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陳建甫
小孩也會得白內障?中醫師傳授護眼絕招!
兒童白內障是一種罕見且令人擔憂的眼疾,不再僅限於老年人。其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先天性遺傳、外傷或其他因素。兒童白內障的早期症狀可能包括視覺模糊、眼睛發紅、灼熱感和對光線敏感,因此家長應密切關注兒童眼部健康,特別是家族有白內障病史的兒童。中醫提供了多種方法來預防和治療兒童白內障,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治和針灸按摩。中醫飲食療法強調均衡飲食,建議食用有助於肝腎精血的食物和藥物,以及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食材,有助於維護眼部健康。 此外,中醫師建議控制用眼時間,避免過度食用辛辣和油膩食物,並定期檢查兒童視力和眼部健康。這需要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員的密切合作,以確保兒童免受白內障的威脅。因此,白內障已經不再僅僅是與年齡相關的問題,預防和保護兒童眼睛健康至關重要。

之前有一則新聞,一名 6 歲的女童,她的家人被一個醫院的診斷感到震驚!女童竟被確診患有罕見的兒童白內障,這在兒童中並不常見。白內障通常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眼疾,但這個案例顯示了這個疾病並不分年齡。

 

兒童白內障: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病,通常被認為是與年齡相關的視力問題。然而,近年來,我們開始看到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兒童也可能受到白內障的威脅。

 

白內障是晶狀體變得混濁的眼疾,通常在中年後期或老年人中較為常見。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兒童也可能受到其影響。 這一趨勢的出現是令人擔憂的,因為白內障可能會對兒童的視力和生活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約有 190 萬兒童因白內障而失明或低視力。 白內障是兒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佔所有兒童失明病例的10% 至 30% 在台灣,每一千個兒童中就有二至三個罹患白內障,而罹患視盲或低視能,14 歲以下佔所有患者的 72%。

 

 

為什麼兒童會得白內障?

兒童白內障是指兒童出生前後或出生後不久,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晶狀體發生混濁的眼病。它會影響兒童的視力發育,嚴重者甚至導致失明。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 先天性遺傳或發育異常

    這類白內障可能與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遺傳性代謝病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胎兒期受到感染、藥物、放射線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晶狀體發育不良。

 

  • 外傷性白內障

    這類白內障是由於眼球受到鈍性或穿透性的外力損傷,造成晶狀體受損而發生混濁。外傷性白內障的發生可能與兒童的活動性、好奇心、安全意識等有關。

 

  • 其他原因

    一些眼部或全身性的疾病,如眼部炎症、青光眼、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也可能引起兒童白內障的發生。此外,一些藥物,如類固醇激素、抗癲癇藥等,也可能導致兒童白內障的發生。

 

兒童白內障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因為白內障可以導致視力下降,對兒童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兒童的眼睛健康,如果發現任何視覺異常或疑似白內障的癥狀,應及時就醫。

 

早期癥狀

兒童白內障的早期癥狀可能包括模糊視覺、眼睛發紅、眼睛灼熱感、對光線敏感等。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要注意這些癥狀並及時告訴他們。

 

定期眼檢

定期的眼睛檢查對於兒童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家族白內障病史的兒童。 眼科醫生可以早期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中醫治療兒童白內障的方法

中醫認為,兒童白內障的發生與肝腎精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蘊結等因素有關。中醫治療兒童白內障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中藥內服

    根據兒童白內障的不同類型和證候,選用適當的中藥方劑進行調理。 例如,對於先天性遺傳或發育異常的兒童白內障,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方劑,以滋補肝腎、清熱明目;對於外傷性白內障,可選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方劑,如桃紅四物湯、三棱二升散等;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兒童白內障,可根據其所屬的眼部或全身性疾病進行相應的治療。

 

