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中清誠心診所暨誠悅藥局在28日開幕,誠心醫療集團致力於提供全齡化、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涵蓋兒童成長、過敏代謝、睡眠醫學及整合醫療等多元項目。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副理事長黃子彥到場祝賀,表示中清誠心診所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預防醫學的發展,提供民眾更多專業的健康照護據點。診所引進醫學中心等級高階設備,特別針對兒童生長遲緩與內分泌異常進行檢測,提升診療水準。誠心醫療體系在耳鼻喉科領域穩固發展,未來將佈局更多科別,計畫朝百間連鎖診所邁進,成為全台最大最專業的整合醫學中心,持續以「專業用心,就找誠心」的理念為基礎,提升民眾的健康管理品質。

中清「誠心」旗艦診所盛大開幕,上醫預防醫學協會副理事長黃子彥親臨祝賀,預防醫學再添服務據點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現象,健康管理及全人醫學成為發展重點。中部地區頗負盛名的誠心醫療集團,旗下最新的中清誠心診所暨誠悅藥局於28日盛大開幕。集團總院長齊凡翔醫師表示,佔地120坪的中清誠心診所主要是提供兒童成長、過敏代謝、睡眠醫學及整合醫療手術等多元化服務,呼應政府的健康醫療政策,並持續推動基層診所跨科別共病照護計畫,致力於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

 

在開幕典禮上,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副理事長黃子彥親臨現場祝賀,並表示:「中清誠心診所的成立,標誌著預防醫學服務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提供了民眾一個全新且專業的健康照護據點。相信未來在誠心醫療體系的努力下,預防醫學的理念將會更加深入人心,為全齡層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年長者中,超過八成有一種慢性病、六成以上有兩種慢性病,甚至超過四成同時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病。未來照護的趨勢將會是多種疾病合併治療。中清誠心診所院長林偉傑醫師指出,民眾過去習慣於不同專科診所看診,不僅耗費時間,也增加了舟車勞頓。中清誠心診所的醫療團隊由多科別且經驗豐富的醫師群組成,能有效整合診療資源,讓民眾獲得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此外,少子化現象使得兒童健康問題更加受到重視,尤其是生長遲緩與性早熟等問題日益引發關注。為此,中清誠心診所特別引進醫學中心等級的高階儀器,進行抽血檢驗,並檢測孩童是否存在生長激素缺乏或其他內分泌異常情況,以提供更精確的診療服務。

 

誠心醫療體系以耳鼻喉科專科起家。總院長齊凡翔醫師回憶道,當年在海線清水區創立第一間「向陽耳鼻喉科診所」,採用了「聯診式」診所模式。他指出:「大型醫院雖然能夠提供全面服務,但冗長的等待與繁雜的行政流程常讓民眾感到不便。因此,我們決定將深度的醫療專業與優化的看診流程帶入基層診所。」

 

這樣的理念也得到了其他醫師的共鳴與支持。李自強醫師、林偉傑醫師、林純至醫師、黃冠智醫師等專家共同建立了誠心醫療體系,歷經十年,不僅在耳鼻喉科領域穩固發展,也逐步佈局整合醫學與創新醫學的領域。誠心醫療集團計畫進一步擴大規模,目標朝向百間連鎖診所邁進,成為全台最大最專業的整合醫學中心,並以「專業用心,就找誠心」的企業精神,致力於為民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醫療服務。

 

照片提供來源 : 中清誠心診所中清誠悅藥局

Author picture
用上醫治未病的角度,看見預防醫學的潛力
經歷
數位編輯部
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黃子彥
當前全球約有千萬名帕金森病患者,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常被誤解為僅限於「手抖」,實則牽涉運動、情緒、睡眠與自律神經等多重系統。本文以世界帕金森病日為切入點,深入解析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非運動表現與照護重點,並介紹全球各地的公益活動與藍燈倡議。結合中醫「風內動」與「肝腎虧虛」的觀點,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並提供實際的行動建議與參與方式。適合關心家人健康、欲了解帕金森病全貌的30歲以上讀者閱讀。

引言:你對帕金森病的認識,足夠嗎?

