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picture
Tina Tsai
無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變遷,整個工作環境已改變

從早期的農業時代到資訊時代,所產生的身體疼痛問題也跟著不一樣

農業時代大多以反覆性的身體勞動而產生肌肉疲乏、緊繃、疼痛 (下背痛、肌肉疼痛)

現代資訊時代,工作方式以3C產品為主(電腦、手機) 在工作姿勢不良的情況下就會導致肩頸疼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等等

以一個物理治療師的身分來考慮人因工程的話,會在意桌子的高度、座椅高度、座深、椅子有無扶手,這些要素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問題

Dasuit大適坐墊開箱

 

而坐墊這個部分則是比較少談及到的部分,一般來說坐墊大致分成以下幾種

  1. 布面與泡棉:支撐力強,通風性較差
  2. 高張力網布:支撐力中等,通風性優
  3. 彈性塑料:支撐力強(偏硬),市面較少見

 

而我個人的辦公椅則是屬於高張力網布,支撐力中等,通風性優,久坐的時候會覺得臀部肌肉仍有些壓迫感,一直在想可能須需要放個坐墊來改善這個問題

剛好這次很高興可以參與到「Dasuit大適坐墊」的體驗活動

本次試用的「Dasuit大適坐墊」介紹

  1. 外層:為黑色皮革布套,透氣且不失質感
  2. 內層:為高密度泡棉,可提供身體回饋,讓臀部知道目前位子壓力在哪邊
  3. 特色:搭配專利衡壓乘載系統,有助於平衡坐姿時的兩側壓力
    Dasuit大適坐墊開箱

 

體驗心得:一開始坐在大適坐墊上的時候,在臀部會有一種搖晃的動態感,我想這是上述所提到的衡壓乘載系統幫忙分散兩側臀部壓力的感覺,會幫助身體避免力量傾向某一側,不會造成不適感。

有的時候因工作需要製作貼文、撰寫影片拍攝腳本,所以常需久坐,久坐時長就算一次超過1-2個小時也不會覺得臀部有壓迫感及悶熱感,是個不錯的坐墊

Dasuit大適坐墊開箱

 

如果有時候覺得腰痠,需要一個腰靠的話,這個坐墊也是可以當作腰靠,放在腰部的時候會有一個豐富的支撐感且不會不舒服,大家可以試試看

上述是我對於坐墊本身的試用心得,對於搭配使用的椅子我也有一些建議

在人因工程大多會希望椅子要有「扶手」,這樣工作的時候可以減少上肢的負擔,如果今天椅子無法調整扶手高度的情形下,要考慮的是坐墊的高度會不會影響到扶手支撐的使用,這點就會影響到肩頸疼痛的風險

「Dasuit大適坐墊」整體來說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坐墊,適合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族群(上班族、剪輯師、工程師)

Dasuit大適坐墊開箱

作者:物理治療師 王志軒

延伸閱讀:查看 Dasuit大適坐墊在 醫友健賞團 獲得的成績是幾分?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

Author picture
專長:資料登錄中⋯
經歷
資料登錄中⋯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黃鎮佑
ChrisDan克莉絲丹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有『UVA圈圈認證』、 『500分鐘時效防曬』、『98%阻隔率』以及『權威機構科學檢測通過』,是市場上少見的高效防護的物理性防曬,如果你還沒找到水感好推的防曬乳,非常值得將它列入你的日常保養清單唷!

 

如果你很不喜歡塗塗抹抹一大堆,那最會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防曬!

選擇防曬產品時,我們常見的指標有
SPF(防曬係數)表示防護UVB的能力
而PA則代表對抗UVA的效果
這邊傑克來告訴你為什麼防護紫外線中的UVA、UVB特別重要!

 

因為UVA、UVB會深入皮膚真皮層,對皮膚造成長期傷害
所以選對好的防曬產品,這對於皮膚保養至關重要
這款ChrisDan克莉絲丹的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
不只有50+的SPF高系數/PA+++,還是全台唯一有獲得UVA圈圈認證的防曬

 

 

防曬產品上標註的「UVA圈圈」,
代表該產品通過了歐洲的Colipa UVA防護測試標準,
此標誌是歐盟特有的防曬認證標誌,是一項針對UVA防護能力的可靠保證,
產品有這個「UVA圈圈」表示
1.UVA防護能力達到或超過其UVB防護能力(SPF)的三分之一
2.提供對UVA和UVB的有效防護

