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王珮君
事實上,在筆者的經驗裡,中西藥合用(兩者需間隔,依醫師指示)可以讓病程縮短,也能減少服藥後的疲累感、胃口不佳等等,所以兩者是沒有衝突的。而平常就有睡眠不佳、壓力大、口乾舌燥、腸胃功能不良、三高的患者,也都建議進行調理來讓身體恢復到較為強健的狀態,最後,不要輕忽任何身體的警訊,只要覺得不對勁、不舒服,就趕緊諮詢醫師吧。

最近又是流感好發的時節,也因為最近的時事,讓民眾更加重視自己的狀況,也對於流感、肺炎等名稱聞之色變。

事實上,只要肺部因為感染而發炎都可以稱之為肺炎,這是一個廣泛性的稱呼,肺炎經常影響肺泡功能,進而阻礙人們正常的呼吸功能,患者可能出現發燒、咳嗽、喘、胸悶等症狀;然而,在不同族群的患者與不同的病原體,肺炎的表現是相當多變的,例如在年幼的嬰幼兒,不一定會有明顯咳嗽或發燒,但可能表現為呼吸急促、哭鬧不安、食慾減退、嗜睡等,這些都是需要警覺的徵兆;而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或者高齡的患者、免疫低下者,也不一定會有典型的主觀症狀出現,也有可能看起來會像是一般的小感冒,輕微發燒、略咳嗽、疲累感等,但病程的進展卻很快速令人措手不及。另外臨床上也曾見過非典型肺炎,如衣原體肺炎,主觀症狀較輕微,患者可能只是輕微咳嗽、稍微疲倦,但 X 光檢查下卻已顯示嚴重的肺部感染。

 

肺炎可能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體引起,常見的病原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等等,診斷方式可以透過胸部X光了解受影響的肺葉位置、經由血液檢查追蹤包含白血球、發炎指數、肝腎功能等等,而痰液培養可以進一步培養出確切的菌種以利用藥。

 

一般情況下,以目前的醫療技術,肺炎的治療經常是在可控的範圍內,若是細菌性的肺炎通常以抗生素治療為主,病毒性肺炎則通常是症狀治療,部分情況下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同先前的新冠肺炎;

 

如果感染嚴重,肺部嚴重發炎可能引起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這是由於劇烈的肺泡發炎反應迅速破壞肺泡,使肺泡內充滿分泌物,影響氣體交換功能甚至讓肺泡塌陷,患者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並且單純氧氣供應也無法提升血氧、患者意識不清等,需要進一步照護甚至插管使用呼吸器,ARDS的發生不一定是因為感染「拖太久」,而是因為肺部發炎反應過於劇烈,這種嚴重的炎症反應可能在感染的初期或中期就發生,甚至在感染幾天內就迅速惡化,在過去新冠肺炎時期亦有患者確診兩日內就進展為ARDS;當有這些變化時,此時就會立刻收住院治療。

 

也因為肺炎的多變性,在每個族群的患者表現都略有差異,因此想要預防流感引起的肺炎,重點仍著眼在降低感染風險、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特別是針對高風險族群(如高齡者、嬰幼兒、慢性疾病者、免疫力較弱者),建議施打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此外平日的防護也不能少,勤洗手、出入醫療院所、人多擁擠場合配戴口罩等簡單步驟,都是可以保護自己的方式。而平時也可以透過運動、充足的睡眠、適當排解壓力來增強自己的抵抗力,減低外界環境對自己身體的影響,畢竟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老祖先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就是說,自己的免疫力夠好,自然不容易受到致病原侵襲。

另外在筆者的中醫工作日常,有許多患者會詢問如果感冒已在服用西藥或是服用抗病毒藥,是不是先把西藥吃完再去吃中藥調理就好。事實上,在筆者的經驗裡,中西藥合用(兩者需間隔,依醫師指示)可以讓病程縮短,也能減少服藥後的疲累感、胃口不佳等等,所以兩者是沒有衝突的。而平常就有睡眠不佳、壓力大、口乾舌燥、腸胃功能不良、三高的患者,也都建議進行調理來讓身體恢復到較為強健的狀態,最後,不要輕忽任何身體的警訊,只要覺得不對勁、不舒服,就趕緊諮詢醫師吧。

