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運動醫學科醫師
運動醫學科醫師
王凱平
運動療法:運動如何幫助人們擺脫抑鬱情緒
無摘要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運動療法對於緩解抑鬱情緒具有顯著的效果。運動不僅對身體健康有益,還可以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運動療法如何幫助人們擺脫抑鬱情緒,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方法,讓更多人享受運動所帶來的心靈益處。

 

抑鬱症與運動:神經化學和情緒調節的關聯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而運動療法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來緩解抑鬱情緒。運動不僅對身體健康有益,還對我們的神經化學物質和情緒調節起著重要作用。此外,運動還與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密切相關。在本節中,我們將探討抑鬱症與運動之間的關聯,以及運動對腦化學物質、壓力和情緒調節的影響,並深入瞭解運動如何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

 

運動對腦化學物質的影響

運動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腦化學物質,特別是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內啡肽等。這些化學物質在調節情緒、壓力反應和幸福感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通過運動,我們能夠增加這些正向的腦化學物質的分泌,從而改善情緒狀態並減輕抑鬱情緒。

 

運動對壓力和情緒調節的作用

運動在減輕壓力和調節情緒方面具有強大的效果。運動可以降低壓力激素的分泌,如皮質醇,同時促進身體釋放出舒適和放鬆的感覺。透過運動,我們能夠轉移注意力、紓解壓力、增加心理韌性,並改善情緒穩定性,從而幫助我們應對抑鬱情緒。

 

運動與自尊心、自信心的關係

運動與自尊心和自信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透過運動,我們能夠挑戰自己、克服障礙,並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運動也可以改善身體形象和外貌,增加自尊心。此外,運動與社交互動和團隊合作相結合,提供了社交支持和情緒連結,進一步促進自信心的培養和增強。透過運動,我們可以建立積極的自我價值觀,培養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對抑鬱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

 

運動療法的效益:如何通過運動改善抑鬱症狀

運動療法作為改善抑鬱症狀的有效方法,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運動不僅對身體有益,還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本節中,我們將探討運動療法的效益,並著重介紹運動如何通過釋放身體內的快樂荷爾蒙、提供社交支持和情緒連結,以及促進身體和心靈的整合,從而改善抑鬱症狀,重建內心的平衡和快樂。

 

運動釋放身體內的快樂荷爾蒙

運動可以促使身體釋放出一種稱為「快樂荷爾蒙」的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內啡肽。這些荷爾蒙在大腦中產生愉悅感和幸福感,有助於改善抑鬱症狀。透過運動,我們可以提升身體的整體情緒狀態,感受到快樂和興奮的情緒,並降低抑鬱感受的程度。

 

運動提供社交支持和情緒連結

運動不僅是一個個人的活動,也可以成為社交的平台,提供社交支持和情緒連結。參與運動活動,如團隊運動、健身班或運動社群,可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分享經驗和情感,從而減輕孤獨感和壓力。這種社交支持和情緒連結的網絡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情緒上的安慰。

 

運動促進身體和心靈的整合

運動是身體和心靈之間緊密聯繫的橋樑。通過運動,我們可以在身體活動的同時專注於當下的感覺和體驗,促進身體和心靈的整合。這種整合有助於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提高對自己的認知和接受度。運動同時也可以幫助釋放身體中的緊張和壓力,促進身心的放鬆和平靜,從而改善抑鬱症狀,增強心理的穩定性和平衡感。

 

實踐運動療法:建立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

在實踐運動療法的過程中,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至關重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和強度、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以及持之以恆地建立穩定的運動習慣,都是確保我們從運動中獲得最大益處的關鍵。在本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方面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您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讓運動成為您抑鬱症療法的有力支持。

 

選擇適合的運動形式和強度

選擇適合的運動形式是確保我們在運動療法中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不同的人對運動形式和強度有不同的喜好和身體狀況。有些人喜歡有節奏感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或游泳,而有些人更喜歡靜態運動,如瑜伽或太極。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身體能力,選擇適合的運動形式,可以提高運動的樂趣和長期持續性。

 

設定合理的目標和時間表

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是確保我們在運動計劃中持續進展的關鍵。目標應該具體、可量化和可達成,例如每週運動三次、持續30分鐘,或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等。同時,制定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將運動活動納入日常生活中的固定時間段,使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可以增加運動的規律性,並鞏固運動習慣。

 

持之以恆,建立穩定的運動習慣

持之以恆是成功實踐運動療法的關鍵。運動療法並非一蹴而就的療程,而是需要持續投入和努力的過程。建立穩定的運動習慣需要堅定的決心和自我約束力。在面臨困難或挫折時,保持動力和專注,找到適合自己的動力來源,如尋找運動伴侶、參加運動社群或尋求專業指導。逐漸培養穩定的運動習慣,不僅可以獲得持續的心理和生理益處,還能增加抑鬱症療法的效果。