  • 中藥外治

    利用中藥製成眼藥水、眼膏、眼貼等形式,直接作用於眼部,以清除渾濁物質、改善眼部血液迴圈、促進晶狀體恢復透明度。 例如,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就有一個清目養陰洗眼方:甘菊 9g、霜桑葉 9g、薄荷 3g、羚羊角 4.5g、生地 9g 和夏枯草 9g。 將此方水煎后,先熏后洗,有疏風清肝、 養陰明目的作用。

 

  • 針灸按摩

    通過刺激一些與眼睛相關的穴位,如攢竹穴、四白穴、太陽穴等,以調節氣血運行,平衡陰陽,達到明目的目的。 同時,還可以通過按摩眼部和面部,以緩解眼部疲勞,促進眼部血液迴圈。 例如,可以用雙手掌面摩擦至熱,在睜眼時,兩手掌分別按在雙眼上,使其熱氣煦熨兩目珠,稍冷再摩再熨,如此反覆 3~5 遍,每天可做數次,有溫通陽氣,明目提神的作用。

 

 

中醫師的日常護眼絕招

除了中醫的治療方法外,兒童白內障的預防和護理也很重要。中醫強調身體的整體平衡,認為眼睛的健康與整個身體的健康密切相關。 以下是一些中醫師傳授的護眼絕招,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中醫飲食療法

由於兒童白內障的發生與肝腎精血不足有關。有益於肝腎的食物和藥物,如:枸杞、菊花、菠菜、胡蘿蔔、牛奶等,都可以用來製作茶飲、粥食、湯水等,以增強眼睛的營養和免疫力。

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如决明子、菊花、金银花、荷叶、西瓜等,都可以用來泡水或煎湯飲用,以消除眼部郁熱和浑浊物質。

有活血化瘀、通络利水的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如桃仁、红花、三七、山楂、玫瑰花等,都可以用來做茶或者做成果醋等,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和防止淤塞 。

均衡飲食:中醫飲食療法強調均衡飲食,包括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和適量的蛋白質。 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對眼睛健康至關重要。

避免過度食用辛辣食物和油膩食物:中醫認為過度食用辛辣和油膩食物可能會引發眼部炎症,因此建議限制這些食物的攝入。

 

中醫穴位按摩

中醫穴位按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促進眼部血液迴圈,並有助於保持眼睛的靈活性。通過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減輕眼睛疲勞,改善視力。家長在家中可以為孩子進行簡單的穴位按摩,以幫助兒童保持眼睛健康。

 

控制用眼時間

中醫強調控制用眼時間,尤其是在電子螢幕前的時間。 過多的電子設備使用會導致眼睛疲勞和乾澀,增加白內障的風險。家長可以為孩子設立合理的用眼時間限制,以保護兒童的眼睛健康。

 

避免煙草和有害環境

中醫認為煙草煙霧和有害環境中的污染物質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因此,兒童應該遠離吸煙者,避免吸入二手煙。 此外,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也是預防白內障的重要步驟。

 

定期檢查兒童視力和眼部健康

保持兒童的良好用眼習慣,避免過度用眼、近距離用眼、暗光用眼等也很重要。同時,要保護兒童的眼部安全,避免外傷或異物入眼,如有發生及時處理或就醫。除此之外,須遵醫囑服用藥物,避免使用可能導致白內障的藥物,如類固醇激素、抗癲癇藥等。

 

結論

白內障儘管通常被視為老年人的眼病,但兒童也可能受到其影響。這一發現引發了我們對兒童眼睛健康的更深刻關注。

中醫飲食療法、中藥治療、按摩和穴位按摩等方法,都可以有助於預防和緩解兒童白內障。這些方法已經被廣泛證實為有效,並且能夠通過維護眼睛的健康,確保兒童在視力方面不會受到長期的負面影響。

最重要的是,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員需要密切合作,以確保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受白內障的威脅。白內障不再是一個與年齡相關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我們共同關注和應對的挑戰。

 

常見問題

問題:為什麼兒童會得白內障?

