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吳奕璇
現代人壓力大,如何從中醫角度調理身心狀態,提升心理健康?
現代生活節奏快速,人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壓力源頭,這對心理健康造成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轉向中醫來調理身心狀態,尋求心靈的寧靜與平衡。中醫學認為,身心健康是通過平衡人體內外部環境、調整陰陽五行來達到的。因此,從中醫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採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以提升心理健康、減輕壓力並促進身心的和諧。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不斷增加,常常讓人感到疲憊不堪、焦慮不安,甚至影響心理健康。透過中醫角度的身心調理,可以有效幫助我們擺脫這些不適,重拾身心健康。

 

中醫不是只會扎針!認識中醫身心調理小妙招

中醫認為,人體的身心健康是相互影響的,只有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同時調理,才能達到真正的健康狀態。以下是幾個日常例子,介紹中醫如何調理身心健康。

 

1.飲食調理

中醫講究食療,認為飲食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夏天容易出現口渴、多汗等現象,這是因為夏季體內的陰液不足,所以可以多吃一些清涼解暑的食物,例如綠豆、西瓜、薏米等,以補充體內的水分和營養。

 

2.氣功調理

中醫的氣功療法,可以通過呼吸、運動等方式調理身心狀態。例如,當你感到緊張或焦慮時,可以試著深呼吸,透過氣息的調節來讓身體和心理都放鬆下來。而中國傳統的氣功養生,也可以通過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方式,達到身心平衡的效果。

 

3.藥膳調理

中醫講究草藥治療,因為草藥可以對身體產生溫熱、涼濕、滋補等效果,進而達到調理身心的目的。例如,當你感到身體疲倦、免疫力下降時,可以食用一些補氣養血的藥膳,例如養血枸杞湯、四神湯等,以改善身體的狀態。

 

綜上所述你會發現,其實中醫的身心調理方式非常多樣化,可以透過飲食、氣功、藥膳等方式來達到身心平衡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夠選擇正確的調理方式,就可以讓自己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中醫調理還是心理療法?兩者融合才是王道

中醫與現代心理學結合,對於心理健康的調理提供了更多選擇與可能。透過中醫的治療手段,可以調節身體內部的陰陽平衡,進而影響心理狀態,而現代心理學的知識與技巧,也能協助我們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

 

1.針灸治療焦慮症:針灸是中醫治療方式之一,其在現代醫學研究中被證明可以降低人體壓力反應,並對焦慮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舉例來說,當人們因為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原因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嘗試接受針灸治療。通過針灸刺激身體特定穴位,可以改善身體內部的能量流動,進而調整心理狀態,讓人感到更加平靜和安心。

 

2.情緒管理的自我調節: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情緒管理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環,而中醫的五行學說也有對應的情緒調節方法。例如,在中醫五行學說中,五行中的水代表著情緒中的恐懼,可以透過飲食、呼吸、冥想等方式進行調節。舉例來說,當一個人感到害怕或者焦慮時,可以透過深呼吸、靜心冥想等方式來冷靜自己,從而平衡身心狀態。

 

3.飲食調理改善心理問題:中醫認為,飲食與心理狀態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定食物的攝取可直接或間接影響情緒。例如,富含鉀、鎂、鈣的食物可以緩解焦慮、失眠等問題。當一個人感到情緒低落或憂鬱時,建議選擇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肉、蛋、堅果等,因為色氨酸可以幫助人體合成血清素,進而緩解情緒不穩定的問題。此外,某些食物的攝取可能會導致情緒波動加劇,例如咖啡因、糖分過高的飲料或甜點等,建議減少攝取。透過飲食的調理,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問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中醫師都在做的養生秘招,健康藏在生活中

中醫注重身心平衡,不僅注重治療疾病,更注重疾病的預防。在日常生活中,中醫有許多養生秘招,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身心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中醫日常養生小常識:

 