 

結論

運動療法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擺脫抑鬱情緒,重建內心的平衡和快樂。通過運動,我們可以改善腦化學物質的平衡,調節情緒和壓力反應,同時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運動釋放快樂荷爾蒙,提供社交支持,並促進身體和心靈的整合。

 

為了實踐運動療法,我們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和強度,設定合理的目標和時間表,並持之以恆地建立穩定的運動習慣。透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享受運動帶來的心靈益處,並逐漸擺脫抑鬱情緒的困擾。讓我們一起開始運動,重拾快樂和健康的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結合中、西醫之運動傷害處置,擅於治療頸、肩、肘、腰、膝、踝部之急慢性疼痛
經歷
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副主任、 聯新國際醫院醫療一部辦公室主任、國家運動醫學中心特約醫師、職棒Lamigo桃猿隊醫療團主治醫師、 SBL超級籃球聯賽璞園隊醫療團主治醫師
分類:Gnews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如何減肥成功?減重成功秘訣是什麼?
減肥是一場需要耐心與規劃的旅程。只要掌握正確的策略,並調整飲食、運動與心態,你也能成功實現目標!不要害怕挑戰,因為每一步都是邁向更健康的自己。

健康減肥的終極成功指南

減肥,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為什麼有些人能輕鬆達成目標,而有些人卻陷入反覆失敗的循環?今天這篇文章將帶你全面了解減肥成功的秘訣,助你朝向理想身材邁進!

如何減肥成功?減重成功秘訣是什麼?

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

常見的減肥誤區

減肥失敗的原因有許多,例如過於依賴快速減重產品、過度節食或極端飲食法。這些方法可能短期內見效,但通常會導致復胖甚至健康問題。

不正確的期望

「一週瘦10公斤」聽起來很吸引人,但這往往是不切實際的期待。設定合理的目標,才是持續前進的動力。

減肥成功的核心原則

熱量赤字的關鍵

減肥的核心是「消耗的熱量多於攝取的熱量」。這意味著你需要調整飲食,並增加運動量,來創造熱量赤字。

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基礎代謝率 (BMR),這是你每日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計算BMR能幫助你更精準地控制熱量攝入。

飲食調整的黃金法則

掌握均衡飲食

一份健康的減肥餐應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健康脂肪的合理比例。例如,每餐都應包含瘦肉、全穀物與蔬果。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比例

理想的比例通常是 40% 碳水化合物、30% 蛋白質、30% 健康脂肪,但這可以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整。

避免高熱量陷阱

有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如果乾、奶昔,實際上熱量極高。仔細閱讀食品標籤,才能避免這些「隱藏炸彈」。

常見高熱量食物列表

分類 食物項目
脆片類零食 洋芋片、玉米片、薯條、爆米花(加奶油或糖分的版本)、雜錦餅乾
糖分高的飲料 汽水(可樂、雪碧等)、果汁飲品(含糖果汁、調味果汁)、奶茶(珍珠奶茶、手搖飲)、能量飲料、冰沙(加糖或含糖果醬)
油炸食品 炸雞、炸春捲、炸甜甜圈、油炸蝦天婦羅、炸肉排(如豬排或雞排)
高脂肪類零食 起司棒、奶油餅乾、花生醬餅乾、各類堅果混合零食(含鹽或糖)
甜點類 蛋糕、鬆餅、乳酪蛋糕、提拉米蘇、冰淇淋
加工食品 午餐肉、熱狗、肉乾、即食披薩、調味香腸
速食食品 漢堡、薯條、起司球、熱狗堡、塔可(含多量起司或醬料)
調味過重食品 醬燒雞翅、蜜汁培根、濃湯罐頭(如奶油濃湯)、滿滿沙拉醬的沙拉
其他高熱量食品 油酥麵包、各類起酥點心、含糖優格、高脂肪的堅果奶油

常見迷思:減肥一定要運動嗎?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差異

有氧運動如慢跑,燃燒卡路里效率高;無氧運動如重量訓練,則能增強肌肉代謝。

如何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

選擇自己喜歡且能持續的運動形式,例如每週3-5次的步行或游泳,並逐漸提高強度。

心理因素與習慣改變

克服暴食與情緒性飲食

情緒波動常導致暴飲暴食。學會識別情緒觸發點,並用其他方式如運動或閱讀來取代進食。

建立長期的健康習慣

養成每日運動、定時用餐與保持充足睡眠的習慣,能有效鞏固減重成果。

如何正確衡量減肥成果

體重不是唯一標準

不要只看體重秤上的數字,身形、體脂率與肌肉量才是更重要的指標。

身形、健康指標與體脂率

例如,用皮尺測量腰圍、用鏡子觀察變化,甚至透過健康檢查來追蹤內在指標。

減肥過程中的常見挑戰與解決方案

減肥平台期該怎麼辦?

