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鄭玲君
三餐不規律,健康大打折扣!上班族必看的飲食攻略
近年來,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開始忽略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三餐不規律、飲食不均衡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然而,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卻給他們的健康埋下了隱患。因此,對於每位上班族來說,學習並遵從一份科學的飲食攻略變得非常必要。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實用的飲食建議,幫助上班族們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提升健康品質,為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活力和幸福感。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現代人常常因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忽略了飲食的重要性,導致飲食不規律,健康狀況也因此受到威脅。特別是上班族,在忙碌的工作中,更容易忽略飲食習慣,讓身體健康大打折扣。因此,今天我們要為上班族提供一個飲食攻略,讓你們能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一、 三餐要規律,不可過度節食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飲食健康,尤其是上班族,經常需要忙碌於工作之中,導致餐飲時間不規律,甚至是過度節食或是暴食,卻不自覺地傷害了身體健康。因此,今天我要帶大家先了解「三餐要規律,不可過度節食」的定義,為上班族提供具體的飲食建議和實用的日常生活例子。

 

首先,讓我們看看三餐規律的重要性。人體需要穩定的營養供應來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如果長期不吃早餐或晚餐,或者是飲食不均衡,就會導致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等問題,甚至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無論有多忙碌,都應該保持每天三餐規律。 其次,對於想要減肥的上班族,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節食。許多人會認為減少食量、限制卡路里攝取量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但事實上過度節食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節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代率下降,進而影響體內各種賀爾蒙的運作。

 

此外,過度節食還會讓身體處於飢餓狀態,使得人的情緒變得不穩定,導致壓力增加,進而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那麼,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三餐規律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和例子:

 

  1. 飲食時間表:定下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例如早上七點半吃早餐、中午十二點吃午餐、晚上六點吃晚餐,並盡量遵守,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 帶食物上班:帶食物上班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可以避免因外食而選擇不健康的食物。可以在家裡花點時間做好飯盒,並且選擇營養豐富、容易攜帶的食材,例如蔬菜沙拉、雞胸肉、全麥麵包等等。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做飯盒,也可以在超市或是便利商店挑選較為健康的食物,例如水果、無糖優格、堅果等等。
    
    
  3. 不可過度節食:不需要過度節食,只要控制食量和食物種類即可。可以多選擇蔬菜、水果等高纖維、低卡的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豆腐、雞肉、魚肉等等。此外,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高鈉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糖果、甜點等等。如果對於食物種類和食量控制不是很確定,可以尋求營養師或是醫師的建議。
    
    

二、選擇健康食材,避免過度攝取油脂和糖分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受到了快節奏生活的影響,許多人喜歡選擇便利性高、熱量高、油脂和糖分含量高的食品。但是,長期以來這樣的飲食習慣往往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我們應該儘可能選擇健康的食材,避免過度攝取油脂和糖分。

 

首先,選擇健康的食材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的食材可以包括新鮮的蔬菜、水果、瘦肉和全穀物。在選擇肉類時,建議選擇瘦肉,例如雞肉、海鮮等,而不是高脂肪的紅肉。在選擇蔬菜和水果時,建議選擇色彩豐富、富含營養素的食物,例如葉菜類、紅、黃、綠色蔬菜、水果等。

 

此外,建議選擇含纖維較高的全穀物,例如地瓜、糙米等。選擇健康的食材可以保證身體得到足夠的營養,減少攝取過量的油脂和精緻糖的風險。 其次,避免過度攝取油脂和精緻糖也是非常重要的。過度攝取油脂和精緻糖會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健康問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攝取過量的油脂和糖分。一些常見的高油脂和精緻糖的食品包括炸雞、薯條、糖果、蛋糕等。盡量減少這些食品的攝入量,並且儘量選擇較健康的食品,例如水煮雞胸肉、水果沙拉、果汁等。 以下是一些實際的日常生活例子,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選擇健康的食材,避免過度攝取油脂和糖分:

 

  1. 早餐:選擇燕麥片、全麥吐司或水果搭配蛋白質豐富的食材,例如雞蛋、牛奶。避免選擇高糖、高脂的甜甜圈、泡芙等糕點。
    
    
  2. 午餐:選擇蔬菜、豆腐、魚肉等低脂、高蛋白的食材,減少紅肉和高油脂食物的攝取。可以選擇烤、燉、煮等烹調方式,減少油脂的摄入量。
    
    
  3. 晚餐:選擇搭配蔬菜、糙米飯和低脂肉類,例如雞肉、魚肉等,避免過度攝取油脂和糖分的高熱量食物,例如炸雞、薯條等。
    
    
  4. 點心:選擇水果、牛奶、全麥餅乾等低熱量、高營養價值的食品,避免選擇高糖、高脂的零食和糕點。
    
    
  5. 飲料:選擇清水、茶和咖啡等低熱量、低糖分的飲品,避免過度攝取含糖飲料和高熱量的酒精飲料。
    
    

