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黃芷昕
Cure medi 癒醫 日光活力膠囊
癒醫的形象溫暖而療癒,彷彿像是在忙碌匆匆、汲汲營營的世界中,遇見一處世外桃源而令人放慢腳步,細心靜心品味生活的味道、感受周遭的美好,也看見自己的美好。很榮幸成為Cure medi癒醫-日光活力膠囊2024年度的產品代言人,當初看到癒醫這個品牌的定位就十分吸引我。

現代人常因工作、生活壓力而導致身心失衡,現代社會要追求的健康也不僅僅是身體獲得均衡的營養素這麼簡單,睡眠和心情也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元素。

以我自己的日常生活來說,工作型態較不固定,需要時常提起精神督促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我可以做的事,加上現在又多了一個學生身份,常常需要更多的體力和精力,不僅是面對自己的工作期許、學生身份的學習和考試等等,都需要有效率的使用時間,因此專注力對我來說格外重要。

 

Cure Medi 癒醫 針對現代女性設計的-日光活力膠囊,早上起床吃早餐的時候搭配使用,可以讓我獲得精力充沛的開機感,包裝的溫暖黃色和白色搭配也讓人有暖機的感覺,一整天下來也讓我更可以聚精會神、思緒更清晰。

Cure medi 癒醫 日光活力膠囊

日光活力膠囊裡面添加了青春因子NAD+、NMN、還原型Q10、高濃度穀胱甘肽、天然酵母B群、紅景天等等有助精神飽滿、活力充沛、氣色紅潤的營養素們。

專利天然酵母NMN吃進人體內之後,可以轉變成NAD+,NAD+是參與我們身體各種代謝機制的重要輔酶,和我們的青春美麗息息相關。

 

Q10是參與體內氧化反應的重要輔酶,而穀胱甘肽則是體內作用的重要參與者。天然酵母B群則扮演了多項體內代謝循環所不可或缺的角色,加上紅景天萃取物的,提供長效活動力。

 

另外,內容物還包含了瓜拿納萃取物、精胺酸、牛磺酸、西洋蔘粉、刺五加等幫助補充日常活力和精力的成分。其中,瓜拿納萃取物有助於提升新陳代謝、提振精神,精胺酸則能促進一氧化氮生成,牛磺酸、西洋蔘、刺五加與常見的人蔘、西洋蔘同為五加科,亦有滋補強身作用。

Cure medi 癒醫 日光活力膠囊

整個產品設計以溫和的方式促進代謝和調節生理機能,在忙碌的步調中,幫助我們減少疲累感,疲累感減少了,身體和心靈都會獲得更舒適的感受,綜合達到使我們青春活力的照護。

 

癒醫的形象溫暖而療癒,彷彿像是在忙碌匆匆、汲汲營營的世界中,遇見一處世外桃源而令人放慢腳步,細心靜心品味生活的味道、感受周遭的美好,也看見自己的美好。很榮幸成為Cure medi癒醫-日光活力膠囊2024年度的產品代言人,當初看到癒醫這個品牌的定位就十分吸引我。

Cure medi 癒醫 日光活力膠囊

而日光活力膠囊這支產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每天活力充足應付工作挑戰外,也同時讓我們優雅美美的,和品牌的宗旨相符合,也是我很喜歡的理念,分享給大家。

 

Cure medi 癒醫 日光活力膠囊

這裡購買:https://lihi.cc/MQWUT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客製化營養飲食諮詢、膳食設計
經歷
北醫營養所、台灣精準健康發展協會、台灣法定國考合格專業營養師
你的時間是寶貴的,應該由你自己決定如何運用。如果別人習慣性地找你幫忙、聊天、閒聊打發時間,但你自己的事情還沒完成,那你應該設定明確的界線,拖延其實是心理與習慣的綜合體,拖延不是單純的懶惰,而是心理因素、時間錯覺與外界干擾交織而成的結果。

我是營養師達哥,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讓很多人都頭痛的問題——拖延症。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 想著要開始運動,但一直等「明天」
  • 事情明明不難,卻總要到最後一刻才驚慌失措地趕工
  • 計畫了一大堆事情,結果真正執行的少之又少

以前我們總以為拖延是因為懶惰、缺乏紀律,但其實,拖延並不只是偶發的問題,而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習慣

這篇文章,我將結合過往的經驗與拖延心理學一書中的論訴,解析拖延的3大核心原因,並提供最有效的改善方法,幫助你提高效率、改變拖延習慣!

