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蔡旻堅
冬季養生重點在於順應二十四節氣,從立冬到大寒皆有不同調養法。飲食上以黑豆、黑芝麻、枸杞、桂圓等藥食同源食材滋補腎氣,搭配黑豆排骨湯、芝麻糊與桂圓紅棗茶增添能量。作息應早睡晚起,避免清晨受寒,睡前泡腳有助放鬆與改善循環。運動方面,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兩手攀足固腎腰」「攥拳怒目增氣力」能增強陽氣並促進血液流通。現代醫學建議補充維生素D與Omega-3,以提升免疫與心血管保護力,並可透過基因檢測了解維生素D代謝、血壓與關節健康風險,打造個人化養生策略。結合中醫智慧與科學依據,幫助你在嚴寒中保持溫暖、安定與活力。

引言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一到冬天,半夜常常被冷醒,手腳冰冷像是怎麼也暖不熱;或者早上出門,冷風吹來,心口突然覺得一陣緊繃。其實,這些都不是小問題,而是身體在告訴你:冬天是最嚴苛的「壓力測試」。

 

在二十四節氣裡,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一個節氣,都像是一個健康提醒。《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意思是大自然萬物進入收斂,人體也該早睡晚起、去寒就溫,把能量好好收藏起來。

 

現代醫學的研究也發現,冬季規律作息與適度日光曝曬,能顯著提升免疫力,並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註1)。這其實和古人的智慧不謀而合:當你順應節氣調整生活節奏,身體自然會啟動防護機制,幫你度過寒冷。

 

這一次,我想陪你一起,把中醫的智慧與現代科學結合,用最簡單卻實用的方式,把冬天過得溫暖、有活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安安心心。

參考文獻:

  1. Grandner, M. A., & Fernandez, F. X. (2021). The role of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in immune function.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9(10), 999–1010. 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1)00200-0

 

 

 

24節氣在冬季如何指引養生節奏?

你有發現嗎?冬天一到,總覺得身體好像「進入省電模式」——早起更難、白天也容易疲倦。中醫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提醒:「冬三月,此謂閉藏」,意思是萬物收斂,人體也應順應天時,早睡晚起、避寒保暖,把能量藏起來(註1)。

 

在二十四節氣裡,冬季共有六個節氣

  • 立冬(萬物開始閉藏,重在養陽防寒)
  • 小雪(氣候轉寒,開始降雪)
  • 大雪(寒氣加重,雪量漸多)
  • 冬至(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陰極之至,陽氣初生)
  • 小寒(標誌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將至)
  • 大寒(全年最寒冷的節氣,冬藏的最終階段)

冬季養生的核心在於調整「節奏」:作息上,建議比平時早睡30分鐘、起床時避免立刻暴露在冷空氣中;飲食上,多選擇溫熱、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薑棗茶或暖粥,就像在體內點起小火爐,讓一天更穩定。別小看這些小改變,研究指出,規律睡眠與適度日光曝曬能顯著改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冬季呼吸道感染的風險(註2)。

 

參考文獻:

  1. Huangdi Neijing. Suwen: Four Qi Regulating Spirit.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經典參考)
  2. Grandner, M. A., & Fernandez, F. X. (2021). The role of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in immune function.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9(10), 999–1010. 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1)00200-0

 

 

冬季養生藥材能與現代營養怎麼結合?

你知道嗎?冬天餐桌上的黑色食材,不只是傳統說的「補腎」,其實也和現代營養素完美呼應。像是黑豆與黑芝麻,富含花青素與植物性蛋白質,就像身體的「抗氧化盾牌」,能幫助對抗冬季常見的疲勞與氧化壓力。同時,枸杞與桂圓則提供多醣體與天然甜味,能搭配溫補湯飲,在寒冷的日子裡讓人身心都暖起來。

 