你是否知道,全世界每年約有超過一千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正在與這場緩慢而深沉的神經疾病搏鬥?根據美國帕金森基金會資料,帕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且患者人數正在逐年上升(註1)。然而,許多人對這項疾病的印象,卻只停留在「手抖」。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了不明的倦怠、嗅覺異常、甚至情緒低落,你會想到是神經系統在求救嗎?帕金森病遠不止表面症狀那麼簡單,它潛藏著情緒、睡眠、消化、認知等多重挑戰。

 

每年的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是全球病友、醫療專業與家屬共同發聲的一天。今天,讓我們花三分鐘,一起拆解帕金森病的迷思,走進那些與你我一樣有血有淚的生命故事,並學習如何用行動傳遞關懷。

 

📚 參考文獻:
1. Parkinson’s Foundation. (2023). Statistics and Facts. https://www.parkinson.org/Understanding-Parkinsons/Statistics

 

 

你知道這一天嗎?世界帕金森病日活動的由來與願景

你是否曾聽過「世界帕金森病日」?每年的4月11,正是為了紀念英國醫師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而設立的全球性健康倡議日。他在1817年首次發表了醫學論文《震顫麻痺論》,首度詳述這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的特徵,從此「帕金森病」一詞逐漸被醫學界接受並重視(註1)。

 

設立這個紀念日的初衷,不只是為了醫療科普,更是一場對患者的集體致敬。像是春天裡悄然盛開的蒲公英,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看似平靜,卻處處飄浮著不為人知的顫抖與努力。透過這一天的活動──從醫院的健康講座,到病友分享會、線上串聯的公益挑戰──我們能夠更深入認識帕金森病,消除迷思,也讓患者與家屬感受到社會的陪伴與接納。

 

但別小看這樣的日子。若我們只是冷眼旁觀,這個病症或許依舊被標籤為「老年人的手抖病」;只有當你我都願意參與,才能讓理解真正轉化為支持,讓知識成為溫柔有力的行動。

 

 

不是只有手抖而已:從一位病友的故事看見帕金森病真相

你是否以為帕金森病只是「手抖」的代名詞?讓我們來聽聽阿明的故事——一位熱愛園藝的退休老師,近年卻發現自己不再能輕鬆照料花草。不是因為手抖,而是因為持續的疲憊感、難以入睡的夜晚,以及那逐漸模糊的記憶。

 

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往往在疾病初期就悄然出現,卻常被忽視。這些症狀包括:

  • 情緒與認知變化:如焦慮、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幻覺;
  • 自律神經功能障礙:如便秘、排尿困難、姿勢性低血壓導致頭暈;
  • 感官與睡眠問題:如嗅覺喪失、慢性疼痛、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等(註2)。

 

這些非運動症狀,就像靜靜潛伏在生活裡的陰影,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深遠,甚至超過運動症狀所帶來的困擾。根據《The Lancet Neurology》的一篇系統性回顧,非運動症狀被視為帕金森病中最具破壞力的部分之一,卻最常被忽略(註2)。

 

阿明的經歷提醒我們:帕金森病不僅僅是手抖。若你或身邊的人正面對這些不明原因的變化,請不要猶豫,越早識別,就越有機會延緩病程,保有尊嚴與希望。

 

世界帕金森病日活動有哪些?你也能參加的暖心行動

你是否曾想過,除了醫療治療,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支持帕金森病患者?​每年4月11日的「世界帕金森病日」,全球各地都舉辦多樣的活動,旨在提升大眾對帕金森病的認識,並為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希望與支持。​Days Of The Year

 

在英國,超過180個地標建築點亮藍燈,象徵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關懷與支持。​此外,還有「Knit it Blue」活動,志工們編織藍色鬱金香,傳遞溫暖與希望。​社區中也舉辦了超過150場活動,包括資訊攤位、蛋糕義賣和運動課程,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了解帕金森病的相關知識。 ​Parkinson’s UK+1Parkinson’s UK+1

 

在美國,帕金森基金會(Parkinson’s Foundation)發起了「Moving Day」步行活動,鼓勵民眾透過步行支持帕金森病患者,並籌集研究資金。​此外,還有「Parkinson’s Revolution」室內單車活動,結合運動與募款,為患者帶來正向能量。 ​Wikipedia+2Wikipedia+2Days Of The Year+2

 

在義大利,帕金森病協會(Parkinson Italia)協調了多場活動,包括研討會、工作坊和支持小組,促進患者之間的交流與支持。 ​Gondola Medical

 

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社會對帕金森病的認識,更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了實質的支持與關懷。​無論是參與活動、捐款,或是分享相關資訊,每個人的行動都能為帕金森病患者帶來希望與力量。​新浪香港+1Wikipedia+1

 

讓理解成為支持的起點:3個行動為帕金森病患者發聲

你知道嗎?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其實可以從非常簡單的行動開始。一個轉發、一句理解、一場參與,都是他們生活裡的一束光。以下這三個方式,就是你我可以立即採取的支持行動:

 

  1. 參與或推廣活動:你可以加入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線上或實體活動,如講座、步行挑戰、義賣、藍燈點亮行動等。這些不只是一場活動,更是讓患者被社會看見的舞台(註4)。
  2. 主動分享正確知識:將你所學的帕金森病相關知識分享給親友,或在社群平台上轉貼衛教內容,幫助打破對這項疾病的誤解與偏見。
  3. 成為「日常的支持者」:也許你並非醫療人員,但你可以是一位更有耐心的朋友、一位願意傾聽的鄰居。日常的微小關懷,對患者來說是沉重生命中的柔軟支點。

 

正如《黃帝內經》所言:「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真正的健康關懷,不是等到疾病來襲才開始,而是願意在了解中行動,在同理中陪伴。你願意,成為這樣的「聖人」嗎?