拖延的 3 大核心原因

  1. 心理因素:恐懼與焦慮,讓你不敢開始

很多人之所以拖延,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害怕開始」。這種恐懼往往來自於內心的壓力和焦慮,而這些情緒會讓你不自覺地選擇逃避。最常見的心理因素包括:

  • 害怕失敗:擔心結果不好,覺得「做了也沒用」,乾脆不做,至少還能維持「如果我有做,應該會不錯」的幻想。
  • 完美主義:訂了過高的標準,覺得「這麼重要的事情,我要等狀態最好、準備最完整的時候再來做」,結果就一直等下去。
  • 自我懷疑:害怕自己能力不足,覺得「我做得不夠好,會被別人笑」,所以乾脆拖著不做,來避免面對自己的不安。

📌 拖延其實是在保護你,讓你不用面對焦慮的情緒。但問題是,這只會讓焦慮變本加厲。

🟢 改善方法:小步驟行動法

既然害怕開始,那就「縮小範圍」,讓第一步變得簡單到你無法拒絕。行動起來比完美更重要,只要開始做,後續的動力自然會跟上。例如:

運動習慣:不要想著「每天運動 1 小時」,先做 5 分鐘熱身,甚至只做一組深蹲都可以。

寫作報告:不要想著「一次寫完 3000 字」,先寫 300 字,甚至先隨便打幾個大標題。

學新技能:不要想著「學會一門新技能」,先看 5 分鐘的教學影片,或先準備學習工具。

重點不是做多少,而是開始做。 就像推動一輛靜止的車,一開始最難,但只要動起來,後面就好推了! 🚀

  1. 時間錯覺:主觀與客觀時間的偏差

拖延者常常活在「主觀時間」裡,他們對時間的感知與實際鐘錶時間存在嚴重偏差。這就是為什麼你覺得「等一下再做」,結果一抬頭已經過了 3 小時,或者認為某件事「10 分鐘就能搞定」,最後卻發現花了半小時還沒做完。

常見的時間錯覺包括:

  • 「等一下再做」 → 這個「等一下」可能從 5 分鐘拖到 5 小時,最後變成「明天再做」。
  • 「這件事應該很快就能完成」 → 低估事情的實際所需時間,導致總是壓線交差,甚至趕不上截止期限。
  • 「還有很多時間,不急」 → 結果轉眼發現期限到了,不得不熬夜硬趕,壓力爆表。

📌 這些錯覺讓你誤判時間,導致拖延變成日常習慣,而你還毫無察覺。

🟢 改善方法:倒數計時法 + 未計畫時間管理法

1️⃣ 倒數計時法5-4-3-2-1 立即行動

當你準備拖延時,對自己倒數 5、4、3、2、1,然後立刻開始行動。這是一種「心理啟動技巧」,可以打破拖延的慣性,直接行動,不讓大腦有時間思考「要不要現在做」。

💡 為什麼有效?

  • 倒數計時可以干擾你的猶豫模式,讓你直接從「猶豫不決」切換到「立即行動」。
  • 這類技術經過神經科學研究驗證,能夠短時間內強制啟動行為模式,避免拖延讓你陷入惡性循環。

2️⃣ 未計畫時間管理法找到你的「真正可用時間」

很多人拖延,不是因為事情多,而是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有很多時間」,但實際上時間早就被瑣事吃光了。因此,你可以這樣操作:

🔍 步驟 1:先盤點一天內「確定會發生的事情」

把你的工作、會議、吃飯、睡覺等「已經確定會佔用時間」的活動填入行程表

🔍 步驟 2:找到你的「未計畫時間」

看看你的時間表裡,還剩下哪些「沒有被安排的時間」。這些才是你真正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

🔍 步驟 3:把重要事情填入這些「未計畫時間」

例如,你想每天運動 30 分鐘,但如果你沒有刻意安排時間,那就很容易被滑手機、追劇、打遊戲取代。因此,你需要把這 30 分鐘明確劃入你的行程表裡,這樣才有機會真的執行

💡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你不會再「以為自己有很多時間」,而是真正看清楚自己一天到底有多少空閒時間,避免拖延造成的錯估。

  1. 外界干擾:時間被無意識地消耗

拖延有時候不是因為我們不想做,而是因為「時間悄悄流失」,等到我們回過神來,發現時間已經不夠用了。

📌 常見的時間消耗陷阱

  • 滑個手機放鬆一下,結果 1 小時過去了,IG、短影片、社群媒體讓你沉迷,無形中奪走了你的時間。
  • 答應幫別人處理事情,結果自己的事沒做完,你可能想做個好人,但卻因此耽誤了自己。
  • 花太多時間在「低價值」的社交活動上,例如無意義的聚會、聊天,結果讓自己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

🟢 改善方法:學會拒絕,找回你的時間主導權

時間可以分成兩種:

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 → 能幫助你進步、提升效率的時間。

被別人占用的時間 → 被無意識地消耗,讓你拖延的時間。

📌 你的時間真的都用在自己身上了嗎?

