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藥師
藥師
黃泳霏
保養品選擇新指南?專業藥師:要含燕麥成分
我建議選擇含有燕麥成分的皮膚保養品,能夠有效且快速的改善皮膚乾燥、粗糙和敏感問題,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安全、有效的保護。在這基礎之下,更建議大家選擇天然成分的產品。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脆弱肌膚的日常照顧,並在挑選保養品中更能選擇對肌膚有益無害的優質產品。

台灣氣候濕熱,加上空氣污染和生活壓力,許多民眾都面臨著各種皮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五大皮膚問題包括粗糙、乾癢、敏弱、異膚和乾癬。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外觀,更帶來了實質上的不適和困擾。

 

皮膚粗糙的人肌膚摸起來像砂紙一樣,失去了應有的光滑光澤。乾癢更是令人難以忍受,皮膚乾燥引發的瘙癢經常讓人夜不能寐,也常常因為不自覺的抓癢,而導致傷口出現,甚至流血流淚。敏弱肌膚的人對外界環境變化特別敏感,一點點的刺激就可能引發紅腫、刺痛或過敏反應。異膚即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保濕功能缺損的疾病。,患者皮膚容易乾燥、發炎,甚至太乾時還會出現裂口。乾癬則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慢性皮膚病,皮膚上出現紅色鱗屑斑塊,常常伴隨瘙癢和疼痛。這些皮膚疾病都有共同表徵: 都是會擾人作息跟生活的!

 

剛好我小女兒有這天生的皮膚問題,自幼以來的異位性皮膚炎,不僅影響了生活品質,也造成學習時期因皮膚不適而無法專心。有時還因外觀的不美觀,帶來小朋友心理壓力和自信心的下降。尤其在夏天的此刻更是容易發作,悶熱潮濕越發不適,類固醇藥膏也常常因此需要派上用場; 因此找到真正有效的問題皮膚照顧對策,成為了迫切的需求。

 

喜歡研究化妝品保養品成分的我,自然特別注重主成分的選擇。做為問題皮膚的解決之道,可以挑選寶寶也可用的成分,乳液的成分愈單純,對皮膚的刺激性就越小。以燕麥為主要成分的保養品因其天然溫和、安全和長久以來有許多使用經驗,逐漸受到醫學專家和消費者的的肯定。燕麥富含的膠體成分,能夠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有效鎖水,緩解乾燥和瘙癢。同時,燕麥還含有抗氧化物質,能夠對抗自由基,減少皮膚老化。因此最近我積極尋找含有膠體燕麥的保養品,相比於一般燕麥,膠體燕麥的分子結構更小,能夠更快速地被皮膚吸收,效果更明顯快速。

 

身為藥師的我,常有機會接觸各類的保養品牌,因此也對賦形劑也相當嚴格審核。濕疹或異膚專用的乳液必須要含有極低濃度的防腐劑、不能添加香料、不能使用過於複雜的界面活性劑。高濃度防腐劑、香料、複雜的界面活性劑都可能會會造成皮膚過敏及再度刺激,另外許多保養品含有礦物油、石化成分、paraben和香精等,這些也都是容易讓皮膚狀況更惡化的危險因子,甚至引發過敏反應,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不可不慎!

 

隨著人們對皮膚健康的重視程度提高,醫界和市場都開始關注護膚保養品的功效。許多皮膚科醫生和專家都認為,針對皮膚粗糙、乾癢、敏弱、異膚和乾癬等肌膚問題,選擇合適的日常保養品是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當然病患在生活作息還有飲食方面,也是需要認真的管理自己,容易致過敏的食物減少接觸頻率,例如: 巧克力,帶殼海鮮,精緻糖類食物等。

 

粗糙,乾敏肌,異膚,乾癬等膚質,是台灣本島生活環境下的國人常見現況,既然環境無法改變,我們只能更正視這些皮膚問題,找出解決之道。也幸好台灣的保健保養品市場成熟,照顧這群脆弱肌膚的產品因此因應而生。保濕是關鍵,因為皮膚乾燥會引發乾癢,進而導致皮屑脫落。而保濕做的好,肌膚的屏障有多一層的保護力,日常生活就照顧得更輕鬆了,除了能幫皮膚圍起一道堅固的保護牆,並且時時修復,抵禦刺激物質的入侵,避免讓自己陷入「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調」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