簡單來說,選擇具有「UVA圈圈」標誌的防曬產品,能夠提供更全面的紫外線防護,對抗肌膚老化,會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不只如此,ChrisDan克莉絲丹的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還有自主送驗並通過義大利COMPLIFE、韓國Ellead實驗室、台灣SGS的認證,代表它的『防曬效力』以及『產品溫和性』經得起考驗,可見品牌非常在意產品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實驗報告結果與產品的防曬效力宣稱是相符的,而且要能通過Ellead的測試,這些點都讓我非常喜歡(很多產品都沒達到它宣稱得防曬效力標準,更不會去做敏感性測試)

此款防曬裡面還有添加印度獐芽菜萃取物、木醋酵母紅茶發酵產物、綠球藻、兩耳草萃取物、七合一複合植萃,具有『修護』、『清爽』、『保濕滋潤』、『提升肌膚對環境傷害的保護力』的功效。

 

 

根據權威檢測結果,它能提供長達500分鐘(約8.5小時)的長效防護,並能在戶外實現300分鐘(5小時)的持久抗曬,有效阻隔98%的紫外線,PA++++指數確保全面防護UVA與UVB。

 

補充說明:全球權威實驗室驗證

  1. 義大利COMPLIFE實驗室檢測:該機構以嚴謹的測試著稱,包括產品安全性評估、功效測試和法規諮詢
  2. 亞洲韓國Ellead實驗室貼敷測試:Ellead專注於皮膚科學,貼敷測試確保產品溫和不刺激,適合亞洲膚質
  3. 台灣SGS防曬測試:本地檢測機構進一步確認其卓越的防曬性能

此款ChrisDan克莉絲丹防曬乳也是一款海洋友善的產品,不使用帛琉和夏威夷禁用成分,選料上廢棄對珊瑚礁有害的成分,致力於環境保護

我第一次使用這款防曬,就被它輕盈好推的質地驚豔到了,質地就像水狀的乳液,而且它沒有傳統物理防曬很容易死白的問題,塗抹後的感覺皮膚是很清爽無負擔的,而且防曬效果超持久,即便我在外活動一整天,沒有補擦,也很足夠,就是我對ChrisDan克莉絲丹的評價。

 

在挑選物理性防曬產品時,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 高效防護:能拿出對抗UVA和UVB的相關數據特別重要
  2. 長效持久:確保長時間防護,減少頻繁補擦的麻煩
  3. 質地舒適:不厚重、不死白,輕盈好推開
  4. 安全與環保:避免有害成分,選擇對海洋友善的配方

ChrisDan克莉絲丹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有『UVA圈圈認證』、 『500分鐘時效防曬』、『98%阻隔率』以及『權威機構科學檢測通過』,是市場上少見的高效防護的物理性防曬,如果你還沒找到水感好推的防曬乳,非常值得將它列入你的日常保養清單唷!

#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 #全台唯㇐ UVA 認證 #克莉絲丹香氛奧秘

 

 

克莉絲丹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白)

https://www.chrisdanbeauty.com/products/sunscreen-white

 

克莉絲丹水感柔焦物理防曬乳(潤色粉)

https://www.chrisdanbeauty.com/products/babypink-sunscreen

 

克莉絲丹香氛奧秘 官方網站

https://www.chrisdanbeauty.com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黃鎮佑
營養師
專長:●專長項目: 保健食品諮詢 減重營養 上班族營養 運動營養
現職
●證照: 高考營養師 ●現任: 診所減重營養師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不僅提醒人們守護自然環境,更深刻連結到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專訪蔡旻堅營養師,分享從環境污染到日常飲食選擇,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聯如何影響呼吸、免疫與生活品質。透過輕鬆易懂的分享,帶領讀者從小行動出發,認識如何以健康飲食、綠色生活方式回應地球的呼喚。從《黃帝內經》的「與天地相應」智慧,到現代醫學對空氣品質與健康的研究,本文串連古今視角,實用而溫暖,為讀者提供一條守護自我與自然的可行之路。適合尋求生活中實踐永續健康理念的你閱讀與收藏。

 

《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有言:「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
早在千年前,古人便明白,人的健康從不孤立存在,而是與天地自然密不可分。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正是現代社會重新喚醒這份古老智慧的契機。
1970年,為了呼籲大眾正視環境污染對生命健康的威脅,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發起了第一屆世界地球日(註1)。從此,每年的4月22日,全球超過10億人以各種形式參與這場向地球致敬的行動。

 

然而,蔡旻堅營養師在專訪中溫和提醒,我們常常只記得要「拯救地球」,卻忘了這份拯救,最終也是對自身健康的守護。

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水中的微塑膠、土壤裡累積的農藥殘留……這些看不見的改變,正悄悄影響著呼吸、免疫、心血管乃至精神健康(註2)。