總之,要選擇健康的食材,需要了解自己的營養需求,避免過度攝取油脂和糖分,選擇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的食品。通過食品的烹調方式,減少油脂的摄入量。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選擇食物可以幫助您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精神狀態,讓您擁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品質。

 

三、善用午休時間,增加身體活動量

長時間坐著對人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而大多數的上班族往往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裡工作,這不僅容易引發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同時也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因此,善用午休時間來增加身體活動量,對於上班族來說非常重要。那麼,怎麼樣才能在有限的午休時間內增加身體活動量呢?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議:

 

一、快步走 午休時間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快步走,這是最容易實行的身體活動方式之一。不僅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量,還能消耗卡路里、強化心肺功能,改善身體狀況。有許多公司甚至會提供場地或健身設施供員工使用,更加方便。 例如,在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中,很多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健身房鍛煉身體,但是午休時間足以讓他們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如快步走或慢跑,來幫助他們維持身體健康。

 

二、伸展運動 坐在辦公桌前長時間工作不僅會讓人感到疲勞,也容易讓肌肉僵硬,這時候,進行伸展運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伸展運動可以舒緩肌肉,增加柔軟度,並且還可以預防受傷。在午休時間進行伸展運動不僅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量,還能幫助工作更加有效率。 例如,在長時間坐在辦公椅上工作之後,可以進行一些伸展運動,如頸部、肩膀、背部、手臂等部位的伸展運動,這些運動不需要太多的空間和時間,但是卻能有效地幫助身體恢復。

 

三、活動式休息 除了進行運動和伸展操之外,活動式休息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活動式休息指的是在午休時間或工作間隙,進行輕鬆有趣的活動,以放鬆身心、增加身體活動量。 例如,你可以在辦公室內走來走去,或者到附近的公園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果你的辦公室有樓梯,不妨每天下樓買杯咖啡或倒杯水,這不僅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量,還可以讓你的腦袋清醒一下,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如果有機會,不妨參加公司的運動活動,例如團體健走、瑜伽課程或籃球比賽等,可以與同事一起運動,增進團隊凝聚力,同時也可以保持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維持正常且規律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光靠飲食是不夠的,無論是進行運動和伸展操、坐姿站姿交替或是活動式休息,都可以有效地減少長時間坐著對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並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氣。因此,上班族們一定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保持健康活力的狀態。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減脂營養、外食營養、運動營養、個人化飲食服務、營養講座
經歷
壹加壹健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中原食品團膳營養師、六福皇宮飯店營養師、新女性健康學院營養師、豐禾健康管理顧問營養師、柏飛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
藉由「降低配料」、「容量減少」、「糖度選擇」等方式,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可減少身體負擔。 因此,下次真的必須要喝手搖飲時,不妨參考該品牌網站飲品總糖量及總熱量訊息,聰明選擇吧!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要聞糖色變?許多研究報告都顯示「精緻糖」的過量攝取對健康有很大負面影響。「精緻糖」容易被快速吸收,引起血糖劇烈波動,當血糖迅速上升後,胰島素就會大量分泌,降低血糖,進而引發飢餓感和食慾增加,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肥胖。而手搖飲常用「果糖」做為甜度來源,果糖會導致瘦素阻抗現象,當瘦素無法發揮作用時,容易缺乏飽足感,加上血糖波動,雙重影響下,會比葡萄糖更能引發飢餓感和食慾。

除了熟知的肥胖外,過量的精緻糖還會導致痛風、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甚至腸道菌群失衡、皮膚老化、慢性發炎等問題,讓我們不得不重視。

依照國民健康署「添加糖」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游離糖」的定義,是指那些在製造或加工時額外添加的糖,非存在於食物本身的糖分,包括蔗糖、砂糖、葡萄糖、蜂蜜、黑糖、玉米糖漿等,但不包括化學合成的人工甜味劑。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無論是成人或兒童,每日攝取精緻糖的熱量最好低於總熱量的10%。如果能限制到5%以下,對預防肥胖和守護健康能帶來更多幫助。以總熱量為2000大卡計算,精緻糖攝取低於總熱量的10%以下,即應低於200大卡,相當於約10顆方糖的攝取量;若限量在總熱量的5%以下,則是要低於100大卡,相當於約5顆方糖的攝取量。

 

據2020年的統計,台灣手搖飲市場有900億營業額。台灣每年賣出10.2億杯手搖飲,平均每人每年喝43.3杯,顯示國人對手搖飲的需求不可忽視,因此如何聰明選擇成為一門學問,在享受口腹之慾的同時,盡量避免健康的危害。

依「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現場調製之飲料,應標示該杯飲料之總糖量及總熱量;總糖量及總熱量亦得以實際值或最高值表示,如以最高值表示者,應加註「最高值」。前項總糖量得以換算方糖數標示之(每顆方糖以五公克計)。

讓我為各位看官演示一下吧!