白內障是一種眼睛疾病,通常被認為是與老年人有關。然而,兒童也可能患有白內障,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先天性遺傳或發育異常、外傷性白內障,以及其他因素。在一些情況下,兒童可能從出生時就帶有白內障風險因素,而在其他情況下,外部因素可能導致白內障的發展。

 

問題:兒童白內障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兒童白內障的早期症狀可能包括模糊視覺、眼睛發紅、眼睛灼熱感以及對光線敏感。這些症狀應該引起家長的關注,並及時告知醫生。早期檢查對於兒童非常重要,特別是有家族白內障病史的兒童。

 

問題:中醫如何治療兒童白內障?

中醫治療兒童白內障的方法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治、針灸按摩等。中藥內服可以用於調節兒童的體質,中藥外治可以用於局部治療眼部問題,針灸按摩則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這些方法需要由訓練有素的中醫師進行。

 

問題:中醫建議的飲食療法有哪些?

中醫建議的飲食療法包括食用有益於肝腎精血的食物和藥物,如枸杞、菊花、菠菜、胡蘿蔔、牛奶等。此外,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痛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如决明子、菊花、金银花、荷叶、西瓜等,也有助於改善眼部健康。均衡飲食和避免過度食用辛辣和油膩食物也是重要的建議。

 

問題:如何避免兒童白內障?

避免兒童白內障的方法包括定期檢查兒童的視力和眼部健康,控制用眼時間,遠離煙草和有害環境,並注意早期症狀。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員應該密切合作,制定個性化的預防計劃,以確保兒童的眼睛健康。白內障不再僅僅是與年齡相關的問題,因此提前預防至關重要。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參考資料:

Author picture
針傷科: 全身疼痛筋膜調理、扭傷
內科: 新冠後遺症、上呼吸道、胃腸問題
皮膚科: 蕁麻疹、汗皰疹、痤瘡
男科: 男性功能障礙、結石、攝護腺肥大
婦科: 月經問題、更年期問題、泌尿道感染
兒科: 生長發育-轉骨、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自費: 埋線、減重、傷科正骨
經歷
南竹/大竹風澤中醫診所醫師、台中世宏中醫主治醫師、台中坤德中醫主治醫師、中山醫中西醫整合科醫師、義大醫院醫師、義大學士後中醫學系學士、中國醫藥大學癌症生物學所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glaucoma-blindness-3years-truth
很多人想知道,從確診青光眼到完全失明需要多長時間?青光眼多久會失明?某些高風險患者在未治療的情況下,可能僅需3至5年即可發展至失明;而病情較輕的患者,若接受適當治療,可維持視力長達數十年甚至一生。此外,不同的青光眼類型會影響病程進展。例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迅速,短短數小時內即可對視神經造成嚴重損害;而慢性開角型青光眼則進展緩慢,患者可能在多年後才注意到視力變化。如何進行青光眼的自我檢查?想要早期發現青光眼,自我檢查是第一步。

什麼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影響視神經的慢性眼病,其主要特徵是眼壓異常升高,導致視神經逐漸損傷,進而引發視野缺損,甚至完全失明。由於青光眼的發展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被稱為「沉默的視力殺手」。早期若未能及時發現並治療,可能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glaucoma-blindness-3years-truth

青光眼如何導致失明?

視神經是將影像訊號從眼睛傳送到大腦的「橋樑」,而過高的眼壓會壓迫視神經,減少血液供應,最終導致視神經纖維逐漸死亡。當視神經受損達一定程度時,患者會出現視野缺損現象,例如無法看到周圍物體,最終導致全盲。

青光眼的病程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治療進展,視神經損傷一旦發生,無法完全恢復。因此,盡早發現和控制眼壓是保護視力的關鍵。

青光眼失明的速度有多快?

很多人想知道,從確診青光眼到完全失明需要多長時間?青光眼多久會失明?根據研究,某些高風險患者在未治療的情況下,可能僅需3至5年即可發展至失明;而病情較輕的患者,若接受適當治療,可維持視力長達數十年甚至一生。

此外,不同的青光眼類型會影響病程進展。例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迅速,短短數小時內即可對視神經造成嚴重損害;而慢性開角型青光眼則進展緩慢,患者可能在多年後才注意到視力變化。

如何進行青光眼的自我檢查?