有些人天生樂於助人,當朋友、同事、家人請求幫忙時,很難說「不」,甚至覺得拒絕別人是一件很沒禮貌的事。結果呢?

  • 自己的工作被耽誤,重要的事只能硬擠時間來做。
  • 該完成的目標一拖再拖,最後變成臨時抱佛腳。
  • 生活時間變得一團亂,焦慮感與壓力越來越大。

📌 請記住:「拒絕不等於自私,而是對自己負責」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時間經常被無謂的事情佔據,試試以下方法:

1. 設定界線:不要讓別人隨意打亂你的時間

你的時間是寶貴的,應該由你自己決定如何運用。如果別人習慣性地找你幫忙、聊天、閒聊打發時間,但你自己的事情還沒完成,那你應該設定明確的界線,例如:

💡 「我現在有重要的事在處理,我晚點再回你。」

💡 「這件事我沒辦法幫忙,但你可以找誰看看。」

這樣的做法不僅能讓你保留時間,也能讓別人學會尊重你的時間安排。

2. 學會說 NO:先解決自己的事,再考慮幫別人

許多人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導致時間被大量占用。事實上,學會適時地說「」,才能確保自己該做的事有足夠的時間完成。

  • 錯誤示範:「好吧,我先幫你處理,自己的事情等一下再做。」(結果你的事永遠等不到時間做)
  • 正確示範:「我現在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完成,等我忙完再看看。」(讓自己有優先處理的權利)

拒絕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對別人的冒犯。 你要對自己的時間負責,而不是讓別人的需求無限制地佔據你的生活。

3. 優先順序法則:先做「重要且緊急的事」,其他的延後處理

當你學會拒絕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讓事情更有效率地完成。這時候,你可以用「四象限法則」來做決策:

📌 時間管理四象限

重要且緊急(馬上處理):即將到期的報告、重要會議準備

重要但不緊急(優先安排):運動、學習、計畫未來目標

不重要但緊急(學會拒絕或委派):無意義的社交活動、突發但無關緊要的請求

不重要且不緊急(減少甚至放棄):滑手機、追劇、長時間閒聊

🚀 當你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上,長遠來看,你的拖延問題會大幅減少!

結論:拖延其實是心理與習慣的綜合體

拖延不是單純的懶惰,而是心理因素、時間錯覺與外界干擾交織而成的結果。

想要真正改善拖延,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害怕開始?→ 小步驟行動法(從小任務開始,降低心理壓力)

時間錯覺?→ 倒數計時法 + 未計畫時間管理法(掌握時間的真實感)

外界干擾?→ 學會拒絕(保留時間給真正重要的事)

當你開始有意識地改變這些習慣,拖延自然會慢慢減少,你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也會明顯提升。

 

📩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每週與你分享我的生活觀察與紀錄!

https://tradewind.kit.com/353b7fe16f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beat-procrastina…-nutrition-guide/

 

Author picture
蔡旻達
營養師
專長:減重諮詢、兩性關係、個人成長、付費讀書會、付費訂閱制電子報
現職
現任: 醫院營養師 經歷: 長照營養師 體重管理師
健康的年菜,不只是選擇,更是一種心態。過年聚餐,重點在於和家人團聚的氛圍,而不是拚命地吃光整桌菜。健康的飲食習慣,從「選擇」開始,從「適量」做起。我們無需拒絕美味,但可以選擇更聰明的方式去享受。

嗨~我是營養師達哥~

春節將至,年菜是每個家庭團聚時的重頭戲,

桌上總是擺滿了香氣四溢的美食:

油亮的烤雞、熱騰騰的火鍋、象徵好運的年糕、甜滋滋的湯圓……

這些傳統年味讓人食指大動,

但隨著健康意識逐漸抬頭,

大家也開始有個疑問:如何在享受美味年菜的同時,兼顧健康與養生?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在這充滿誘惑的春節宴席中,吃得開心又吃得安心!

一、年菜的隱藏地雷:這三點要注意!

高油高鹽高糖

年菜為了好吃,少不了重口味的調味,像是紅燒肉、糖醋排骨,

或是炸物料理,常常都暗藏大量的油、鹽和糖,熱量飆升,

雖然吃了會很開心,體重卻悄悄失控。

份量過多,容易過量

年節就是要熱鬧!桌上擺滿滿一桌,看起來才有「年味」。

但這種過量的份量容易讓人失去節制,

一不小心吃過頭,胃也跟著「超載」。

加工食品與隱藏鈉含量

像是臘肉、香腸、魚丸等加工食品,

以及過年大家經常會到cosco購買大包裝零食,

很多都含有大量的鈉、添加物,

吃多了不僅容易水腫,對心血管健康也不利。

隱藏地雷 說明 健康風險
高油高鹽高糖 年菜多採用重口味調味,例如紅燒肉、糖醋排骨或炸物,熱量驚人。 體重容易增加,長期可能影響代謝健康。
份量過多 滿桌年菜象徵年味,但容易讓人失去節制,進食過量。 胃負擔增加,消化不良,可能導致肥胖。
加工食品與隱藏鈉含量 臘肉、香腸、魚丸等加工食品及大包裝零食含高鈉與添加物。 易引發水腫,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二、如何在年菜中找到健康平衡?4個小技巧助你吃得更聰明!