 

圖:張姝緹 營養師 提供

小女子是個勤勤啃啃努力生存的社畜,50kg的體重只能勉強容許擁有1500大卡的熱量維持體重,苟延殘喘下去,某天突然驚覺「成人的世界,除了長胖其他都不太容易」,想著未來的生活,當個社畜真的不容易,在飲料的世界裡,我該如何掌控唯一的選擇權呢!

藉由「降低配料」、「容量減少」、「糖度選擇」等方式,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可減少身體負擔。

因此,下次真的必須要喝手搖飲時,不妨參考該品牌網站飲品總糖量及總熱量訊息,聰明選擇吧!

 

每日精緻/游離糖建議上限換算(依 WHO 建議)
每日總熱量 (kcal) 10% 上限 (kcal) 10% 上限 (糖,g) 10% 上限 (方糖,顆) 5% 上限 (kcal) 5% 上限 (糖,g) 5% 上限 (方糖,顆)
1500 150 37.5 7.5 75 18.75 3.75
2000 200 50 10 100 25 5

換算說明:1 公克糖 ≈ 4 kcal;每顆方糖以 5 g 計。

手搖飲聰明選擇檢查表(依「總糖量/總熱量」標示)
飲品 容量 糖度 配料調整 標示總糖 (g) 換算方糖 (顆) 總熱量 (kcal) 是否在 10% 上限內
(請選每日基準)
備註
範例:紅茶 中杯 500 ml 微糖 去珍珠 15 3 120 是(以 2000 kcal/日計) 以無糖茶為優先;想甜選「微糖」
(自行填寫) (自行填寫) 無糖/微糖/半糖/全糖 少配料/去糖漿 (g) = 總糖 ÷ 5 (kcal) 是/否 查品牌官網「總糖量/總熱量」
(自行填寫) (自行填寫) 無糖/微糖/半糖/全糖 少配料/去糖漿 (g) = 總糖 ÷ 5 (kcal) 是/否 以「小杯」優先,減少總糖

營養師貼心降糖三步驟
步驟 作法 為什麼有效
1. 降糖度 全糖 → 半糖/微糖/無糖 直接降低「總糖量」與血糖波動
2. 減配料 少/去珍珠、奶蓋、糖漿 配料常是隱形糖熱量來源
3. 換小杯 大杯改中杯或少冰 容量下降=總糖下降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taiwan-hand-shaken-drinks-sugar-limit-guide/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Author picture
張姝緹
營養師
專長:●專長項目:【臨床營養】【三高疾病營養】【食品設備】【團膳營養】【 HACCP 稽核】
現職
●現任:【團膳營養師】 ●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系】
不吃早餐,看起來省事、省時間,甚至讓人誤以為能減脂。但這件事正讓你的代謝休眠,讓身材變「可愛」,還會讓人誤以為是「年紀大了」、「代謝變差了」。其實只是我們忽略了,身體是需要能量開機的,從明天開始,給自己一份完整的早餐,也給你的身體一個完整的開始。ROCK!🔥

嗨,我是營養師達哥。

自從我開了減重班後,發現每個學員很多都有不吃早餐來減肥的情況。

有的是為了減少熱量;

有的是因為要進行168斷食;

有的則是單純覺得早上不餓,吃不下。

但這樣真的好嗎?

先說結論:吃早餐這件事,對我來說跟盧廣仲的歌一樣~不只重要,還很ROCK!

我知道你可能會說:「我不是故意不吃早餐,我是在做168斷食耶!

168的確是一種有效的減重方法,我自己也有學員靠這個方法瘦下來。

但在這麼做之前,我必須先讓大家知道很多人把168簡化成「不吃早餐」,

但事實上,這樣做風險很大。

因為你讓最該啟動代謝的時間飢餓,把進食集中在身體代謝效率下降的傍晚與夜間。

這會導致:

  • 生理時鐘錯亂
  • 血糖波動變大
  • 宵夜吃得更重
  • 身體長期以為處於飢荒 → 降低代謝率

用168斷食時,我建議用「早吃」取代「晚吃」

如果你想做168?我的建議是這樣排:

👉 早餐 8:00 開始

👉 下午 4:00 吃完晚餐

👉 晚上只喝水,不進食

這樣的好處是:

  • 早餐啟動代謝+校正生理時鐘
  • 白天進食→配合身體燃燒效率
  • 晚上進入休息與排毒,不給身體太多消化壓力

接下來說說

為什麼應該吃早餐?