    1. 每日飲水量至少要達到1500ml以上,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排毒,清熱解渴。
    2. 經常吃粗糧、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有助於調節腸胃功能,維持腸道健康,也能起到減肥作用。
    3. 按摩耳廓有助於緩解壓力,提高睡眠質量。可以在睡前按摩耳垂5~10分鐘,效果更佳。
    4. 規律作息,每晚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有助於身體修復,維持免疫力。
    5. 通過揉捏風池穴可以舒緩頸部疲勞,提高血液循環,減輕頭痛和眼疲勞。
    6. 經常鍛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還能幫助釋放壓力。
    7. 保持心情愉悅,經常笑可以促進身體內分泌幸福激素,有助於緩解壓力和焦慮。
    8. 睡前喝一杯熱牛奶可以幫助入睡,牛奶含有色氨酸,可以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
      
      

中醫在調理身心狀態和提升心理健康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和方法。中醫認為身心是一體,針對不同的症狀可以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例如針灸、推拿、飲食調節等。同時,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也認為中醫的理論和方法在心理治療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可以通過正確的中醫調理方式來緩解現代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問題。因此,學習中醫養生秘招,結合現代科技和生活方式,對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著積極的幫助。

 

 

常見問題

問題:中醫如何透過飲食幫助身心調理?

中醫認為飲食對於身心健康極為重要,建議根據季節和個人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夏天時,推薦食用綠豆、西瓜、薏米等清涼解暑的食物來補充水分和營養,有助於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進而達到身心的和諧狀態。

 

問題:氣功如何幫助減輕焦慮和緊張?

氣功透過呼吸和運動的結合,幫助調節身心狀態。當感到緊張或焦慮時,深呼吸可以幫助身心放鬆,而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傳統氣功,則有助於達到更長期的身心平衡效果。

 

問題:藥膳在中醫調理中扮演什麼角色?

藥膳在中醫調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食用具有特定功效的草藥和食材,如補氣養血的枸杞湯或四神湯,幫助改善體質、提升免疫力,從而達到身心調理的目的。這顯示了中醫利用自然食材進行健康管理的智慧。

 

問題:中醫和心理療法結合的優勢在哪裡?

中醫和心理療法的結合提供了一種全面的身心調理方式。中醫透過調整體質和改善生理狀態來促進身心健康,而心理療法則專注於心理層面的調適,幫助處理情緒和心理問題。這種融合方法為達到整體健康提供了更多元和深入的途徑。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一般內科、婦科月經失調、更年期症候群、經痛、過敏性鼻炎、慢性疲勞調理、 運動傷害、腰部紐挫傷、媽媽手、肩頸痠痛、網球肘、慢性痠痛
經歷
光華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高雄義大醫院醫師、花蓮慈濟醫院醫師、中華民國顏面針灸醫學會會員、Ovi’s中醫日常品牌創辦人
分類:預防醫學
Picture of 營養師
營養師
蔡旻堅
愈一般的肉桂味道的濃厚感較低,感覺較輕野走竄,所以作用比較淺,入腎力道較弱,以味道的厚淺來決定作用的深淺,愈淺愈走皮表,作用在心、胃及下焦,與桂枝的差異就在桂枝作用偏心與上焦,所以也有人將這等級的肉桂當桂枝用,或是一比一混合,一比一混合的,就是全包路線,上下焦及四肢都包起來。在食療或藥膳上如果擔心上火,可以將肉桂換成桂籽或桂蒂,這兩個都是有藥味但沒什麼藥性,且酒炒過的桂籽或桂蒂,真的很香。

從食物來看肉桂

肉桂捲以肉桂粉或肉桂片作為主要調味料之一,賦予食物獨特的香氣和味道。在烹飪中,肉桂捲常用於製作甜點類食品,如肉桂捲麵包、肉桂捲蛋糕等。由於肉桂具有溫熱的特性,食用肉桂捲適合於體質偏寒、脾胃虛弱或易受寒氣侵襲的人群。肉桂的溫性可以幫助增加體內的熱量,有助於改善寒性體質。

其中所使用到的肉桂是很常用的藥材,品質與價差也非常大,從一斤150元到一斤破萬,甚至吃漢目前看過最頂的有一斤四萬的。至於要用那個等級的,所粗淺的跟大家分享。

 