 

照顧異膚,及敏弱粗糙肌膚的保濕工作很重要,那應該如何進行?除了養成勤擦乳液的好習慣,還要留意一下每日皮膚的清潔行為,才不會讓打造皮膚保護牆的工程前功盡棄。過度清潔對異膚患者而言是不恰當的,容易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並且讓皮脂膜變得更單薄。

 

建議上述皮膚疾病的患者養成以下的清潔好習慣:

  • 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可選擇溫度偏涼的清水來清潔
  • 淋浴取代頻繁泡澡
  • 避免用力刷澡、磨砂、去角質等行為

如此,除了病患居家自身照顧得當以外,臨床上與醫師藥師配合用藥!更能讓整體的皮膚照顧品質更為優質。

 

在四季如夏的台灣,常不乏出現悶熱潮濕的天氣,挑選質地清爽的乳液就格外的重要了!有個對質地挑剔的女兒,也讓身為藥師媽媽的我,每次選產品都一定要認真試擦。其中產品乾爽不油膩也是我考慮的重點之一,含有燕麥的保養品,這方面就表現特別好。其清爽的質地和快速的吸收性,讓各年齡層的使用者,使得使用過程更加愉悅,不會留下油膩感。連挑剔的小女兒都讚不絕口呢!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成分和效果。消費者不僅關心產品的即時效果,更關心其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產品應通過科學的配方設計和嚴格的品質控制,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有效的選擇。

 

選對保養品能有效解決皮膚問題,是預防醫學輕鬆又有效的實踐。

 

除了使用高品質的保養品,日常生活中的護膚習慣也非常重要。首先,保持皮膚清潔是基礎,但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建議使用溫和的潔膚產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面乳。其次,保持適當的保濕是關鍵,乾敏脆弱肌,特別需要選擇保濕效果好的產品,並且應該每天至少早晚堅持使用。第三,避免過度曝曬,紫外線是皮膚老化和損傷的重要原因,日常出門應該塗抹防曬霜,並適當遮蔽。最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都有助於皮膚健康。

 

這裡我建議選擇含有燕麥成分的皮膚保養品,能夠有效且快速的改善皮膚乾燥、粗糙和敏感問題,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安全、有效的保護。在這基礎之下,更建議大家選擇天然成分的產品。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脆弱肌膚的日常照顧,並在挑選保養品中更能選擇對肌膚有益無害的優質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專長項目:減重瘦身/科學菜單規劃/醫學美容/體態雕塑/火箭速度瘦身不復胖好閨蜜 ●專業證照: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健康體重管理師/酷塑原廠認證體雕師/美容師丙級
經歷
●現任:沐淨科技體雕診所CEO ●學經歷: 台灣大學藥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沐淨科技體雕診所 阿斯特捷利康藥物諮詢 蕭中正醫院臨床藥師暨醫藥顧問 福澤藥局總藥師 米蘭時尚診所經理 社區藥局負責藥師
在適當的規範下,讓孩子使用3C產品、吃甜食是沒問題的,但切記不要依賴手機、平板電腦、糖果…等「保母」來安撫孩子,否則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因小失大,因為一時方便而影響孩子日後注意力的發展。 若家長已經謹慎控管孩子的日常習慣,但仍覺得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職能治療師做完整的評估,找出其他影響注意力的因素,如肌肉張力、衝動控制、參與動機…等,再來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治標也治本。

近幾年來評估的孩子中,有九成的家長會主訴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常常坐不住、靜不下來或是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吸引,所以常常每個玩具都玩不久等等。這樣的比例之高讓我們不得不好好來探究一下,到底為什麼注意力問題會變成現代人的文明病?其實「注意力」這個名詞雖然看起來簡單,卻可以細分成五種類型來討論。

注意力的五大分類,了解孩子的專注力表現

一、集中性注意力:是最基礎的能力,當環境出現任何的訊息,包括看/聽/摸/聞到的等,大腦能夠接收並做出反應,如聞到臭味時會找尋味道來源;

二、持續性注意力:持續將注意力放在同一事物上,並維持一段時間,如閱讀完一本書;

三、選擇性注意力:面對環境中的多項刺激物,仍可以選擇特定目標來執行,如在看電視時聽到媽媽呼喊,可以忽略電視聲音去回應媽媽;