從西方營養角度,Omega-3 脂肪酸(如鯖魚、鮭魚)與維生素D,對心血管與免疫系統保護力至關重要。最新研究指出,冬季補充維生素D能顯著改善血中濃度,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註3)。這正好與《神農本草經》所說的「冬食黑以守腎」相互呼應——黑色食材搭配現代營養,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養生路線。

 

不過要注意,進補並非「愈多愈好」。像痛風患者若過量食用高嘌呤的黑豆湯,反而可能誘發症狀;而維生素D補充過量也可能造成高血鈣。因此,聰明的方法是:藥食同源+檢測數據,讓你的冬天補得安心又有效。

 

參考文獻:
3. Martineau, A. R., & Forouhi, N. G. (2020).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MJ, 368, m118. https://doi.org/10.1136/bmj.m118
4. Kim, Y., & Je, Y. (2021). Dietary intake of fish and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15(6), 657–669. https://doi.org/10.4162/nrp.2021.15.6.657

 

 

經絡與西醫循環系統有什麼關聯?

你有沒有發現,冬天一冷就容易血壓飆高,甚至心臟覺得緊繃?中醫強調「腎主藏精、通於膀胱」,而腎經與膀胱經的循行,與下肢血液循環和泌尿功能關係密切。常按湧泉穴、太溪穴,就像替循環系統加上「啟動鍵」,能幫助血液回流與末梢保暖。

 

西醫則指出,冷暴露會讓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導致血壓暫時上升;這和經絡理論所說的「氣血不暢」有相似的生理基礎。近年研究也發現,穴位刺激能改善血管彈性與心率變異度,對提升自律神經調控有幫助(註5)。這意味著,經絡調理並不是神祕的傳說,而是和現代醫學的血液動力學機制互相呼應。

 

當然,穴位保健並不能取代藥物治療。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在日常可以透過經絡保健來輔助循環,但仍需配合規律服藥與醫師追蹤。把經絡當成是「調節旋鈕」,與現代醫學的「保護閥」配合使用,效果更穩定。

 

參考文獻:
5. Lee, J. H., & Kim, S. Y. (2021). Acupunctur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utonomic Neuroscience, 235, 102870. https://doi.org/10.1016/j.autneu.2021.102870
6. Kwon, O. S., et al. (2020). Effects of acupressure on blood pressure and vascular complianc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52, 102488. https://doi.org/10.1016/j.ctim.2020.102488

 

 

藥膳與飲食如何設計成均衡菜單?

冬天的餐桌,你會不會常覺得不是太油膩,就是太清淡?其實,最理想的冬季藥膳,就像是一份「古法+科學」的均衡餐單。中醫主張「冬藏」,推薦黑豆排骨湯、桂圓紅棗茶、芝麻糊來補腎養血;這些食材多半帶有溫補特性,就像在體內點起壁爐,幫你守住能量。

 

現代營養學則提醒,藥膳不應只有熱量或糖分。研究指出,高蛋白質與優質油脂(如深海魚、堅果、橄欖油)能改善免疫功能,並降低感染與心血管風險(註7)。因此,一份好的冬季餐桌,應該結合藥膳湯品+高纖蔬菜+優質蛋白,讓溫補與均衡並存。

 

要注意的是,有些藥膳可能過甜(如紅棗過量)或過鹹(高湯底料),對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並不適合。所以冬天吃補,重點不是「補得多」,而是「補得巧」:根據體質與需求,選擇合適的藥膳搭配,才是真正的養生智慧。

 

參考文獻:
7. Calder, P. C. (2020). Nutrition, immunity and COVID-19.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3(1), 74–92. https://doi.org/10.1136/bmjnph-2020-000085
8. Schwingshackl, L., et al. (2021). Food groups and risk of chronic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18(12), e100389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3893

 

 

八段錦運動能與心肺鍛鍊並行嗎?