如何區分肉桂好壞

關於肉桂的品質鑑別,與使用偏重上,雖然文字難以完全表達,但如有機會比較,就知道差異了。

清華桂或作用愈深的肉桂,其味道的濃厚感尾帶一點清香不燥烈,這樣的肉桂作用較深,可溫腎陽甚至命門火。

愈一般的肉桂味道的濃厚感較低,感覺較輕野走竄,所以作用比較淺,入腎力道較弱,以味道的厚淺來決定作用的深淺,愈淺愈走皮表,作用在心、胃及下焦,與桂枝的差異就在桂枝作用偏心與上焦,所以也有人將這等級的肉桂當桂枝用,或是一比一混合,一比一混合的,就是全包路線,上下焦及四肢都包起來。

 

因此從中醫和烘焙的角度來分析肉桂這個藥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中醫功效

肉桂在中醫藥理中被認為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暖胃散寒、行氣止痛等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陽虛寒凝、氣滯血瘀、胃寒泄瀉等症狀。

 

藥材用途

在中藥方劑中,肉桂常常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以加強藥效或調和藥性。

由於肉桂的辛、溫、甘,常被製成藥酒、藥膏、煎劑等劑型,用於內服外敷。

 

烘焙應用

肉桂的香味濃郁,常被用作烘焙中的調味品,如肉桂卷、肉桂麵包、蘋果肉桂派等。其獨特的香氣可以為烘焙食品增添一種特殊的風味。

由於肉桂具有溫熱的特性,適量的肉桂粉或肉桂片可以為體質寒涼的人群增加熱量,同時也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

 

注意事項

肉桂性溫,不宜過量食用,否則可能引起火熱內生、口乾口渴等不適症狀。

孕婦和體質偏熱、陰虛火旺的人群應慎重食用肉桂,以免引起不適或加重體內火熱症狀。

綜上所述,肉桂作為一種中藥材,在中醫藥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在烘焙領域也有其獨特的用途。然而,在食用時需要注意適量,並結合個人體質情況謹慎使用。

在食療或藥膳上如果擔心上火,可以將肉桂換成桂籽或桂蒂,這兩個都是有藥味但沒什麼藥性,且酒炒過的桂籽或桂蒂,真的很香。

 

本文作者:吃漢營養師蔡旻堅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蔡旻堅
營養師
專長:中藥養生調整、減重飲食、疾病飲食
現職
萬國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主任、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屏東縣營養師公會理事、台灣中藥臨床學會副祕書長、高雄市中醫藥養生協會理事、阿米多福食品有限公司營養師
分類:預防醫學
標籤:中醫| 新生兒
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王珮君
中醫撫慰寶寶心靈!輕鬆學會照顧新生兒的中醫小訣竅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中醫理念照顧新生兒的身心健康。首先,我們會介紹中醫對於新生兒體質和臟腑系統的觀察和分析方法,以幫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態。接著,我們會分享中醫按摩和觸癒技巧,這些方法可以促進寶寶的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發展,同時撫慰他們的情緒和心靈。最後,我們會探討中醫飲食療法,包括適宜的食材和飲食調節,以提供寶寶所需的營養,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通過運用中醫的智慧和技巧,父母可以成為寶寶最好的守護者,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快樂和平靜的成長環境。

親愛的父母們,當你們的小寶寶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時,他們帶著無比純真的靈魂和脆弱的身體。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盡力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在這方面,中醫學說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幫助我們撫慰寶寶的心靈,並輕鬆學會照顧新生兒的中醫小訣竅。

 

在本文中,我將與你們分享一些實用的建議,讓你們成為寶寶的最佳守護者。

 

認識寶寶的體質和臟腑系統

認識寶寶的體質和臟腑系統對於照顧新生兒的健康至關重要。中醫學說提供了獨特的觀察和分析方法,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態,並根據需要調整照顧方法。

 

中醫對於新生兒身體的觀察和分析方法非常細緻。根據中醫理論,新生兒的體質和臟腑系統在出生後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特別的關注和照顧。中醫師通常會觀察寶寶的舌苔顏色、舌形、脈搏和排泄情況等,以獲得對其身體狀態的詳細了解。這種觀察可以提供寶寶整體健康的重要線索。此外,中醫強調每個寶寶的體質和臟腑系統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根據中醫的分類,寶寶可能屬於陰性或陽性體質,或者具有特定的臟腑優勢。例如,陰性體質的寶寶可能比較脆弱、容易受寒,而陽性體質的寶寶可能活躍好動、容易出汗。同樣,寶寶的臟腑系統也可能存在特定的特點,如脾胃功能較弱或腎氣不足等。了解這些特點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態,並根據需要調整照顧方法。