想要早期發現青光眼,自我檢查是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青光眼早期症狀:

  • 早晨起床後眼睛脹痛。
  • 視野範圍逐漸縮小。
  • 夜間視力模糊,或看到光圈(光暈)現象。

雖然這些症狀可能幫助識別問題,但自我檢查的準確性有限。青光眼常常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悄然進展,因此定期進行專業眼科檢查才是關鍵。

青光眼的高危險人群

並非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青光眼風險。以下人群應特別警惕:

  1. 遺傳因素:家族中若有青光眼患者,風險明顯升高。
  2. 年齡:年齡超過40歲的人,特別是亞洲族裔,更易罹患青光眼。
  3.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其視神經更容易受到損傷。
  4.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會導致眼壓升高,增加患病風險。

專業醫療檢查的重要性

青光眼的早期發現完全依賴專業眼科檢查。透過現代醫療技術,醫生能準確診斷並追蹤病情進展,以下是幾種主要檢查方法:

  1. 眼壓測量
    這是診斷青光眼的首要步驟。醫生使用特殊儀器測量眼壓,了解是否高於正常範圍(通常為10-21 mmHg)。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青光眼患者眼壓都高,部分患者可能在正常範圍內。
  2. 視神經掃描
    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技術,可以詳細檢測視神經纖維是否出現萎縮或損傷,這是確認青光眼的關鍵檢查之一。
  3. 視野測試
    這項檢查用於評估患者的視野是否出現缺損,尤其是周邊視野的變化。視野測試結果常被用於追蹤青光眼的病情進展。
  4. 角膜厚度測量
    因為角膜厚度會影響眼壓測量的準確性,醫生可能會進行此檢查來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眼壓狀況。

建議特別是高危人群,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眼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任何異常。

青光眼的常見治療方式

雖然青光眼無法根治,但通過積極治療,能有效減緩病情進展,保護剩餘視力。以下是主要治療選項:

  1. 藥物治療
    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使用降眼壓藥物,例如眼藥水或口服藥物。眼藥水能幫助降低眼壓,減少視神經壓力,需按時使用並定期復診以確保效果。
  2. 激光治療
    激光治療是另一種有效方式,特別適用於開角型青光眼患者。透過激光技術,能改善房水排出,降低眼壓。
  3. 手術治療
    當藥物和激光治療無法控制眼壓時,醫生可能建議手術,例如濾過手術或植入排水裝置,幫助引流多餘房水以穩定眼壓。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治療方式都可能有副作用或風險,因此患者應與醫生詳細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青光眼是否能預防?

雖然青光眼的發生無法完全避免,但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降低風險,以下是幾個實用建議:

  1. 定期檢查眼睛
    尤其是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或其他高危人群,應定期接受專業眼科檢查。
  2. 健康飲食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蔔和堅果,有助於保護視力。
  3. 避免過度用眼
    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可能增加眼壓,建議每隔20分鐘休息一次,遠眺20英尺遠的景物20秒(即「20-20-20法則」)。
  4. 適當運動
    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眼壓,但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例如舉重或倒立運動,這些可能暫時增加眼壓。

青光眼患者的生活指南

青光眼的管理並非僅僅依靠醫療治療,生活中的細節同樣重要:

  1. 遵循治療計畫
    確保按時使用眼藥水,並定期複診追蹤病情,避免病情惡化。
  2. 調整日常活動
    盡量避免在昏暗環境中閱讀或工作,選擇充足的光線以減少眼睛疲勞。
  3. 尋求心理支持
    被診斷為青光眼可能帶來焦慮或壓力,參與患者支持小組或諮詢心理專家,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
  4. 使用視力輔助設備
    若視力受損,可選用放大鏡、讀屏軟體等工具,幫助日常生活更便捷。

常見的青光眼迷思

在面對青光眼時,許多患者會產生錯誤觀念,以下是幾個常見迷思的澄清:

  1. 青光眼只會影響老年人?
    事實上,青光眼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甚至是嬰幼兒,因此年輕人也應警惕該病。
  2. 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擔心?
    許多青光眼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但病情可能已在悄悄進展,這正是為何定期檢查至關重要的原因。
  3. 手術可以完全治癒青光眼?
    雖然手術能有效降低眼壓,但並無法修復已受損的視神經,因此仍需持續監測和管理病情。

結論與建議

青光眼是一種可致盲的眼病,但它並非絕症。透過早期檢測和有效治療,患者能夠保持視力,過上正常的生活。定期眼科檢查是防範青光眼的最有效策略,特別是高危人群。不要忽視任何輕微的視力變化,畢竟,保護視力就是保護生活品質!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職人
專長:用上醫治未病的角度,看見預防醫學的潛力
現職
數位編輯部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衛教詳解】白內障手術後保養指南大全
白內障手術雖然是一項高成功率的手術,但術後的保養對於恢復視力和降低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患者在術後需嚴格遵從醫囑,調整生活習慣,並定期進行隨訪檢查,以確保最佳的手術效果和視力健康。對於剛完成手術的患者來說,耐心和細心是關鍵。只要持之以恆地進行保養和護理,您將能重新擁有清晰明亮的視界。

什麼是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手術是一種常見且高效的手術,用於治療因晶狀體混濁而引起的視力下降問題。這項手術的核心原理是將混濁的晶狀體移除,並植入人工晶狀體來恢復視力。
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全程僅需 15 到 30 分鐘,且大多數患者在術後幾天內就能感受到視力的顯著改善。這項技術成熟且安全,成功率高達 98% 以上,因此對於視力因白內障受損的患者來說,是一個理想的治療選擇。

【衛教詳解】白內障手術後保養指南大全

白內障手術後的恢復期

恢復期需要多久?

術後恢復期通常為數週到數月,具體時間因個人體質和手術方式而異。一般來說,患者在術後一兩天內會感到眼部有輕微的不適,例如流淚、異物感或視力模糊,但這些情況多為暫時性。

手術後的視力改善情況

術後的視力恢復並非立竿見影,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讓眼睛完全適應新植入的人工晶狀體。大部分患者會在術後的第一週感受到顯著改善,並在一到三個月內達到最佳視力。

常見的不適症狀

  • 輕微的紅腫或發炎
  • 對強光敏感
  • 短暫的視物扭曲

這些症狀一般不需要過於擔心,但如果感到疼痛加劇或視力持續惡化,應立即聯繫醫生。

術後即刻注意事項

回家當天的護理建議

手術結束後,醫院通常會提供眼罩以保護術眼,患者需要遵從醫生建議,避免揉搓眼睛或讓髒水進入眼睛。

避免觸碰眼睛的重要性

手術後的眼睛特別脆弱,任何直接的觸碰或壓力都可能導致感染或其他併發症。因此,需避免用手碰觸眼部,尤其是在未洗手的情況下。

藥物的正確使用

醫生會開具抗生素滴眼液或消炎藥物,患者需嚴格按照規定的劑量和時間使用,以降低術後感染的風險。

術後的飲食調理

有助於恢復的飲食建議

術後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 A 和 C 的食物,例如胡蘿蔔、菠菜和柑橘類水果,這些營養素有助於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

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膩或高鹽食物可能會刺激術後的眼部,建議術後飲食清淡,以降低不適感。

水分攝取的重要性

保持身體的良好水合作用對於術後恢復至關重要,每天飲用足夠的水有助於維持眼部的正常代謝。

術後的生活習慣調整

術後的護理不僅僅限於眼睛,還需要調整整體的生活習慣,以確保恢復過程順利。

避免劇烈運動

術後的頭幾週內,應避免進行如跑步、舉重等劇烈運動,因為這可能會導致眼內壓升高,影響恢復。

保護眼睛避免陽光直射

在戶外活動時,戴上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傷害,尤其是在術後的初期階段。

避免長時間看電子屏幕

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可能會導致眼睛疲勞或乾澀,建議術後多休息眼睛,避免長時間注視螢幕。