你是不是以為冬天運動只能靠慢跑或健身房?其實,傳統的八段錦就像一套「內建暖身+循環」的全身操,尤其適合天氣寒冷時在室內練習。八段錦透過伸展、呼吸與專注,能促進經絡氣血流通,好比為血管打開更多「支線道路」,減少寒冷帶來的僵硬。

 

特別是在冬天,這三個動作最有幫助:

  1. 雙手托天理三焦:雙手上舉如同「撐開天空」,有助胸腔與腹腔氣機通暢,改善消化與循環。
  2. 兩手攀足固腎腰:前屈觸足、拉伸脊柱,能強化腰腎功能,緩解冬季腰痠與下肢冰冷。
  3. 攥拳怒目增氣力:握拳出擊、眼神專注,能激發肝膽之氣,提升陽氣,趕走冬日的無力感。

 

從現代醫學來看,八段錦屬於低到中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肺耐力與柔軟度。研究顯示,持續練習八段錦可改善最大攝氧量(VO₂ max、降低血壓,並提升心率變異度,對高血壓或亞健康族群尤其有益(註9)。這讓它成為心肺鍛鍊的補充方案,不會像劇烈跑步那樣增加心臟負擔。

 

但要提醒,八段錦不是萬能的。若目標是強化心肺耐力或控制體重,還需要搭配快走、游泳或室內單車等中等強度運動。聰明的做法,是把八段錦當作冬季的「日常底盤」,再加上適度有氧運動,就能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9. Zou, L., et al. (2020). The effects of Baduanjin exercise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20, 1–12. https://doi.org/10.1155/2020/8812546
10. Zhang, Y., et al. (2021). Effects of Baduanjin 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 a meta-analysi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56, 102589. https://doi.org/10.1016/j.ctim.2020.102589

 

 

基因檢測如何成為新時代冬季保健工具?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到冬天就特別容易感冒,而有人卻安然無事?這不只是體質問題,還可能和基因有關。現代醫學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出與維生素D代謝、心血管調控、免疫反應相關的基因差異。例如,有些人天生對維生素D利用效率較差,在冬季日照不足時,更容易缺乏(註11)。

 

在實務上,以下三類基因檢測,對冬季養生特別有幫助:

  1. 維生素D代謝基因(CYP2R1、CYP27B1、VDR:決定身體合成與利用維生素D的效率,能預測冬天是否更需要額外補充。
  2. 心血管健康相關基因(ACE、AGT、NOS3:與血壓調控和血管彈性相關,可提示在寒冷天氣下,是否更容易出現血壓波動或心血管風險。
  3. 膠原與關節健康基因(COL1A1、MMP3:影響結締組織與骨關節修復,特別適合冬天容易關節僵硬或痠痛的人群作為參考。

 

這與中醫「辨體質」有異曲同工之妙。傳統會依脈象、舌苔來判斷陰陽虛實,現代則能用基因圖譜,幫助我們找到「隱藏的短板」。當兩者結合時,就能更精準地規劃:誰需要多補黑芝麻、誰該注意血壓監測、誰在冬天要加強免疫防護。

 

不過,基因檢測並不是萬靈丹。它提供的是風險提示,而不是確診工具。最理想的做法,是把基因數據和生活習慣、臨床檢測結果一起考量,就像調配一帖專屬藥方,才能真正落實「個人化養生」。

 

參考文獻:
11. Lasky-Su, J., et al. (2021). Vitamin D genetic risk score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diverse populations: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106(7), e2680–e2690. https://doi.org/10.1210/clinem/dgab156
12. Torkamani, A., et al. (2018). The personal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polygenic risk score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9(9), 581–590. https://doi.org/10.1038/s41576-018-0018-x

 

 

結論:把冬天過成慢慢暖的節奏

冬天不是一場熬過去的戰役,而是一個與自己對話、收藏能量的季節。

 

先從餐桌開始:一碗黑豆排骨湯、一份芝麻糊,或是一杯桂圓紅棗茶,不僅補養身體,更像給靈魂加上一層暖意。《本草綱目》說:「黑者入腎。」這些黑色食材,就像冬天的守護者,讓我們在嚴寒中穩住根本。

 