四、交替性注意力:在不同的目標間轉換注意力,並且完成一件任務,如將黑板的字抄寫在作業簿上;

五、分散性注意力:同時注意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活動,即一心二用的能力,如邊看電視邊吃飯。在初步了解以上分類的專有名詞之後,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其實日常生活的某些壞習慣才是影響注意力表現的隱形殺手。

注意力分類 定義與生活範例
集中性注意力 最基礎的注意力。環境出現任何訊息(看、聽、摸、聞等)時,大腦能即時接收並反應。
例:聞到臭味時立刻尋找味道來源。
持續性注意力 能將注意力長時間放在同一事物上。
例:從頭到尾閱讀完一本書。
選擇性注意力 在多重刺激中,選擇特定目標並執行。
例:看電視時聽到媽媽呼喊,忽略電視聲改去回應媽媽。
交替性注意力 能在不同目標間快速切換注意力並完成任務。
例:將黑板上的字抄寫到作業簿上。
分散性注意力 同時注意兩項以上活動(即一心二用)。
例:邊看電視邊吃飯。

3C產品過度使用,削弱孩子靜態專注力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孩子經常接觸過度的感官刺激,如電視、手機遊戲或影片、電子遊戲場等,這樣會導致孩子對於較單調的課本或靜態活動失去興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0~2歲的孩子建議完全不使用3C產品,這個階段家長全心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而若要給2~3歲的孩子使用3C產品,建議將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且全程由家長陪同,同時最好選擇靜態的內容,如電子書;3~4歲孩子,則建議使用不超過30分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喜歡的內容觀看;4~6歲的孩子則要注意使用時間不超過1小時,且用眼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建議家長可以把3C的內容搭配使用,進一步帶領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實際找找看,並認識曾在3C世界看過的內容。

精緻糖攝取過量,影響注意力與發育

另外,現今外食族的比例大幅提升,以致於孩子可能過度攝取富含反式脂肪、糖類等的精緻食物,糖類攝取過量,不僅會使孩子容易蛀牙、肥胖、生長發育不良,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睡眠、降低認知功能、增加過動症狀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額外添加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但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

在適當的規範下,讓孩子使用3C產品、吃甜食是沒問題的,但切記不要依賴手機、平板電腦、糖果…等「保母」來安撫孩子,否則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因小失大,因為一時方便而影響孩子日後注意力的發展。
若家長已經謹慎控管孩子的日常習慣,但仍覺得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職能治療師做完整的評估,找出其他影響注意力的因素,如肌肉張力、衝動控制、參與動機…等,再來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治標也治本。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child-attention-types-ot-guide/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Author picture
孫懋淇
職能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兒童發展評估、注意力訓練】【手功能與運筆訓練】【感覺統合問題】【行為處理、情緒調節】【人際互動、親職教養諮詢】
現職
●現任:【和沐復健專科診所 職能治療師】【麥建方小兒專科診所 職能治療師】
針灸不是魔法,但它確實有科學。從中醫角度來說,會挑選像是足三里、脾俞、神闕、肚臍周圍的氣海、關元、天樞這些穴位,幫助調整你的消化系統、平衡內分泌,進一步刺激脂肪的代謝。可以把它想像成『幫身體按下加速鍵』,讓原本卡住的代謝重新啟動。

減肥撞牆期?不是你不努力,是身體太委屈了!

小熊是一位每天早起運動、喝水超過兩千cc、不吃宵夜、甚至連雞排都能拒絕的上班族。不管是誰聽到她減肥的毅力,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可是在某個月初,她站上體重機,眼神瞬間失焦──數字整整三週沒動過。

「我是不是壞掉了?」她苦笑問我,一臉懷疑人生。

這其實不是少見的情況。在中醫看來,減重除了個體內在意識驅動力外,不單單只靠「少吃多動」,更要靠「調氣調脾」「調身心靈」。如果本身脾胃虛弱、肝鬱氣滯心情煩悶、身體濕氣重濁,那脂肪就像死守在身體崗位的忠誠員工,不願下班。小熊就是典型的「肝脾不調型」,工作壓力大、睡眠少、情緒悶起伏不定,這些看似跟體重無關的因素,卻讓她的身體按下了「停損鍵」。

此時根據中醫五行,臟腑理論,調了幾帖健脾理氣、疏肝解鬱的中藥,再搭配肚臍周圍與手腳穴位的針灸,沒多久後她笑著回診:「體重沒掉很多,但小腹竟然平了耶!」那天她走出診間時,步伐都有風,整個人看起來神經氣爽,體態心情也很輕鬆健康。

減肥不是在坐監獄,苛責自己身心靈!而是學會跟它合作。當你願意聽懂它的語言,它就會回饋你想要的變化,更能從中找回健康和自信。

減肥常見的六大迷思!