當環境失衡,人體也難以獨善其身。

今天,就讓我們從蔡營養師溫暖的分享出發,重新拾起「與天地相應」的智慧,找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健康之路。🌱

 

📚 參考文獻

  • (註1) Earth Day Network. (2020). The History of Earth Day. 來源連結
  • (註2) Schraufnagel, D. E.,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7(5), 630-640. 來源連結

 

地球日有什麼好玩的?原來背後藏著這些感動

你有想過嗎?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原來是一場連結自然與人心的大型約定。🌎蔡旻堅營養師輕聲笑著回憶,小時候他第一次參加地球日活動,是在一個布滿青草香的校園裡,和同學們一起種下了一棵小樹苗。那一天的陽光特別溫暖,空氣中也彷彿多了一點希望的味道。

 

其實,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不只是一場節日慶典。它起源於1970年,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呼籲全國關注環境污染問題,進而催生了這個全球性運動。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93個國家響應,每年超過10億人參與(註1)。而蔡營養師特別提醒,「環境就像我們的家,家亂了,身體也不會安好。」這份連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深遠。

 

不過,別小看地球日只是種樹、淨灘這麼簡單喔!蔡旻堅笑著分享,有些人一味追求熱鬧活動,卻忽略了行動背後的初衷——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後代子孫的未來。就像是廚房裡的一鍋好湯,少了耐心與細心,味道終究會變得失衡。

 

 

環境不好,身體也會抗議?小細節影響大健康!

你曾經感覺過嗎?明明生活作息正常,卻常常莫名疲倦、頭痛,甚至皮膚乾癢?蔡旻堅營養師溫和提醒,這些小小的不適,往往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土地重金屬累積……這些看不見的威脅,正一點一滴侵蝕著我們的健康。有研究指出,長期暴露於PM2.5細懸浮微粒環境中,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註2)。蔡營養師分享,曾有患者在空污嚴重時,明顯出現過敏、氣喘加劇的情形,證實了環境品質和人體健康的緊密牽連。

 

不過,別以為只有重污染才有影響喔!像是在家中長時間使用化學清潔劑、塑膠製品過多,也可能慢慢累積毒素,像是無聲的慢性侵蝕。蔡旻堅比喻道:「環境就像一條看不見的河流,你以為只是微微混濁,但喝久了,身體自然會告訴你,它需要一場真正的淨化。」

 

面對這樣的挑戰,蔡營養師鼓勵大家,從日常小處著手,比如選擇天然清潔用品、多種植綠色植物,都是為自己與家人打造更好環境的開始。

 

我的健康小祕訣:從吃對、用對、減少浪費開始

你知道嗎?日常的一餐一飲,其實就是守護自己與地球的起點。蔡旻堅營養師分享,自己平常最在意的,不只是吃得營養,還要吃得「有意識」。🌱

 

他笑著舉例,「我會優先選擇當季、在地的小農蔬果,就像《黃帝內經》提到的‘四時養生’——順應自然,就是最好的保養。」這不僅減少了長途運輸產生的碳足跡,也讓身體攝取到更新鮮純淨的能量。現代研究也指出,地中海型飲食(以蔬果、豆類、橄欖油為主)不僅對心血管有益,也對減少環境負擔有正面影響(註3)。

 

除了吃得聰明,蔡營養師也特別提醒,「生活中能夠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就減少。」他自己會自備環保袋、餐具,甚至連購物都盡量選擇無包裝或可回收材質。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選擇,長久累積起來,就是對環境與健康的雙重守護。

 

別小看這些微小改變,它們就像一顆顆撒下的種子,終將在某個晴朗的日子,開出溫柔又堅韌的花。

 

 

其實,你每天都能為地球做一點小事

你有沒有想過,守護地球其實一點都不難?🌍蔡旻堅營養師笑著說,「很多人以為環保是大事,但其實,日常的一個小動作,就是最溫柔的力量。」

 

比如,選擇步行或騎腳踏車取代短程開車,不僅減少碳排放,還能提升心肺功能;隨身攜帶水壺,減少購買瓶裝水的需求,一年下來可以為地球減少數百個塑膠瓶的負擔。研究顯示,僅僅推廣可重複使用的產品,就能有效降低個人塑膠使用量超過30%(註4)。

 

蔡營養師分享自己的小習慣:「我會在每天早上,泡一壺自己調配的養生茶,既取代瓶裝飲料,也讓身心從一天開始就充滿能量。」這樣的小選擇,就像是一場不聲不響的革命,一點一滴改變世界。

 

別忘了,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聯,就像樹葉和陽光——微妙卻不可或缺。只要你願意,每天的一個善意行動,都能為這個世界添上一抹更好的顏色。🌱

 

 