選對食材,少點加工品

年節料理中,不妨選擇天然、原型的食材,像是新鮮蔬菜、海鮮、瘦肉等,避免太多的加工食品。

    • 例:傳統滷肉可以用瘦肉或雞腿肉代替五花肉,降低油脂攝取。
    • 海鮮可以蒸煮方式呈現,保留鮮甜又不油膩。

減油、減鹽、減糖的料理技巧

傳統年菜並非一定要重口味才好吃!烹調時可以稍微改良:

    • 用「蒸、烤、煮」取代油炸,減少油量。
    • 調味時,用天然食材提味,如蒜頭、薑片、蔥段,少用高鈉的醬料。
    • 糖醋料理可以減糖量,保留酸甜風味,少些熱量負擔。

聰明分配份量,八分飽原則

年菜再好吃,也記得保持「八分飽」的原則。

可以小盤取菜、細嚼慢嚥,讓大腦有時間接收飽足感的訊號。

別急著掃光整桌,留一點空間給自己,也給健康一點餘裕。

均衡搭配,多吃蔬菜與高纖食物

    • 在年菜桌上準備幾道蔬菜料理,例如清炒時蔬、涼拌菜、蒸烤蔬菜,補充纖維,幫助消化,也能降低油膩感。
    • 湯品可選擇蔬菜湯或菇類湯,少加高鈉的湯底塊,健康又暖胃。
健康飲食建議 具體做法 健康益處
選對食材,少點加工品 選用天然食材,如新鮮蔬菜、海鮮、瘦肉等,避免加工食品。
例:滷肉用瘦肉或雞腿肉代替五花肉;海鮮用蒸煮方式保留鮮甜。
降低油脂與鈉攝取,減少負擔。
減油、減鹽、減糖的料理技巧 用蒸、烤、煮取代油炸,減少油量。
用蒜頭、薑片、蔥段等天然食材取代高鈉醬料。
糖醋料理減糖量,保留酸甜風味。
減少熱量與鈉含量,保護心血管健康。
聰明分配份量,八分飽原則 採用小盤取菜、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食。
留點餘裕,避免整桌掃光。
控制熱量攝取,促進消化。
均衡搭配,多吃蔬菜與高纖食物 多準備蔬菜料理,如清炒時蔬、涼拌菜、蒸烤蔬菜。
湯品選蔬菜湯或菇類湯,避免高鈉湯底。
補充纖維,幫助消化,降低油膩感。

 

三、一桌健康又美味的年菜提案

如果是家裡自己準備的話,這裡簡單推薦幾道健康又有年節氛圍的年菜:

  1. 蔥蒸鮮魚:用清蒸方式料理新鮮魚,簡單調味,象徵年年有餘。
  2. 烤檸檬雞腿:去皮雞腿肉烤到金黃,加點檸檬汁提味,少油又開胃。
  3. 彩椒炒蝦仁:蝦仁搭配彩椒,色香味俱全,補充蛋白質又低脂。
  4. 蒜香時蔬拼盤:用蒸烤方式處理蔬菜,保持營養,色彩豐富又健康。
  5. 薑絲地瓜湯:取代高糖湯圓,用溫和地瓜湯暖心暖胃,健康又滿足。

這樣搭配下來,不僅年味十足,還能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如果是到外面餐廳吃的話,目前很多年菜料理也都開始注意養生的概念,

大家不妨多比較幾家,讓健康更有保障。

健康的年菜,不只是選擇,更是一種心態

過年聚餐,重點在於和家人團聚的氛圍,而不是拚命地吃光整桌菜。

健康的飲食習慣,從「選擇」開始,從「適量」做起。

我們無需拒絕美味,但可以選擇更聰明的方式去享受。

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讓年菜既美味又健康,才是真正的「新年開好運,健康過好年」!

最後,預祝大家新的一年,吃得開心,健康滿分!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healthy-spring-f…al-dishes-7-tips/

Author picture
蔡旻達
營養師
專長:減重諮詢、兩性關係、個人成長、付費讀書會、付費訂閱制電子報
現職
現任: 醫院營養師 經歷: 長照營養師 體重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