  • 少吃一定瘦

很多人以為節食就是王道,這麼做反而讓身體進入「省電模式」,代謝降低,脂肪更不容易燃燒,導致肌肉流失,變成泡芙人。

  • 流汗就是有在燃燒脂肪

運動大汗淋漓,好像瘦了一圈?其實那只是水分流失,補水後體重馬上回來。

  • 運動後就可以隨便吃

「我今天跑了五公里,應該可以吃鹹酥雞犒賞一下自己吧?」事實是,一塊炸雞的熱量可能抵掉你整整一小時的運動。

  • 體重沒變就是沒瘦

體重不動不代表沒進步。有時脂肪減少、肌肉增加,身形已經變緊實。

  • 中藥是「慢郎中」,沒辦法幫助減肥

其實不然,中藥講究辨證論治,可以根據個人體質調整代謝功能、幫助排濕消腫、疏肝理氣,讓燃脂效果更順利。

  • 針灸只是心理安慰

其實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針灸可以透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腸胃功能、降低食慾、促進脂肪分解。

減重迷思 專家破解真相
少吃一定瘦 過度節食令身體進入「省電模式」;基礎代謝下降、脂肪難燃,反而流失肌肉、變成「泡芙人」。
流汗就是燃燒脂肪 大汗淋漓多數是水分流失;補水後體重即回升,脂肪燃燒須靠適當心率與持續運動時間。
運動後可隨便吃 一塊炸雞或鹹酥雞的熱量,往往抵掉一小時跑步消耗;補償性暴食易導致熱量盈餘。
體重沒變就是沒瘦 脂肪減少、肌肉增加時,體重可能持平;以體脂率、腰圍、穿衣感受更能反映進步。
中藥是「慢郎中」 中醫辨證論治可調整代謝、排濕消腫、疏肝理氣,配合飲食與運動能加速燃脂。
針灸只是心理安慰 研究證實針灸刺激特定穴位可調節腸胃功能、降低食慾、促進脂肪分解,確有輔助減重效果。

 

中藥怎麼幫你與身心靈達到合作來加速代謝,讓脂肪開啟自燃模式!

「你知道嗎?我們身體其實就像一口燉湯的砂鍋,火力不夠,湯永遠煮不開,脂肪也就難以代謝。在中醫看來,很多人瘦不下來,問題根本不是吃太多,而是『火力不足』,也就是中醫提到脾胃運化失常、腎虛寒、氣血不暢、濕氣困住了燃脂的開關。中藥是依據你的體質辨證論治,例如脾虛型我們會用參苓白朮散加味來補脾運化、氣滯型會用逍遙散疏肝理氣,讓代謝順起來,脂肪自然會開始『自燃』。驅逐壞的脂肪,留下好的肌肉,這時候就能在愉快的狀態下輕輕推一把,效果就會像燒開的水一樣,呼啦啦地減下來,也能使體態看起來健康,而不像紅樓夢裡的林黛玉,看起來病容貌弱不禁風般的瘦弱。

針灸是秘密武器:打通「瘦不了」的關卡!

針灸不是魔法,但它確實有科學。從中醫角度來說,會挑選像是足三里、脾俞、神闕、肚臍周圍的氣海、關元、天樞這些穴位,幫助調整你的消化系統、平衡內分泌,進一步刺激脂肪的代謝。可以把它想像成『幫身體按下加速鍵』,讓原本卡住的代謝重新啟動。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weight-loss-plateau-fat-burn-accelerator/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民眾營養與健康教育參考,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診療與個別化建議。如您出現明顯不適、慢性病情惡化或其他健康疑慮,請儘速就醫,並依專業醫療人員之評估與處置為準。

Author picture
王韻雅
藥師
專長:●專長項目:【醫療保健介紹】【藥品諮詢】【中西藥物學】
現職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實習醫學生】學經歷:【國防醫學院 藥學臨床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