再從日常細節著手:出門前原地踏步一分鐘,讓血液先熱起來;睡前泡腳十分鐘,讓全身循環回歸安穩。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就像一件「看不見的保暖內衣」,默默守護著你的心腎。

 

很多人以為冬天只是冷,其實「寒」會牽動血壓、關節與免疫,這提醒我們要學會收斂與調養。當科學的營養與基因檢測遇上古典的節氣智慧,你會發現,冬天其實是最適合練習「照顧自己」的時刻。

 

別小看一碗湯、一個暖身動作,它們都是春天健康的伏筆。願你在這個冬天,與家人共享溫暖,也與自己的身心達成和解。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本文將依據最新提問持續更新》

 

 

節氣 飲食主軸 / 菜單 茶飲 / 藥材 穴位與按法 運動 / 八段錦 作息 / 保暖 注意事項
立冬 黑豆排骨湯、蔬菜蛋花粥 薑棗茶、陳皮 太溪、足三里 按揉 2–3 分鐘 雙手托天理三焦 3–5遍;室內快走10分鐘 早睡30分鐘;清晨先室內活動 胃食道逆流:薑量減;高血壓:少鹽湯底
小雪 黑芝麻糊、木耳雞片 桂圓紅棗茶、枸杞 湧泉穴 溫熱按揉 肩頸展開、關節活動 日曬10–20分;居家濕度45–55% 糖尿病足:足浴水溫≤40°C
大雪 鯖魚、豆腐味噌湯;堅果 普洱+陳皮;山楂助消化 關元 穴 暖貼10–15分 兩手攀足固腎腰 3–5遍;核心訓練 洋蔥式穿搭;出門前原地踏步60秒 痛風:少高嘌呤湯底;腎病:少濃湯
冬至 小份湯圓+蔬菜蛋白 黑豆茶;杜仲(少量) 三陰交 輕按 循環操10分鐘;深呼吸 夜間暖黃光;睡前溫足浴40–42°C 糖友:湯圓控量;高血壓:避免酒精進補
小寒 芝麻黑木耳炒時蔬 生薑紅茶;紅棗桂圓飲 風池 穴 按揉放鬆 攥拳怒目增氣力 3–5遍;彈力帶運動 清晨量壓前先暖身;出門戴帽圍巾 冷誘發高血壓:避免清晨室外劇烈運動
大寒 藥膳湯+優質蛋白;芝麻核桃糊 當歸生薑羊肉湯 (虛寒者適用) 腰陽關 穴 熱敷10–15分 八段錦全套;室內單車15分鐘 沐浴後3分鐘內保濕:水→乳→油 長者防滑照明;心血管患者外出結伴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冬天手腳冰冷怎麼改善?
回覆:手腳冰冷可以從三方面著手:① 飲食上加入薑棗茶、黑芝麻、黑豆等溫補食材;② 穴位上常按湧泉與太溪,幫助氣血回流;③ 出門前先原地踏步1分鐘,讓血液循環先熱起來。若冰冷伴隨頭暈或心悸,建議就醫檢查。

 

問題2:冬季養生湯品有什麼推薦?
回覆:黑豆排骨湯、桂圓紅棗茶、芝麻糊都是經典選擇。《本草綱目》有言:「黑者入腎」,冬天用黑色食材能幫助補腎養藏。不過慢性腎病或痛風患者,湯底建議清淡,避免高嘌呤或過鹹。

 

問題3:八段錦裡哪些動作對冬天特別有幫助?
回覆:冬天特別推薦三式:① 雙手托天理三焦——舒展脊柱、調暢氣機;② 兩手攀足固腎腰——強健腰腎、改善下肢冰冷;③ 攥拳怒目增氣力——激發陽氣、增強精神。每天做3–5遍即可。

 

問題4:冬天要不要補充維生素D
回覆:冬天日照不足,多數人容易缺乏維生素D,建議檢測後再補充。一般成人多為 1,000–2,000 IU/日的範圍,但需依醫師建議調整。食物上可增加鯖魚、蛋黃與菇類,幫助補足。

