽鹼的攻擊,好吸收才有效果。

 

 

日常生活三大使用情境分享:

✔ 吃完甜點,來一包平衡體質

偶爾嘴饞來塊蛋糕,是我紓壓小確幸。現在甜點後我都會搭配一包益生菌。

 

🌃 晚餐太晚吃、吃太油,補充益生菌更安心

有時候外食真的難避免,宵夜或晚餐太晚吃,這時候來一包,不只幫助消化,排便也順暢。

 

🌞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早餐後吃益生菌

我自己每天固定早上餐後吃,搭配常溫水。

 

🧪 安心檢驗看得見,品質把關吃得更安心

 

 

每包保證含300億活菌數,重點是它逐批檢驗出廠,通過SGS檢驗(4項重金屬、9項塑化劑皆未檢出),也符合Halal清真認證。品質與安全性都讓人吃得更安心。

 

而且它是即溶顆粒狀設計,不黏舌、不嗆喉,味道像乳酸飲料一樣好入口,小朋友也超喜歡,是全家人都適合的保健選擇。

 

✅ 總結:兼具嚴選菌種+體質調整+調節生理機能的優質益生菌首選

選擇益生菌,不能只看菌數,更要看菌種夠不夠完整、技術有沒有到位、品質有沒有保證。

 

 

【逸生菌】提供完整的11種好菌,對於像我這種三餐不固定、生活節奏緊湊的族群來說,每天一包,真的很有感!

 

如果你也在找一款真正天天吃也安心的益生菌,這款真的可以試試看:

https://www.chrishealthyliving.net/products/02

 

#逸生菌 #益生菌 #醫師推薦益生菌 #日常保養 #排便順暢 #SGS檢驗安心食用

#周奕廷醫師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周奕廷
耳鼻喉科醫師
專長:●主治項目:【耳鼻喉疾病】【抗衰老醫學】
現職
耳鼻喉科住院醫師
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你能想像嗎?在滿是泥濘與寒意的夜晚,當第一鍋熱湯被端出來,整個避難所突然安靜了下來。孩子的哭聲停了,長者的手不再顫抖,大家只是望著那股帶著薑香與蔬菜氣息的熱氣。那不是普通的一鍋湯,而是一種「活下去的力量」。

 

研究指出,災後若僅依靠餅乾、罐頭等乾糧,居民在72小時內的蛋白質缺口可達每日需求的40%;但當提供熱食,能量與蛋白質攝取立即改善,並且顯著降低焦慮與失眠的比例。《黃帝內經》有言:「脾胃者,後天之本。」意思是,只要脾胃能運作,人就有力氣抵禦外在挑戰。

 

南薑能溫中、香茅助消化,這些看似平凡的食材,其實是讓身心「重新啟動」的鑰匙。熱食不僅是營養補給,更是一種心理的安定劑,讓人在風雨中找回一絲熟悉的溫暖。

 

 

第一鍋湯:志工廚師點燃的希望

你能想像嗎?當大鍋裡的熱湯開始翻滾,整個避難所的氛圍就變了。原本低頭沉默的災民,聞到薑香與蔬菜的氣味,眼神慢慢有了光。這不是單純的一鍋湯,而是花蓮義煮團志工廚師們,用雙手和心意煮出的「力量」。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到「脾為後天之本」,意思是飲食能安養身心;而現代研究也證實,災後若能提供熱食,相較於冷乾糧,更能提升進食意願與情緒穩定。不過,這樣的大鍋湯也有挑戰,例如如何確保鹽分與電解質比例適中,避免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出現負擔。但別小看這碗熱湯,它不只是補充能量,更是把「家」的感覺端回到每一個人的手裡。

 

背後的協力:從老闆娘到百位廚師的接力

在花蓮的賑災現場,你會看到一幕特別動人的場景:泰維根老闆娘楊菀如,整合一車又一車的食材,和一心素食豐達主廚等團隊並肩作戰。現場超過一百位廚師志工,分工明確,有人切菜、有人顧火、有人分送,鍋鏟的碰撞聲就像是另一種安定的心跳。這背後不是單一力量,而是眾人合力,把分散的米、菜、南薑、香茅整合成可以餵飽上千人的餐食。研究指出,災後若能建立「協力式食物供應模式」,能有效縮短備餐時間,並減少營養落差。當然,這樣的合作也需要強大的物流與衛生管控,否則再多的熱食也可能變成健康風險。但你知道嗎?正因為有這樣的連結,災民才不是孤單在吃飯,而是和整座城市一起被扶持。