結論:為地球,也為自己,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守護環境,就像在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
這顆種子,也許微小、也許脆弱,但只要用心灌溉、耐心呵護,終有一天,它會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庇護眾生的參天大樹。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不只是一場象徵性的活動,更是一份溫柔的叮嚀: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在為未來鋪路。

從選擇一雙步行的鞋、一個可重複使用的水壺,到選購當季、在地的小農蔬果,這些微小的改變,不僅讓地球喘息,也讓你的身體更加純淨有力。

 

蔡旻堅營養師在專訪中提醒我們,「每一次有意識的生活選擇,其實都是對自己健康與地球未來的溫柔投資。」

就像陽光不曾吝嗇它的溫暖,種子只需相信,就能成長茁壯。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為地球,也為自己,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讓愛與行動,在光與土地之間,悄悄綻放。☀️

 

 

【參考文獻】
(註1) Earth Day Network. (2020). The History of Earth Day.

(註2) Schraufnagel, D. E.,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7(5), 630-640.

(註3) Godfray, H. C. J., et al. (2020). A fresh look at sustainable diets. Science, 369(6502), 124-125.

(註4) Xanthos, D., & Walker, T. R. (2020). International policies to reduce plastic marine pollution from single-use plastics (plastic bags and microbeads): A review.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18(1-2), 17-26.

 

 

主題 傳統地球日認知 蔡旻堅營養師分享視角
世界地球日的意義 單純環境保護、植樹與淨灘 守護環境,也是守護自身健康
與健康的關聯 少被關注,著重宏觀環境議題 空氣、水源、土壤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個人行動的重要性 認為需要大規模集體運動 每一個日常小選擇都是關鍵改變
推薦的日常實踐 參加大型活動,如淨灘或植樹 從飲食、用品選擇做起,種植生活的種子
最終目標 改善地球生態 讓地球與人類共同恢復純淨與活力

 

 

 

📋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世界地球日跟我的健康真的有關嗎?

回覆
是的,非常有關!🌱
蔡旻堅營養師提醒,環境中的空氣、水源、土壤污染,會直接影響呼吸、免疫、心血管等健康問題。
就像《黃帝內經》提到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當自然環境失衡,人體也容易出現失調。
守護地球,就是在守護我們自己的呼吸與生命力。

 

問題2:除了參加地球日活動,我還能做哪些小行動幫助地球?

回覆
不一定要參加大型活動,每天的生活選擇就能改變世界!🌎
蔡營養師建議,可以從日常小地方開始:

  • 儘量步行或騎腳踏車,減少短程開車
  • 攜帶自己的水壺、餐具,減少一次性塑膠
  • 優先選購當季、在地的小農食材
  •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與浪費
    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其實每天都在默默為地球和自己的健康加分。

 

問題3:如果我住在城市,還能做什麼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回覆
城市生活也可以很「綠」!🌿
你可以在家中或陽台種植植物,如薄荷、蘆薈、常春藤,這些植物有助於淨化空氣。
同時選擇天然清潔劑、減少室內化學產品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根據現代研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有助於降低過敏、氣喘、心肺疾病的風險(註1)。
小小一盆綠意,就是給自己與地球的一份禮物。

 

問題4:環保飲食是什麼?要怎麼實踐?

回覆
環保飲食,就是選擇對地球友善、也對身體有益的食物方式。🥗
蔡營養師分享,實踐方法很簡單:

  • 多吃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類)
  • 選擇當地、當季生產的食材
  • 減少加工食品與高碳排的肉類攝取
    這不只是飲食習慣的改變,更是「與四時相副、與自然同行」的一種智慧,讓自己與地球一起回歸純粹與健康。

 

問題5:環保行動這麼小,真的有用嗎?

回覆
別小看自己!🌟
蔡營養師說過:「每一個微小的選擇,都是在為未來播種。」
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經過時間灌溉,也能長成參天大樹。
你的每一次選擇——不使用塑膠袋、多步行一次、選購綠色產品——都在無形中推動整個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只要堅持,每一個小小的改變,終將匯聚成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 參考文獻

  • (註1) Schraufnagel, D. E.,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7(5), 630-640. 來源連結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受訪學者:吃漢營養師-蔡旻堅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黃子彥
中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藥膳食療、草本保健食品研發
現職
中華民國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好食好事基金會-第一屆加速器團隊、BTSC京台大賽-第四屆台灣優勝企業、嘉香知味.藝留選擇-嘉義政府-地方創生計畫-食療評審、國產羊乳多元化商品暨羊肉創意料理競賽-食療評審、全球新原料-國際論壇-綠蕉抗性澱粉-台灣學者代表、明道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EMBA企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