 

問題5:基因檢測能幫助冬季養生嗎?
回覆:可以。基因檢測能指出個人風險,例如:① CYP2R1/VDR 基因——決定維生素D代謝效率;② ACE/AGT/NOS3——影響血壓與心血管反應;③ COL1A1/MMP3——提示關節與結締組織修復狀態。這些資訊可結合中醫辨體質,讓養生策略更精準。

 

 

 

本文作者:吃漢營養師-蔡旻堅

總編輯: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部: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中藥養生調整、減重飲食、疾病飲食
經歷
萬國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主任、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屏東縣營養師公會理事、台灣中藥臨床學會副祕書長、高雄市中醫藥養生協會理事、阿米多福食品有限公司營養師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姚蘊珈
身邊有些20-30 歲熬夜上班族或學生或40至55歲的職場女超人們也很適合,不論年齡族群,其實只要開始有裡裡外外的壓力、操勞操心的在為生活打拚,都應該要注重保養

長期面對處於高壓環境的工作,每天處理研究數據、會議、營養諮詢和自媒體經營,熬夜加班幾乎成了日常。也因為這樣,我完全能體會現代人喝咖啡強撐,各種生活習慣難以維持的處境,這些看似還熬得過去的小狀況,其實都是要注意的訊號。

 

 

端粒是什麼呢?其實它就像是細胞的保護蓋,一點一滴,每當細胞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直到短到無法再保護染色體時,細胞便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

 

這次剛好有機會體驗到強調通過FSSC22000 & NSF cGMP雙認證生產、含丹參萃取等植物來源成分的MicoNia,其主打保健、專為設計的NRF三重植萃組合,結合多國發明專利的丹參精萃、含豐富多酚的紐西蘭松樹皮與涵蓋30多種酚類與植化素的彩虹蔬果酵素植萃,搭配益生元+專利益生菌的:MY-100 PLUS,提供這些從飲食難以攝取完整的因子,適合作息不穩或三餐不定者補充日常營養,幾乎是一應俱全,是目前很新穎的核心機轉。

 

 

我平常選擇早上空腹時食用,也曾在趕報告熬夜隔天、快閃出差任務或演講前直接食用,方便性很高。這點對於生活節奏快、三餐不定時的高壓族群來說,是超級厲害的法寶!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服務是品牌和醫事大學的精準醫學實驗室合作提供加值服務,讓使用者多一個客觀的參考依據。

 

 

這點對於喜歡以數據為基礎的人來說,真的是一項高質感加值服務~

 

我認為青春不是只靠外在保養,內在營養也重要,到專櫃總是幾千、幾萬的花,只要能維持美麗的通通都要!卻忽略日常營養補充,不能只靠表面遮掩。

 

 

除了我自己體驗以外,我也推薦給我媽媽食用,身邊有些20-30 歲熬夜上班族或學生或40至55歲的職場女超人們也很適合,不論年齡族群,其實只要開始有裡裡外外的壓力、操勞操心的在為生活打拚,都應該要注重保養,植物成分搭配日常營養補充、適合高壓生活型態的便利選擇。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姚蘊珈
營養師
專長:●專長項目: 減重營養、糖尿病、三高等代謝症狀、功能醫學、營養諮詢和菜單設計
現職
●證照: 營養師高考證照 HACCP 60A ●現任: 陽明交大食安所碩士 Cofit營養師 營養平台文章撰寫 ●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學士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
陳子妮
在使用順序上,我建議大家可以由 小腿 ➝ 大腿根部,以向上拉提與按壓的方式按摩。甚至 頸部、腰部、手腕 等緊繃位置,也能塗抹享受舒緩。