平台期是身體適應後的自然現象。嘗試改變運動形式或飲食模式,能幫助突破瓶頸。

如何處理外食與聚會中的誘惑

提前計劃,選擇低熱量選項如沙拉或清蒸料理,並控制份量。

科學減肥背後的健康意義

減少過度減肥的危害

極端減肥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荷爾蒙失衡,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

健康體重帶來的益處

達到健康體重不僅能改善外貌,還能降低慢性病風險,提高生活品質。

結論

減肥是一場需要耐心與規劃的旅程。只要掌握正確的策略,並調整飲食、運動與心態,你也能成功實現目標!不要害怕挑戰,因為每一步都是邁向更健康的自己。

FAQs

  1. 減肥時可以吃甜食嗎?
    適量享用可以,但需控制熱量,選擇低糖版本。
  2. 一天要喝多少水才適合減肥?
    建議每日攝取2-3公升的水,有助於促進代謝。
  3. 間歇性斷食適合所有人嗎?
    不適合孕婦、糖尿病患者或有特殊健康需求的人,請先諮詢醫生。
  4. 減肥一定要運動嗎?
    雖然運動能提高效率,但僅靠飲食控制也可以減重,但效果較慢。
  5. 如何避免復胖?
    保持健康飲食習慣與規律運動,並定期檢視體重與健康狀況。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職人
專長:用上醫治未病的角度,看見預防醫學的潛力
現職
數位編輯部
分類:醫友生活
Picture of 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
陳郁安
炎炎夏日去哪裡?物理治療師:棒球場啊!
物理治療師怎麼會如此推薦職棒應援運動?五大原因一次看!

不知不覺看中華職棒球賽、跳應援也已經快三年了!不得不說—職棒應援運動真的是很棒的戶外休閒活動!我真心大推!!!在球賽中會有應援團與啦啦隊帶領大家在攻守的時候分別幫投手野手、打者加油,是由應援舞蹈與口號組成,包含三振曲、加油喊聲、各球員應援、安打/保送上壘、嗆斯(chance)曲,還有局間歌、互動CAM、中場活動等等…一場下來3-4個小時,是個從頭到腳、由內而外的運動與休閒!

炎炎夏日去哪裡?物理治療師:棒球場啊!

圖:物理治療師陳郁安跳職棒應援

 

物理治療師本人我怎麼會如此推薦職棒應援運動?

 

動全身

應援舞皆為全身性動作,可訓練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協調、平衡等等…如果很認真跳、遇到大局時,可是真的會手痠腳痠喘的喔!而且有許多不同的動作設計,考驗了平衡、協調等等身體功能。

 

動嘴

所謂「攻勢靠球員、氣勢靠球迷」!需要喊聲為球員加油打氣!可以訓練臉部、口部肌肉控制與力量、肺活量、丹田力量,我自己雖然自覺是大嗓門了,但其實喊得大聲清楚也是很不簡單的呢!

 

動眼

因為球賽中要來回看球員、啦啦隊、球的軌跡、大螢幕棒次球數等等…會需大量眼睛追視、來回移動,讓平常只緊盯螢幕的眼睛活動、遠離呆滯眼!

 

動腦

一整場球賽中各種認知功能都用上啦!舉凡專注力、判斷力(要懂基本規則,不能亂嗨)、記憶力(要記得現在在場上的球員、啦啦隊是誰,還有對應的音樂與舞蹈動作)、多重任務的能力(邊看棒球邊跳舞,有時候還要邊聊天)。

 

快樂來源

這個真的很重要!臨床很忙、偶爾也會不小心產生一些負能量,再怎麼忙再怎麼累,一進球場,不論輸贏,邊動邊喊又流汗,舒心又紓壓!也因此能結交更多朋友拓展人際圈。

炎炎夏日去哪裡?物理治療師:棒球場啊!

 

總括而言,職棒應援運動是個兼具啟動身心靈的活動,歡迎大家一起體驗與加入!不妨趁這個夏天開始來試試看吧!

 

本文由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邀稿

作者:物理治療師陳郁安

FB:https://m.facebook.com/allrelatedpt
IG:https://instagram.com/all_related_pt
YT:https://youtube.com/@all_related_pt

Author picture
陳郁安
物理治療師
專長:●專長項目: ✔神經及骨科物理治療:中風、巴金森氏症等動作障礙、失用失能、肩頸腰痠痛、運動傷害、肌筋膜炎等疼痛等 ✔健康促進:有氧運動/舞蹈、健康體適能與促進、民俗體育 ●證照: ✔物理治療師 ✔ACSM-CPT ✔長期照護專業能力培訓level I&II ✔PNF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IPNFA®官方認證_Level 1 & 2
現職
●現任: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會員代表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私人教練 ●經歷: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 衛生教育演講物理治療師 Zumba教練 衛福部國健署預防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