 

總結而言,認識寶寶的體質和臟腑系統對於照顧新生兒的健康至關重要。中醫觀察和分析方法提供了寶貴的工具,幫助父母更深入地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態。透過適應寶寶的特點,父母可以調整照顧方法,為寶寶提供最適合的關愛和保護。

 

 

中醫按摩與觸癒

寶寶按摩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可以促進寶寶的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發展,同時給予他們情緒和心靈上的撫慰。這種觸癒不僅可以建立親子間的深厚連結,還有助於增進寶寶的整體健康。

 

在進行寶寶按摩時,首先要確保環境安靜舒適,讓寶寶感到放鬆。適當的手法非常重要,輕柔且溫暖的觸感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在按摩過程中,可以用指腹輕輕按壓寶寶的背部、腹部和四肢,適度施加壓力。輕輕撫摸寶寶的皮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寶寶的氧氣供應。除了手法,穴位按摩也是重要的一環。

 

中醫學說中認為人體有許多穴位,按壓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身體的能量流動。對於寶寶的按摩,可以專注於穴位如背部的脊椎旁、手心、腳底等。輕輕按壓這些穴位,可以刺激相應的身體系統,促進寶寶的生理功能發展。

 

進行寶寶按摩時,父母需要與寶寶建立良好的互動,注重彼此之間的溝通和連結。通過觸摸和眼神交流,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讓寶寶感受到溫暖和愛的傳遞。這種深度的連結有助於寶寶情緒的穩定和心靈的成長。

 

寶寶按摩不僅是一個照顧身體的過程,更是一種愛的表達和陪伴的方式。通過掌握寶寶按摩的技巧,父母能夠提供寶寶全方位的照顧,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同時建立親子間的深厚連結。讓我們以愛和溫柔的手,為寶寶帶來一個健康、快樂和充滿愛的成長旅程。

 

 

運用中醫飲食療法

寶寶的飲食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了解寶寶的飲食需求和適宜的食材,以及中醫對於飲食療法的觀點,可以讓父母提供寶寶所需的營養,同時調節他們的消化系統,促進健康成長。

 

首先,了解寶寶的飲食需求非常重要。根據中醫的觀點,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對於過於油膩或刺激性的食物往往難以適應。因此,在寶寶的飲食中,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的食材為主,如米粥、蔬菜泥、水果泥等。同時,寶寶需要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營養元素,以支持他們的生長和發育。其次,選擇適宜的食材是提供寶寶所需營養的關鍵。

 

中醫認為,食材的性味與寶寶的體質和臟腑系統密切相關。例如,寶寶容易腹瀉的話,可以選擇具有收斂作用的食材,如山楂、蓮子等;而對於食慾不振的寶寶,則可以選擇具有開胃作用的食材,如薑、山藥等。適當地搭配食材,可以調節寶寶的消化系統,提供他們所需的營養。

 

最後,父母在照顧寶寶的飲食時應該注意合理搭配食材。過於單一的飲食組合可能無法提供全面的營養,因此,建議選擇多種食材進行搭配,以確保寶寶獲得均衡的營養。同時,父母應該留意寶寶對不同食材的反應,觀察他們的消化情況和身體反應,並適時調整飲食組合,以達到最佳的營養吸收效果。

 

因此,了解寶寶的飲食需求和適宜的食材,並通過合理搭配食材提供所需的營養,是照顧寶寶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中醫的觀點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調節寶寶的消化系統,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將中醫飲食療法納入寶寶的日常照顧中,讓他們茁壯成長。

 

結論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為寶寶提供最好的照顧和保護。中醫學說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巧,幫助我們撫慰寶寶的心靈,並輕鬆學會照顧新生兒的中醫小訣竅。通過認識寶寶的體質和臟腑系統,運用中醫按摩與觸癒,以及適當的飲食療法,我們可以為寶寶營造一個健康、快樂和平靜的成長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Author picture
王珮君
中醫師
專長:胃食道逆流、便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青春痘、眩暈、頭痛、月經異常、自律神經失調、體質調整
現職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住院醫師、義大醫院中醫部、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