 

 

結論:調和內外的失衡,才是真正的預防之道

《黃帝內經》曰:「風勝則動,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帕金森病雖屬現代醫學範疇,但從中醫的視角來看,其根本常與「肝腎虧虛」、「風內動搖」有關,病機牽動陰陽、氣血與五臟的協調失衡。當氣血不順,風邪易乘虛而入,神明不安,筋骨失養,便如秋葉乍落,無聲卻深遠。

 

每年的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不僅是科普疾病的日子,更是一場喚醒社會對「慢性退化」與「慢性照護」的共同覺察。帕金森病不會一夜來襲,它像樹根逐漸枯萎般潛行於體內,需要整體性、預防性的照顧智慧。

 

這正是中醫「治未病」的真諦所在——在尚未明顯失衡之時,便以食療養正、情志調和、筋骨運動為法,維護內在精氣神的平衡。而在世界帕金森病日這天,我們所做的不只是倡議,更是在提醒社會:「疾病未必可癒,關懷卻能補虛。」願你我都能從認識開始,在生活中實踐這份調和的智慧。

 

 

📚參考文獻:

  1. Dorsey, E. R., & Bloem, B. R. (2018). The Parkinson pandemic—a call to action. JAMA Neurology, 75(1), 9–10. https://doi.org/10.1001/jamaneurol.2017.3299
  2. Chaudhuri, K. R., Healy, D. G., & Schapira, A. H. V. (2006). Non-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Lancet Neurology, 5(3), 235–245.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06)70373-8
  3. Gondola Medical. “World Parkinson’s Day 2024: Events and Awareness.” https://www.gondola-medical.com/news/world-parkinsons-day-2024/
  4. Parkinson’s Europe. (2024). How to get involved on World Parkinson’s Day. https://www.parkinsonseurope.org/news/world-parkinsons-day-2024

 

 

比較項目 帕金森病基本認識 世界帕金森病日活動面向
定義與本質 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運動、情緒、認知、自律神經等多系統 全球倡議日,於每年4月11日舉行,提升社會對帕金森病的理解與關懷
症狀分類 運動症狀(如顫抖、僵硬)與非運動症狀(如憂鬱、便秘、失眠) 健康講座、病友分享、公益走路、點燈儀式、志工活動等
中醫觀點解析 屬「風內動」、「肝腎虧虛」、「陰陽失調」,治未病為關鍵 結合中醫倡議如食療、穴位按摩、氣血調養等,提升整體健康與照護意識
社會參與方式 以病患或家屬身分就醫、照護、學習衛教 一般大眾可透過分享資訊、參與活動、捐款、志工服務等方式投入
象徵色與意象 多以深藍色代表神經系統疾病 藍燈(希望與支持)、藍鬱金香(國際象徵花)、編織藍絲帶運動
行動意義 及早識別、整合治療、照顧生活品質 從知識走向行動,讓「理解」轉為「陪伴」與「支持」,照亮沉默的病友世界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只有手抖嗎?

回覆:
並非只有手抖。許多患者在早期可能出現非運動症狀,如情緒低落、便秘、睡眠障礙、嗅覺減退或記憶力模糊等,這些常被誤以為是壓力或老化徵兆。中醫視此為「肝腎不足,風動於內」,提倡在未病之先就注意身體微變。若你或家人出現類似情況,建議儘早就醫評估,以便及早介入與照護。

 

問題2:我不是患者,也不是醫療人員,可以怎麼參與世界帕金森病日?

回覆:
當然可以!即使你不是病患或醫師,你仍能透過三種方式發揮影響力

  1. 分享正確的帕金森病知識給親友
  2. 參與世界帕金森病日的活動(如藍燈點燈、健走、義賣)
  3. 支持病友團體、捐款、成為陪伴者
    正如中醫所言:「治未病,貴在察微。」社會對疾病的理解越深入,照護的環境就會越溫柔。

 

問題3:帕金森病可以治癒嗎?有哪些治療選擇?