 

 

食材的密碼:南薑香茅如何帶來力量與安定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在熱湯裡特別加了南薑和香茅?在食療觀點中,南薑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特別適合在寒冷或身心虛弱時使用;香茅則能健脾開胃、促進消化,讓人有食慾,把能量真正吸收進來。這些香料就像鍋裡的「隱形力量」,不僅驅散冷意,也安撫了驚魂未定的情緒。研究顯示,薑科植物料理能改善血液循環與消化功能,並在壓力下提升進食意願;而香茅萃取物則被證實具備抗氧化與鎮靜作用,有助於安定心情。當然,對於胃酸過多或孕婦,這類香料需控制用量,以免引發不適。但別忽略了這股香氣,它常常就是「讓人願意再多吃一口飯」的關鍵。

 

 

從冷乾糧到暖湯:一碗飯的差別

你有注意過嗎?同樣是一餐,冷乾糧和熱湯帶來的感受完全不同。冷食雖能填飽肚子,但往往讓人吃得快卻提不起精神;而當一碗冒著熱氣的飯湯端上來,不只是胃暖了,心也跟著安定下來。研究指出,熱食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與能量攝取,對於處在壓力和不安環境中的人,更能減少焦慮感。在食療的角度,一碗熱粥或湯能「健脾補氣」,幫助身體重新找回運化的力量。當然,熱食也需注意保存與分配,避免因長時間放置造成滋生細菌的風險。但別小看這份差別,往往就是一碗熱湯,讓人從「勉強生存」轉向「重新活過來」。

 

 

結論:一碗熱湯,就是一盞燈

在災後的夜裡,一碗熱湯不僅是米菜與香料的組合,更像是一盞在風雨中點亮的燈。就像《黃帝內經》所說:「脾胃者,後天之本」,當胃口被打開,人就有了繼續前行的力量。

 

許多人只看見熱量,卻忽略了食物帶來的心理安慰。熱食的價值不只是營養,更是一種「家還在」的感覺。當一口溫熱的粥下肚,當香氣隨著南薑和香茅升起,人心裡的冰冷也逐漸被驅散。

 

在資源有限時,若能先準備一鍋含蛋白質與蔬菜的粥,比冷乾糧更能穩住人心。分送熱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的傳遞,讓彼此在困境中感受到「我們仍然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參與,不妨用一碗熱食,為他人煮回希望。因為那一碗湯,可能就是支撐一個人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 你願意,為身邊的人煮一碗「安心的湯」嗎?
《本文將依據最新提問持續更新》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為什麼災後熱食比冷乾糧重要?
回覆:熱食能提供足夠能量與蛋白質,幫助身體恢復體力,也能提升進食意願。《黃帝內經》提到「脾胃者,後天之本」,意思是當消化吸收順暢,身體才能產生氣力。冷乾糧雖能暫時填飽肚子,但長期會造成營養不足與食慾下降。

問題2:哪些食材最能幫助災民快速恢復體力?
回覆:建議選擇容易取得的米飯、麵條搭配豆腐、雞蛋,補充蛋白質,再加入高麗菜、胡蘿蔔、海帶芽等蔬菜,補足維生素與礦物質。南薑能溫中助循環,香茅則能健脾開胃,讓人更容易吃得下。

問題3:熱湯要怎麼調味才不會過鹹或不足?
回覆:大鍋湯的鹽分可抓在成品重量的 0.6–0.8% 之間,如果環境炎熱、流汗量大,可適度增加到 0.9%。這樣能避免鹽分不足導致電解質失衡,也能避免過鹹增加腎臟負擔。

問題4:長者和小孩的餐食要注意什麼?
回覆:長者適合軟質、易消化的粥湯,並增加蛋白質來源如豆腐或魚片;小孩則需要補充鐵、維生素A與碘,可以用雞蛋、深色蔬菜與海藻來支援。要避免太硬或太油的食物,減少消化困難。

問題5:熱食如何兼顧營養與食物安全?
回覆:營養上要注意主食、蛋白質與蔬菜的平衡;安全上則要保持食物在 60℃ 以上,避免反覆回溫,並確保烹調器具與水源清潔。這樣才能讓熱食既有力量,也能安心入口。

 

 

本文作者: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總編輯: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黃子彥
中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現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