 

台南豐盛中醫診所 王珮君 中醫師

前 呼吸治療師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deadly-flu-warning/

Author picture
●主治項目:【内科 】胃食道逆流、便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青春痘、眩暈、頭痛、【婦科 】痛經、月經異常、帶下、停經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焦慮、體質調整、【針灸科 】一般痠痛、顏面神經麻痺、顏面針美容
經歷
●現任:豐盛中醫診所 主治醫師●經歷:台南百合馬光中醫診所 主治醫師
面對流感,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除了及早施打疫苗與適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日常的手部清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同樣重要。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從預防流感開始,讓我們攜手共渡每一個流感季節,降低併發症風險,遠離致命威脅。

你知道嗎?「流感」為流行性感冒的簡稱,雖然其中有感冒兩個字,但流感跟一般感冒是不一樣的喔!流感的嚴重性大家絕對不能輕忽!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辨別流感與一般感冒,以及流感治療與預防。

感冒與流感的差別

感冒的治病源多達上百種病毒,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常見的有A、B、C型,A型與B型比較容易在人類之間大量傳播,所以我們每年的季節性流感大多屬於這兩種。流感盛行的季節大多在寒冷的冬季,主要是由飛沫傳染,潛伏期大約1~4天,發病後1~2週內易有併發症的產生。

要怎麼辨別流感跟一般感冒的差別呢?一般來說流感的症狀會比感冒嚴重許多,會出現肌肉酸痛、高燒、全身無力等症狀。另外,病程較長,大約為1~2週,而一般感冒病程平均2~5天而已。再來,流感影響身體的範圍是全身性的,相比一般感冒可能只有局部呼吸道的症狀,且流感的發病較突然,不同於一般感冒,是漸進式的發病。最需要注意的是併發症,流感相比感冒較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心包膜炎…等等,都是高死亡率的併發症,非常危險,所以一定要注意!

流感與肺炎的關係

為什麼流感後來會引發肺炎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呢?一般患者流感7~10天就能恢復,但對一些高危險族群(免疫不全、老年人、孕婦…等)而言,流感引發的肺炎,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當感染流感病毒時,病毒會攻擊我們呼吸道的上皮細胞,並且使我們免疫系統下降,這時候細菌更易進入我們的肺部,造成細菌性肺炎。如果肺部嚴重感染就容易引發。可能大家很少聽到這個名詞,但其實臨床上對於嚴重肺炎的病人,最終導致ARDS的病人不佔少數,而且可怕的是ARDS的死亡率>50%!

併發肺炎不可輕忽,小心ARDS

這裡簡單介紹「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ARDS是一種快速產生肺泡大範圍損傷及浸潤,而導致低血氧的症狀。依據2012柏林定義,是病患暴露於危險因子7天之內,產生急性肺部瀰漫性發炎導致低血氧及急性呼吸窘迫的症狀,胸部x光會看到雙側肺浸潤且沒辦法以其他原因排除。簡單來說,就是肺部嚴重感染,免疫細胞都在肺部打仗,那些戰死免疫細胞跟細菌、病毒就會堆滿肺泡,且過程中細胞們會分泌化學物質造成許多化學反應,最終這些堆積物造成肺泡沒辦法正常通氣,就算使用呼吸器,也要等肺泡自己慢慢修復,所以死亡率高達50%!

如何預防流感併發嚴重肺炎?

講了那麼多,要怎麼避免流感引發的肺炎或是其他致命的併發症呢?