回覆:
目前帕金森病尚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藥物、復健、運動訓練,以及營養與情緒支持,有效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西醫常用左旋多巴等藥物調節神經傳導,中醫則強調「補腎養肝、疏通經絡」來調和全身氣血。建議由神經內科醫師與中醫師協同評估,找到最適合個別體質的療程組合。

 

問題4:帕金森病與一般的老年退化有何不同?

回覆:
雖然兩者都可能出現在中老年階段,但帕金森病是一種具特定神經退化機轉的慢性疾病,主要影響腦中控制動作的黑質神經元。與單純老化相比,它會伴隨更明顯的動作障礙與非動作症狀。若發現行走緩慢、手腳僵硬或情緒異常,應尋求專業診斷,避免誤判。

 

問題5: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保健方式可以預防或延緩帕金森病?

回覆:
雖無絕對預防方法,但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有效減緩神經退化。建議:

  • 飲食:多攝取抗氧化食物,如深色蔬果、堅果、魚油
  • 運動:規律進行平衡與肌力訓練,如太極、快走
  • 情志調養:保持穩定情緒與良好睡眠
    中醫提倡「肝藏血、主筋」,筋骨之靈動與情緒息息相關。身心平衡,就是最佳的保健根本。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黃子彥
中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現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藥師
藥師
蔡季芩
市面上不少產品強調「快速見效」,但有些可能添加像是番瀉葉、蘆薈素或山梨醇等成分,雖然短期有效,卻容易讓腸道產生依賴,打亂原有節奏。相比之下,我更安心選擇像 SP-2 這樣溫和、能天天補充的健康好夥伴。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關注過自己每天便便的型態?我們為了維持身體的基本運作,一天至少會攝取三餐,但是,在期待美食的同時,卻忽略了身體排出的狀況,不能只知道一直input卻沒有output,我認為每天關注自己排便的習慣是最好的喔!

 

可惜現實終究敵不過理想,每天緊湊上班的八小時,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加上工作環境使然,每天都只有半小時的用餐時間,總是買個簡易餐點就果腹結束,造成排便非常不順暢。

 

幸好我遇上了 喜來麗超級密碼 SP-2,每天順暢的感覺,就靠它!
它的核心配方來自多種綜合蔬果發酵物,融合七種植物來源的營養精華,包括珊瑚草、木瓜、牛蒡、荷葉、西印度櫻桃、亞麻籽與鳳梨,富含膳食纖維,並搭配溫和發酵技術,秉持「草本成分 × 溫和調理 × 每日可食」的理念,打造出適合日常保養的輕盈選擇。

市面上不少產品強調「快速見效」,但有些可能添加像是番瀉葉、蘆薈素或山梨醇等成分,雖然短期有效,卻容易讓腸道產生依賴,打亂原有節奏。相比之下,我更安心選擇像 SP-2 這樣溫和、能天天補充的健康好夥伴。

 

 

喜來麗超級密碼SP-2也採用獨特的發酵技術,轉化植物纖維素及小分子酵素,讓粉末變得很細膩,沒有顆粒感,而且入口即化,口味上會帶一點甜甜的西印度櫻桃味

 

另外也含有芽苞乳酸菌與益生質,使用特殊的腸溶乳酸菌科技,在體內能夠存活更久,達6小時的長效,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做好健康維持。

 

第一次拿到喜來麗超級密碼SP-2

我就嘗試吃了兩包

發現…效果真是順暢呢!

爾後我就維持每日一包

現在感覺排便順暢呢!

 

 

現在健康意識抬頭,大家都想要活得更健康,但不免俗的還是會有大魚大肉的聚餐,如果提前知道今天有聚餐,或是餐點會少了蔬菜纖維,就可以攜帶兩包飯後食用,單一包裝的型態,很適合放在包包帶出門,一點都不佔空間

 

既然會成為每天的必備品,想當然我們一定也要關心產品是否有送檢,喜來麗超級密碼SP-2成分居多是農產品,但你們可以大大的放心,經過SGS檢驗全數合格,包括488項農藥檢測、重金屬檢測、360項西藥成分等

 

 

現在你還在等什麼呢?

讓自己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官網 : http://www.hilary.com.tw/

FB 粉絲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ilary.intl.tw

產品連結 : https://www.hilary.com.tw/category/2/products/5

#全新升級新配方 #草本配方

#SGS 檢驗合格 #排便順暢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蔡季芩
藥師
專長:●專長項目: 以生活化的方式帶領你走向預防醫學 ●證照: 中華民國藥師證書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人員證書 腎臟照護藥師證書
現職
●現任: 溪湖康健藥局藥師 ●經歷: 溪湖康健藥局藥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藥師 中國醫藥大學藥劑部藥師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