現代人無論是久坐辦公、長時間站立,或是旅途中動輒好幾小時不動,常常會在一天結束時發現雙腿沉重、緊繃。尤其是上班族、孕期媽咪、熱愛運動的人,或是長輩銀髮族,腿部壓力更容易日積月累。這些壓力若沒有好好舒緩,自然影響生活品質。很多人都在尋找一款 「清涼舒緩、好吸收、方便隨身使用」 的產品,而 Fées 美腿舒活霜(勁涼升級版),正是專為這些需求而誕生的解答。

 

三重涼感因子,帶來階段涼感釋放

 

 

我推薦Fées 美腿舒活霜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運用 三重涼感因子,帶來前所未有的 階段涼感 體驗:

  • 高純度薄荷醇:一抹即時降溫,瞬間趕走沉重感。
  • MDPP 新型科技冰肌精粹:持續舒涼,猶如替雙腿開啟冷氣循環。
  • 乳酸薄荷酯:長效、溫和涼感,不會過度刺激,適合天天保養。

 

層層接力的沁涼,讓涼感從即時到持久,完整陪伴每一段放鬆時刻。真正做到 一抹涼感,五秒喚醒!

複方花植精油能量,寵愛雙足好享受

除了涼感科技,Fées 美腿舒活霜更結合複方花植精油:絲柏、檸檬、薰衣草、岩玫瑰、薄荷,五大法國進口精油協同作用,其香氛設計也很講究:

前調:辛香調

中調:茉莉花香

後調:廣藿香

 

讓Fées 美腿舒活霜不只是腿部舒緩,更是香氛縈繞的享受。

 

 

Soline 葵花籽精萃 × 雙重玫瑰花水

在舒緩之外,Soline 葵花籽精萃帶來智慧型長效保濕,搭配 雙重玫瑰花水(義大利洋蕾薇 & 大馬士革玫瑰),能讓腿部肌膚更亮澤水潤,觸感柔嫩不乾澀。

 

孕婦可用,安心友善設計

懷孕中後期的孕媽咪,最常遇到的就是。這款產品特別設計為 孕婦可用(孕期三個月以上,膝蓋以下安心使用),貼心守護孕媽咪的雙腿,讓她們也能享受舒適。

 

不同族群、部位,隨時隨地帶來呵護

  • 久坐辦公族、長時間站立者:長時間同一姿勢的腿部
  • 運動愛好者:運動後快速降溫,幫助放鬆。
  • 孕期媽咪:寵愛媽咪孕期雙腿。孕期滿三個月後安心使用。
  • 長途旅遊者:飛行或乘車途中,隨時舒活。

 

 

即刻沁涼,迅速消散疲憊

持久舒涼,雙腿放鬆

肌膚柔嫩不乾澀

香氛療癒,心情愉快

 

在使用順序上,我建議大家可以由 小腿 ➝ 大腿根部,以向上拉提與按壓的方式按摩。甚至 頸部、腰部、手腕 等緊繃位置,也能塗抹享受舒緩。不得不說,三重涼感科技持久清涼,從即時到長效,加上複方花植精油、Soline 葵花籽精萃 + 雙重玫瑰花水,保濕修護,腿部更柔嫩。上班族、孕媽咪、運動族、長輩、旅遊者皆適用。Fées 美腿舒活霜(勁涼升級版),不只是保養,更是讓雙腿活力與自信的秘密武器!

 

 

立即體驗 「一抹涼感,五秒喚醒」,讓雙腿隨時保持舒活,走到哪裡都自在無負擔。

https://fees.tw/物理治療師陳子妮推薦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陳子妮
物理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 筋膜治療、徒手治療、運動訓練、體適能團課、講座 ●證照: 國家高考考試合格物理治療師 澳洲解剖列車筋膜治療國際認證-AnatomyTrains 挪威紅繩懸吊系統國際認證-RedcordNeuraci 德國Flexibar振動式核心訓練國際認證 澳洲高階骨科徒手治療認證證照
現職
●現任: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物理治療師 ●經歷: 熱河診所-物理治療師 高雄前金區孩童體適能運動講座-講師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健康促進講座-講師 一對一個人徒手治療/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