1.施打疫苗:衛福部每年都有提供公費流感疫苗,符合條件的就可以到醫療院所施打。或是也能自費施打疫苗,有施打疫苗能有效預防流感重症。

2.抗流感病毒藥物:根據衛生福利部,流感抗病毒藥劑是可以預防或治療流感的藥品。 目前政府採購儲備之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包括口服式oseltamivir (如Tamiflu®及Eraflu®)及吸入式zanamivir (Relenza®),均為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複製,並可同時治療A及B型流感。

對抗流感從日常做起

面對流感,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除了及早施打疫苗與適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日常的手部清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同樣重要。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從預防流感開始,讓我們攜手共渡每一個流感季節,降低併發症風險,遠離致命威脅。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https://gcm.org.tw/blog/deadlyflu/

Author picture
吳岱璇
呼吸治療師
專長:呼吸治療
現職
現任 義大醫院西醫部 見習醫學生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流感雖然是常見的季節性疾病,但仍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除了接種疫苗、保持警覺、及早就醫外,也可以透過中醫的茶飲與穴道按摩來輔助緩解不適。希望大家能在這波流感中保持健康,度過寒冷的季節!

最近某位名人因流感過世的消息,讓許多人對流感的嚴重性有了更深的體悟。其實,每年的流感季節都有不少重症個案,甚至發生致命併發症。如何有效預防流感,並在感染後及時處置,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我整理了一些重點,並結合中醫的觀點,提供大家更完整的防治策略。


1. 台灣的醫療資源值得珍惜

曾在急診受訓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台灣的醫療體系相當完善。當病人出現可疑感染、意識異常、嚴重疼痛或其他警訊時,醫療人員通常會安排抽血、X 光檢查、病毒快篩,並視情況留院觀察。這些做法雖然有一定的防禦醫療成分,但與其遺漏任何可能的嚴重病情,寧可多做一些檢查,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然而,醫療資源雖然豐富,仍需善加利用。例如,有些患者一出現輕微發燒就急著衝急診,其實若無明顯危險症狀,可先至診所或門診就醫,避免佔用急診資源,讓真正需要的人能獲得及時治療。

2. 預防流感重症,重點在於「早期警覺、及時就醫」

新聞一出,許多人趕著去打流感疫苗,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重症患者。然而,就像新冠疫情期間,即使打滿三劑疫苗,仍有人因重症住院。疫苗確實能降低重症風險,但更重要的是 「及早發現、及時就醫」。
流感與新冠的症狀相似,都是高傳染性疾病,中醫將其視為「時疫」的一種,意指隨時節變化而流行的急性傳染病。若能在初期就辨識病情,適當休息、調養,並配合適合的藥物治療,就能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

3. 需要特別警覺的症狀

以下情況請務必提高警覺,必要時盡快就醫:
(1) 異常倦怠、痠痛,全身無力
• 若出現明顯的倦怠、肌肉痠痛,忽冷忽熱,甚至虛弱到無法下床,可能代表病毒正在迅速繁殖。
• 若白天睡眠超過 6 小時 仍未改善,應盡速前往急診。

(2) 嚴重喉嚨灼熱疼痛、吞嚥困難
• 若喉嚨劇烈疼痛,吞嚥困難,甚至有灼熱感,中醫認為這是熱毒蘊結咽喉,可服用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
• 若服藥 2 天內 症狀未明顯改善,建議盡快至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3) 高燒持續 39°C 以上,伴隨嗜睡
• 若發燒超過 39°C,且白天睡眠時間超過 4 小時,應特別注意感染狀況。
• 3 個月以下嬰兒 發燒,務必立即就醫。
• 若已服用退燒藥,仍 發燒超過 24 小時,應進一步檢查。
(4) 咳嗽加重,出現喘促、呼吸困難
• 若咳嗽後迅速喘促、呼吸困難,甚至活動力明顯下降,應儘快就醫。
• 若仍有良好活動力,僅痰多或鼻塞,可先服用川貝枇杷膏幫助排痰,並適當吸鼻涕觀察狀況。

4. 就醫建議

若上述症狀有惡化趨勢,應盡快就醫。可至耳鼻喉科、內科、感染科或兒科進行評估,必要時安排抽血檢查。急診雖處理急重症,但人多時並不一定比較快,若情況允許,門診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