一、早餐是啟動代謝的開關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處於長時間空腹狀態,代謝速率自然降低。

此時,吃早餐就像是「按下開機鍵」,

喚醒身體各項機能,讓腸胃開始蠕動、肝臟啟動代謝、血糖恢復穩定,基礎代謝率隨之提升。

研究顯示,起床後1小時內食用正確的早餐,能讓基礎代謝率提升8%~10%,

相當於每天多消耗30分鐘至1小時運動的熱量。

而不吃早餐的人,基礎代謝率平均下降達15%。

簡單來說,你只吃中餐、晚餐,但因為身體消耗熱量的效率下降,

反而更容易把多餘的熱量「存起來」,而且不是存成肌肉,是存成脂肪。

更麻煩的是,當身體長時間得不到能量來源,除了分解肝醣與脂肪來供應外,

你辛苦練的那一點肌肉(好吧 我知道你沒練),也會成為備用能源。

長期下來,體脂肪自然越囤越多。

二、不吃早餐帶來的連鎖反應

從代謝慢下來開始,接下來就會出現一連串你可能沒注意過的狀況

血糖起伏大

早餐其實是調節血糖的第一個關鍵點。

當你什麼都不吃,血糖會在早上處於偏低狀態,

但一旦你撐到中午大吃一頓,血糖瞬間飆升,胰島素自然暴衝。

久而久之,胰島素敏感度下降,血糖控制力變差,不只容易囤脂,還可能拉高糖尿病的風險。

午晚餐想大吃一頓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不吃早餐的人,到了中午常常一口氣吃很多,而且會特別想吃重口味的東西?

不管有多油多甜都不覺得膩,因為身體正在狂吼:快給我熱量,越快越好!

這不是他們的問題,這是身體進入所謂的補償性進食。

當心理以及身體都告訴你快點吃!多吃點!,

也許短期內可以透過自制力去壓制,但長期一定會有爆發的一天(通常不止一天..)

三、該怎麼吃早餐?

1.優質蛋白質

早餐最不該缺的營養素就是蛋白質。

它可以幫你延長飽足感,避免血糖起伏,也能維持肌肉量。

例如:水煮蛋、豆漿、低脂牛奶、無糖優格、豆腐,這些都是快速又好用的選擇。

可以做一顆雞蛋起司三明治,或前一天晚上先準備一份蛋沙拉,隔天直接抹上全麥吐司就搞定。

2.減少精緻澱粉

白土司、蛋餅皮、甜麵包,這些精緻澱粉容易讓血糖飆高,而下降也快,

可能還不到10點鐘就開始想找零食。

長期這樣吃,血糖震盪劇烈,胰島素壓力也大。

所以建議:主食選地瓜、全麥麵包、燕麥、糙米飯這種全穀根莖類,讓身體有穩定能量來源。

3.纖維幫助腸道啟動

早餐吃一點蔬菜水果,裡面的膳食纖維會幫腸胃啟動排空機制,

刺激腸蠕動,也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身體穩定,你的心情也會更穩定。

實際建議:香蕉、蘋果、小黃瓜、番茄,配上前面講的蛋白質和好澱粉,

就是一份完整的早餐。真的沒時間?那至少喝杯無糖豆漿加根香蕉,也比空腹喝咖啡好。

吃早餐是件很幸福的事

不吃早餐,看起來省事、省時間,甚至讓人誤以為能減脂。

但這件事正讓你的代謝休眠,讓身材變「可愛」,

還會讓人誤以為是「年紀大了」、「代謝變差了」。

其實只是我們忽略了,身體是需要能量開機的,

從明天開始,給自己一份完整的早餐,也給你的身體一個完整的開始。ROCK!🔥

早餐建議 說明與舉例
攝取優質蛋白質
延長飽足感、維持肌肉量
水煮蛋、豆漿、低脂牛奶、無糖優格、豆腐、起司三明治
避免精緻澱粉
穩定血糖、減少暴食
選擇全麥吐司、地瓜、燕麥、糙米飯,避免白吐司、甜麵包
補充膳食纖維
幫助腸胃蠕動、穩定心情
香蕉、蘋果、小黃瓜、番茄等,搭配主食與蛋白質
正確斷食順序
善用168斷食,不傷代謝
早上8點吃早餐,下午4點吃完晚餐,晚上只喝水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breakfast-metabolism-fat-storage/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Author picture
蔡旻達
營養師
專長:●專長項目:【營養諮詢及衛教】【長照營養】【健身營養】【減重諮詢】【兩性諮詢】
現職
●現任:【維新醫療社團法人台中維新醫院 營養師】 ●學經歷:【長照機構 營養師】【地區醫院 營養師】【靜宜大學食品營養所 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