定期隨訪檢查的重要性

隨訪檢查的頻率

白內障手術後,醫生通常會安排多次隨訪檢查,以確保恢復過程順利。第一次檢查通常在手術後的 24 至 48 小時內,接下來可能是在手術後的一週、一個月和三個月。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隨訪次數和間隔可能會有所調整。

檢查的內容與目的

每次隨訪,醫生會檢查以下幾個關鍵點:

  • 傷口的癒合情況
  • 是否存在感染跡象
  • 人工晶狀體的位置是否正確
  • 視力的恢復情況

透過這些檢查,醫生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確保恢復過程順利。

術後護理的常見誤區

忽略醫囑的後果

一些患者在術後感到恢復良好時,可能會放鬆警惕,忽略醫生的建議,例如提前停止藥物使用或不遵從護理要求。這可能導致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自行停止藥物的危害

抗生素或抗炎滴眼液的使用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提前停止使用可能導致感染或炎症復發,進一步延長恢復時間。

未保護眼睛導致的問題

未戴眼罩或太陽眼鏡保護術後眼睛,可能會讓眼部直接暴露於灰塵、紫外線或其他刺激物中,增加感染風險或導致視力不穩定。

術後可能遇到的併發症

術後感染的徵兆

如果術後眼部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感染的信號,應立即就醫:

  • 持續或加劇的疼痛
  • 明顯的紅腫或分泌物增加
  • 視力突然惡化

視力模糊的可能原因

術後短暫的視力模糊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模糊情況持續,可能是由於人工晶狀體位置不正確或其他問題引起,需要進一步檢查。

其他需要立即就醫的情況

  • 視野中出現黑點或閃光
  • 視力突然消失
  • 眼球運動時的劇烈疼痛

及早處理這些問題能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長期保養建議

如何減少再次手術的風險

儘管白內障手術的效果通常是永久性的,但某些患者可能會在術後數月或數年內發生「後囊混濁」的現象,導致視力再次下降。這種情況可以透過簡單的雷射手術解決,但日常保養仍能降低發生機率。

保護眼睛健康的日常習慣

  • 配戴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 避免長時間處於乾燥或灰塵多的環境
  • 每天保持眼部清潔,避免揉眼睛

定期眼科檢查的必要性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不僅能監控術後恢復情況,還能及早發現其他眼科問題,例如青光眼或黃斑部病變,進而保護整體視力健康。

結語與提醒

白內障手術雖然是一項高成功率的手術,但術後的保養對於恢復視力和降低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患者在術後需嚴格遵從醫囑,調整生活習慣,並定期進行隨訪檢查,以確保最佳的手術效果和視力健康。對於剛完成手術的患者來說,耐心和細心是關鍵。只要持之以恆地進行保養和護理,您將能重新擁有清晰明亮的視界。

常見問答 (FAQs)

1.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能恢復正常視力?

大多數患者在術後一到三個月內可以恢復最佳視力,但具體時間因個人體質而異。

2. 術後可以看手機或電腦嗎?

可以,但建議每次使用時間不要超過 30 分鐘,並注意多休息眼睛以減少疲勞。

3. 白內障手術後可以洗臉或洗頭嗎?

術後的頭幾天應避免水接觸眼睛,建議使用濕毛巾輕輕擦拭臉部,洗頭時則應特別小心不要讓水流入眼睛。

4. 術後視力改善不明顯是正常的嗎?

是的,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幾週的時間來適應人工晶狀體。如果情況持續惡化,應聯繫醫生進一步檢查。

5. 手術後可以做運動嗎?

可以進行輕微的運動,但應避免跑步、舉重或任何可能增加眼內壓的活動,直到醫生確認安全為止。

Author picture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職人
專長:用上醫治未病的角度,看見預防醫學的潛力
現職
數位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