5. 中醫輔助療法:茶飲與穴道按摩

除了西醫治療,中醫也提供許多方式來減輕流感不適,幫助身體恢復。
(1) 流感緩解茶飲
✅ 薑棗茶(適合初期風寒型流感)
材料:生薑 3 片、紅棗 5 顆、桂枝 5 克
作法:加水 500ml 煮 10 分鐘,熱飲可暖身祛寒。
✅ 金銀花薄荷茶(適合喉嚨痛、發熱者)
材料:金銀花 6 克、薄荷 3 克、甘草 2 片
作法:熱水沖泡 10 分鐘,代茶飲可清熱解毒。
✅ 川貝梨湯(適合咳嗽痰多者)
材料:川貝 5 克、雪梨 1 顆、冰糖適量
作法:水煮 15 分鐘,喝湯吃梨,可潤肺化痰。
(2) 舒緩流感不適的穴道按摩
✅ 風池穴(後頸部兩側凹陷處)
功效:疏風解表,減少頭痛、發燒不適。
按摩法:用拇指按壓 1 分鐘,適度放鬆。
✅ 合谷穴(手背虎口處)
功效:緩解喉嚨痛、發熱、頭痛。
按摩法:輕揉 1 分鐘,可促進身體調節。
✅ 太淵穴(手腕橫紋處,靠近拇指)
功效:調理肺氣,減少咳嗽、喘促。
按摩法:每天按壓 1 分鐘,幫助肺部排痰。

🫖 【中醫師推薦】流感緩解茶飲

茶飲名稱 適用症狀 材料 作法
薑棗茶 初期風寒型流感 生薑 3 片、紅棗 5 顆、桂枝 5 克 加水 500ml 煮 10 分鐘,熱飲可暖身祛寒。
金銀花薄荷茶 喉嚨痛、發熱 金銀花 6 克、薄荷 3 克、甘草 2 片 熱水沖泡 10 分鐘,代茶飲可清熱解毒。
川貝梨湯 咳嗽痰多 川貝 5 克、雪梨 1 顆、冰糖適量 水煮 15 分鐘,喝湯吃梨,可潤肺化痰。

💆【中醫師推薦】舒緩流感不適的穴道按摩

穴道名稱 位置 功效 按摩方式
風池穴 後頸部兩側凹陷處 疏風解表,減少頭痛、發燒不適 用拇指按壓 1 分鐘,適度放鬆
合谷穴 手背虎口處 緩解喉嚨痛、發熱、頭痛 輕揉 1 分鐘,可促進身體調節
太淵穴 手腕橫紋處,靠近拇指 調理肺氣,減少咳嗽、喘促 每天按壓 1 分鐘,幫助肺部排痰

結語

流感雖然是常見的季節性疾病,但仍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除了接種疫苗、保持警覺、及早就醫外,也可以透過中醫的茶飲與穴道按摩來輔助緩解不適。希望大家能在這波流感中保持健康,度過寒冷的季節!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flu-icu-danger-warning/

Author picture
劉郁辰
中醫師
專長:●主治項目: ✔漢方美體:量身訂做诚重計畫、埋線塑形、芳療美白、微針美容、調理豐胸、落髮改善 ✔內科:青春痘、皮膚癢瘆、過敏性鼻炎、睡眠障礙、體質調理、腸胃紊亂、慢性病合療、中風調養、虛弱疲倦、癌症放化療術後調理、情緒失調 ✔針傷科:遠絡治療、止痛針法、扭挫筋傷、中風復健神經病變、眼疾冶療 ✔婦科:生理期紊亂、經痛、白帶、不孕症產後調養、婦科雜症、更年期障礙 ✔兒科:過敏體質、發育遲緩、厭食、轉骨豐胸 ✔專長:親子養護調理,情緒療癒,減肥美容
現職
●現任: 新生堂中醫診所 院長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師 嘉寶產後之家 駐診中醫師 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齾內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 專科醫師 台灣芳療協會 講師 NAHA 高階芳療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