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中醫師
中醫師
廖芳儀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
襲捲全球的疫情過後,中醫門診多了很多不一樣的病人,舉例來說:特別容易疲倦、特別容易感冒、特別容易怕冷等等,看似不太一樣的情況,不過確診者的癒後狀態,以中醫觀點來說,可能會覺得怕冷、體力較差、疲倦,甚至影響到食慾、睡眠,特別容易出汗、活動一下就累到想睡覺休息。

通常建議痊癒後的患者一般建議還是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簡單地說,除了基本的生活防護以外,仍是要多喝水、吃清淡營養的食物、建議以平性的食物為主、適當運動、良好睡眠,以及保持好心情,這些都非常重要。

從中醫觀點可以在食物中適當地服用一些中藥材,例如:花旗蔘、川貝、黨參、山藥、蓮子、紅棗、枸杞、黃耆、白朮、茯苓等,也可以諮詢中醫師根據體質做處方建議。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

 

花旗蔘,傳統名為西洋蔘(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一般也稱為粉光蔘,是人蔘中白蔘的一種,原產於美國,又因美國舊稱花旗國而得名,不同於高麗蔘、東洋參等紅蔘的炮製方式,花旗蔘挖掘出土以後,僅經過清洗、乾燥、修剪雜鬚,沒有經過蒸製。花旗蔘大約在清朝時期傳入國內,適合多數人的體質,而且四季皆宜。花旗蔘在現代藥理研究中發現含有豐富的人蔘皂甘、胺基酸、多醣體及各種微量營養元素,是臨床實證有效的中藥材。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

 

廖醫師平常臨床工作繁忙,每天看診都需要長時間講話和進行針灸治療,加上經營自媒體、演講課程等等,要維持好精神體力,每天門診中層出不窮的病人,一般我都會為自己準備簡單的養生茶飲,花旗蔘、黃耆、枸杞、紅棗的組合常常是我的首選,我通常會在出門前將藥材洗淨丟入保溫壺內悶泡帶上班飲用。我很喜歡均記花旗蔘元氣飲,不僅是因為本來就是我會飲用的成份,而且口感香甜,氣味濃醇,更因為小包裝袋,可以直接飲用,上班前丟一包進隨身包袋就可以隨時直接飲用真的很方便。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

 

均記花旗蔘元氣飲精選美國威斯康辛州為主要產地的花旗蔘,是經過美國威斯康辛州農業總會認證(GBW)認證,有鷹牌標章的高品質花旗蔘原料,工廠高品質製程,有經由SGS第三方檢驗報告把關,並與國內知名醫學大學合作進行研究,一步步都為消費者確實把關,守護消費者健康,務必讓消費者安心食用。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

 

“均記花旗蔘元氣飲” 四季皆宜,適合各年齡層飲用,廖醫師特別推薦給上班族和女性!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官方網站:
https://www.jgpower.com.tw/

 

均記美國威州花旗蔘元氣飲

 

免責聲明

瀏覽及使用本網頁內容者均視為同意及明確認知本協會為「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非營利事業單位,並無從事商品的生產、製造、銷售或廣告等行為,本網頁之設立及內容係以「專業醫學促進國家預防醫學發展」之討論與意見交流為目的,以上醫友心得分享為醫事相關人員實際體驗後所撰寫之真實個人意見,商品資訊之來源為商品廠商之公開資訊內容,不代表本協會及網站之立場,亦非本協會及網站之陳述,其真實性及合法性應由各商品廠商負最終且完全之法律責任。

Author picture
●主治項目: 不孕症助孕體質調理、生殖醫學輔助治療、月經失調調理、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孕期調理、產後調理、更年期症候群、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青少年轉骨發育、睡眠障礙、消化系統疾病、胃食道逆流、FACE美顏針、雷射針灸
經歷
●現任: 麗馨中醫診所 主治醫師 彭燕婷中醫診所 兼任主治醫師 ●學經歷: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桃園宜蘊中醫診所副院長 桃園禾馨婦幼診所暨產後護理之家巡診中醫師 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 理事 中醫婦科專科醫師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美顏針專科醫師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畢業
追劇固然是面對生活的紓壓方式,但切記──絕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熬夜雖然不至於馬上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它也不會忘記這些日積月累的疲勞,一旦出現了難以逆轉的疾病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追劇族的你可以學習護肝的好習慣與穴位按摩,讓你不再因為追劇而「爆肝」,用健康的身體繼續享受追劇的樂趣。

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總是壓的讓人喘不過氣,因此下班後追劇追到半夜,或許已經成為許多人用來遠離一切喧囂、放鬆身心的方式,然而在享樂的背後往往潛藏著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明確指出,熬夜或不良的睡眠習慣會直接影響肝臟的功能,進一步引起肝臟疾病(肝功能下降、脂肪肝、肝纖維化等),同時也會使生理時鐘、代謝發生紊亂。

熬夜是如何一步步讓肝臟「疲憊不堪」的?

首先,研究指出肝臟血流最旺盛、功能最好的時間大約落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正好對應中醫肝經、膽經循行的時間),並且「躺臥」的狀態才能讓肝臟獲得最大的血流(甚至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夜臥血歸於肝」),所以此時此刻還在沙發上追劇本身就會干擾肝臟進行修復與代謝廢物的功能。

其次,熬夜會使身體處於賀爾蒙失衡的狀態,讓能量代謝出問題,例如胰島素阻抗影響血糖穩定、肝臟變得容易累積脂肪,而熬夜追劇這個行為,免不了伴隨著進食更多消夜、零食(而且大部分都是高油、高糖分的食物),讓身體累積更多不必要的熱量,進而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風險。

此外,睡眠不足還會讓肝臟處於氧化壓力和發炎的狀態,長期下來損害肝細胞、引發慢性肝炎,甚至是肝臟的纖維化。研究發現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的人,其肝功能異常的機率遠高於睡眠 7-8 小時的人。

所謂的「爆肝」,就是當肝臟細胞損傷到無法順利執行代謝廢物、毒素的功能,或是生產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導致其他器官功能也逐漸衰竭的過程。雖然短期的熬夜追劇並不會明顯使肝功能發生異常,但長期下來仍舊是會對身體產生許多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追劇族自救守則:護肝不熬命的關鍵秘訣

1.補足睡眠債─若有預計要熬夜或是已經發生熬夜的時候,可以在白天時補眠 1~2小時,減少晚上的睡眠需求,消除熬夜帶來的疲勞感。切記不要累積到週末才補眠,這樣日夜週期節律才不會被嚴重打亂。

2.選擇無負擔飲食─當然,能夠不吃是最完美的,然而還是克制不住在追劇時想吃消夜的慾望,則是盡量減少高油、高糖的零食和宵夜,選擇健康的水果(芭樂、番茄等)、堅果或無熱量的小點心,減少肝臟額外的工作負擔。

3.補充護肝營養素─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C、E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柑橘、全穀物等,有助於肝臟的代謝功能及抗氧化作用。此外,部分中藥具有護肝的潛力,但務必經由專業中醫師的評估和處方後使用,切勿自行服用,例如黃耆、薑黃、柴胡等中藥,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都顯示可能具有修復肝臟損傷、減少肝纖維化的作用。

 

讓保肝穴位來維持肝臟健康

  1. 太衝穴(肝經原穴,是肝經氣血的根源):
  • 位置:位於足背第一趾骨與第二趾骨交界處的凹陷處。
  • 功效:按摩這個穴位幫助疏通肝氣、降肝火,有助於減少壓力、安神助眠,促進氣血循環。
  1. 肝俞穴(肝臟背俞穴,氣血輸注於肝臟的位置):
  • 位置: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或是以肩胛骨下緣為準,往下兩個脊椎)的棘突下,旁開約兩指寬。
  • 功效:按摩或艾灸能疏肝理氣、補養肝血,同時舒緩姿勢不良帶來背部痠痛。
  1. 期門穴(肝臟募穴,臟腑之氣聚集於胸腹位置):
  • 位置: 位於胸腹部,大約於乳頭垂直下方,第5根、第6根肋骨之間的凹陷處。
  • 功效:按摩此穴具有疏理肝氣、消積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梳理肝氣改善胸悶及消化不良等的症狀。
護肝穴位 位置說明 功效要點
太衝穴
(肝經原穴)
足背第一、第二趾骨交界處凹陷 疏通肝氣、降肝火;減壓、安神助眠,促進氣血循環
肝俞穴
(背俞穴)
第 9 胸椎棘突下,旁開約兩指寬(肩胛骨下緣下兩節) 疏肝理氣、補養肝血;並可緩解久坐引起的背部痠痛
期門穴
(肝募穴)
乳頭垂直下方,第 5–6 肋間凹陷處 疏理肝氣、消積化瘀;改善胸悶、消化不良等症狀

追劇固然是面對生活的紓壓方式,但切記──絕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熬夜雖然不至於馬上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它也不會忘記這些日積月累的疲勞,一旦出現了難以逆轉的疾病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追劇族的你可以學習護肝的好習慣與穴位按摩,讓你不再因為追劇而「爆肝」,用健康的身體繼續享受追劇的樂趣。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liver-care-acupoints-night-owls/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飼主衛教參考,無法取代獸醫師的臨床診療與個別處方建議。如毛孩出現嚴重皮膚症狀或持續惡化,請儘速就診由專業獸醫師評估與處理。

Author picture
林湘宛
中醫師
專長:●主治項目:月經調理、痛經、更年期症候群、孕產調理、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落髮、青春痘、乾眼症、睡眠障礙、消化功能異常、顳顎關節症候群、下背痛、中風後遺症、耳鳴、暈眩
現職
●現任:【昌盛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新月集產後護理之家講師暨巡診醫師】●學經歷:【台中慈濟醫院 中醫師】【君綺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 中醫師】
總結來說,要擺脫過敏性鼻炎,可以靠西醫藥物治療快速緩解症狀,但仍然可以搭配中醫在體質上的辨證調理,從根本解除病因,而生活環境的控制與習慣上的改變則有助於鞏固療效,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擺脫打噴嚏的困擾,重拾健康舒適的生活。

在台灣這個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鼻過敏(又稱為「花粉症」,專有名詞為「過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已然成為許多人難以擺脫的困擾,尤其是隨著春天的到來,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等的典型症狀往往會加劇,不僅影響日常生活,也可能導致精神不濟、睡眠障礙等其他問題。因此更需要透過體質的調理,改善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讓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首先,要先了解過敏性鼻炎的成因與症狀,其病理機轉主要為患者對環境中的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又由於鼻黏膜為人體第一道接觸外界的開口,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往往從鼻黏膜開始產生發炎反應。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蟎、蟑螂、動物毛屑、黴菌等,除了鼻部症狀(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外,還可能出現眼睛、喉嚨、耳道搔癢、頭暈脹等不適,外觀上也可見黑眼圈、鼻頭皺褶,長期下來,也可能引發鼻竇炎、中耳炎、嗅覺失常等併發症,甚至影響臉部結構發育。

西醫在治療過敏性鼻炎主要透過藥物,包括口服抗組織胺、鼻噴劑、口服去充血藥物、類固醇鼻噴劑等,這些能非常有效緩解症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可能會導致藥物性鼻炎而加劇鼻塞症狀,其他用藥也建議經由醫師的指示與監測下用藥。

至於中醫的觀點下,過敏性鼻炎與肺、脾、腎三者的虛損密切相關,除了共同症狀鼻塞、鼻癢、打噴嚏外,根據不同的表現會細分成不同的體質證型,以下整理常見的三大體質與調理方法,幫助您更精準地擺脫鼻過敏:

  1. 肺氣虛寒
  • 症狀表現:以清涕為主的流鼻水、怕冷、反覆感冒、疲倦、氣短等症狀。
  • 常用中藥:以溫肺散寒為主,像是小青龍湯、桂枝湯、玉屏風散、黃耆、黨參。
  • 穴位按摩:太淵穴,位於手掌面大拇指根部凹陷處,摸得到橈動脈脈搏處。
  1. 脾氣虛弱
  • 症狀表現:鼻涕倒流、食慾不振、腹脹、腹瀉、頭昏沉重、四肢無力等症狀。
  • 常用中藥:以健脾益氣為主,像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理中湯、白朮、茯苓。
  • 穴位按摩:中脘穴,位於胸骨下方到肚臍連線的正中間。
  1. 腎氣虧虛
  • 症狀表現:鼻涕清稀、腰膝酸軟、夜尿、頻尿、暈眩、耳鳴等症狀。
  • 常用中藥:以溫補腎陽為主,常用真武湯、濟生腎氣丸、右歸丸。
  • 穴位按摩:太谿穴,位於內側腳踝與跟腱間的凹陷處。

另外也有部分的人在上述的臟腑虛損的情況下,夾有鬱熱的體質,可能會見到鼻涕變黃、口乾舌燥等症狀,此時就需要適量加入清熱的中藥,像是黃芩、梔子、桑白皮、知母等。

 

體質證型 症狀表現 常用中藥(調理方向) 穴位按摩
肺氣虛寒 清涕流鼻水、怕冷、反覆感冒、疲倦、氣短 溫肺散寒:小青龍湯、桂枝湯、玉屏風散、黃耆、黨參 太淵穴(手掌面大拇指根部凹陷處,可摸到橈動脈)
脾氣虛弱 鼻涕倒流、食慾不振、腹脹、腹瀉、頭昏沉重、四肢無力 健脾益氣: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理中湯、白朮、茯苓 中脘穴(胸骨下方至肚臍連線正中點)
腎氣虧虛 鼻涕清稀、腰膝酸軟、夜尿、頻尿、暈眩、耳鳴 溫補腎陽:真武湯、濟生腎氣丸、右歸丸 太谿穴(內側腳踝與跟腱間凹陷處)

除了以藥物調理體質外,生活中的環境控制與習慣調整也相當重要。首先,要盡量減少接觸過敏原,記得定期清潔室內寢具、窗簾,利用空調、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維持室內舒適的溫度、濕度與空氣品質。外出時也應記得配戴口罩保護呼吸道安全。第二,在飲食方面可以適量吃一些溫熱性食物(麻油、薑)而減少寒性食物(白菜、瓜果類、白蘿蔔等)與高組織胺的食物(竹筍、花生、鳳梨等)。最後,壓力也會影響過敏反應的發作,因此壓力管理、保持心情愉悅、放鬆身心也有助於緩解症狀。

總結來說,要擺脫過敏性鼻炎,可以靠西醫藥物治療快速緩解症狀,但仍然可以搭配中醫在體質上的辨證調理,從根本解除病因,而生活環境的控制與習慣上的改變則有助於鞏固療效,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擺脫打噴嚏的困擾,重拾健康舒適的生活。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allergic-rhinitis-tcm-body-types/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僅供一般健康知識參考,無法取代專業醫療診斷與治療。若有身體不適或疑似健康問題,請及時諮詢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員。個別情況因人而異,請勿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式。

Author picture
林湘宛
中醫師
專長:●主治項目:月經調理、痛經、更年期症候群、孕產調理、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落髮、青春痘、乾眼症、睡眠障礙、消化功能異常、顳顎關節症候群、下背痛、中風後遺症、耳鳴、暈眩
現職
●現任:【昌盛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新月集產後護理之家講師暨巡診醫師】●學經歷:【台中慈濟醫院 中醫師】【君綺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 中醫師】